APP下载

改良RSI在儿童危重症中两种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2018-12-27叶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2期
关键词:插管成功率气管

叶鑫

儿童危重症需要进行鼻气管插管操作,对于实施两种插管方式的患儿而言,因儿童仍然处于生长期,其器官发育尚未完成,再加上年龄较小,且适应能力较差,对于插管操作的排斥性表现较为明显。在插管期间,若患儿为清醒状态,则常会表现为难以忍受,插管时口腔会分泌物多,导致插管固定不牢。除此之外,儿童在插管后还容易因患儿适应性差、移动幅度大等原因导致堵管、气管插管移位、脱管现象频发。之后则需要二次插管,改良式插管诱导方式能够快速完成插管操作,减少插管花费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并且降低插管期间可能对儿童造成的组织损伤,将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且经济效益良好。而在本次研究中,将改良快速顺序诱导插管方式应用于儿童危重症鼻气管插管术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具体报道如下所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危重症儿童,且其均需要进行两种插管术。其中女性患儿48例,男性患儿52例,按照儿童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儿童的年龄为7~12岁,平均年龄为(9.3±1.1),其病程持续时间为0.5~5年,平均时间为(2.4±1.7)年;而对照组的儿童年龄在6~15岁,平均年龄为(9.9±1.3)岁,其病程持续时间为0.6~5年,平均时间为(2.1±1.3)年。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其所选取的为常规诱导插管方式,具体如下所示:对患儿进行常规插管诱导方式,即用吸引器吸尽患儿口鼻、咽部位的分泌物,取仰卧位,使患儿保持头向后仰,只给予使用苯二氮卓类(咪达唑仑0.1~0.3 mg/kg,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1 ml:5 mg)静脉注射,后用面罩给氧至少3 min,使患儿达到安静状态,然后进行经鼻插管,插管方法及插管成功标准同实验组一致。

实验组患儿,改良RSI方式具体插管诱导步骤如下所示:常规用吸引器吸尽口鼻、咽部分泌物,取仰卧位,使头向后仰,先给予使用阿托品(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4,规格:1 ml:5 mg)0.01 mg/kg静脉注射,抑制腺体分泌,再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咪达唑仑0.1~0.3 mg/kg,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1 ml:5 mg)静脉注射,后再给予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1~2 μg/k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 mg)静脉注射,最后给予肌松药(维库溴铵0.1~0.2 mg/kg,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72,规格:4 mg)静脉注射,使患儿达到镇静镇痛肌松状态,后用面罩给氧至少3 min。选择大小合适的一次性使用带套囊气管导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湿鼻腔和气管导管,采用喉镜引导插管,经鼻插入气管,将导管通过鼻腔进入咽部,用喉镜暴露咽喉部,计时开始,用magill氏气管导管钳将导管通过声门送入气管,插管成功的认定标准是指接上呼吸囊挤压,胸廓起伏,两肺听到对称呼吸音,气管导管内可见白色雾气,观察气管插管呼气末的CO2,SpO2:迅速上升为94%以上,同时可以床旁摄片确定插管位置。两种方式插管超过25 s还未成功,需停止插管,认定为插管失败,退出喉镜固定导管不包括在计时内。

1.3 插管检验标准[1]

对比两组患儿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局部组织损伤的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方面的体现,其中成功率高、插管花费时间少、出现局部组织损伤情况较少,且不良反应表现少的组别所采用的插管诱导方式较为显著。

1.4 统计学处理[2]

本次研究中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借助SPSS 21.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数据结果可知,采用常规式诱导插管方式患者中插管成功23例(插管成功率为46%),诱导时间为(4.5±0.2)min,局部组织损伤17例,损伤率达到34%;采用改良式快速顺序诱导插管方式患儿中插管成功42例(插管成功率为84%),插管诱导时间为(4.51±0.2)min,局部组织损伤4例,损伤率为8%。同时,采用改良式快速顺序诱导插管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采用常规诱导插管方式的对照组,经两组数据对比看出,实验组在插管成功率、插管诱导花费时间以及局部组织损伤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儿童正处于一个好动的年龄,其在插管期间极易导致插管脱落。与此同时,可能还会因医护人员插管动作幅度大,或者插管方式而导致其局部器官与组织受到损伤,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与此同时,不良的插管操作行为,还可能会导致患儿康复速度减慢,对其身心均造成不良影响。而快速顺序诱导插管方式能够快速完成一次性给药操作,满足速度上的需求,但是因其在操作中需要大量的用药,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不适应性。基于此种情况,改良式插管诱导方式应运而生。

常规诱导插管下经鼻气管插管能降低插管难度,缩短插管时间,提高经鼻插管成功率[3]。成功经鼻插管后,固定牢靠,留管时间长,口腔护理到位,降低堵管、脱管、换管的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4-8]。改良式顺序诱导插管是在快速顺序诱导插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来的,是在应用一种强诱导剂后,立即用速效神经肌肉阻滞剂使患者神志丧失和肌肉麻痹状态,以进行气管插管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缩短从保护性气道反射消失到气管插管成功的时间间隔。因此,在对儿童两种插管术进行插管操作时,应用改良式插管诱导方式可获得效果[9-12]。

表1 两组患儿插管前后诱导时间比较

而在本次研究中,经两组数据对比看出,实验组在插管成功率、插管诱导花费时间以及局部组织损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改良式快速顺序诱导插管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采用常规诱导插管方式的对照组(P<0.05)。基于此,对儿童危重症需进行两种插管术的患儿进行改良式插管诱导方式,可有效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患儿插管期间的不适应性,缩短插管花费时间,减少患儿局部组织损伤,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插管成功率气管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