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测试和调试

2018-12-27刘爱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手术室科室

刘爱花

介入治疗是在X线血管造影机辅助下实施的无菌治疗,随着影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介入性诊疗新技术愈发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介入手术室应运而生,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特殊性,环境隔离、工作紧张、时间随机性大、技术更新快,这些特点给介入手术室护士带来巨大的压力,并使之成为一种精神压力较大的职业[1]。职业压力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长期的压力会情绪化的影响自已和身边的人,对护士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2]。文中对介入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程度进行调查,并与其他科室护士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介入手术室2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年龄24~45岁,平均(33.44±7.16)岁;工作年限为1.5~14年,平均(6.35±0.78)年;其中本科7名、大专学历15名、中专学历7名。同期随机抽取我院其他科室的29名护士为对照组,年龄为22~40岁,平均(30.44±6.19)岁;工作年限为1.4~13.5年,平均(6.17±0.72)年;其中本科学历6名、大专学历15名、中专学历8名。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均排除精神方面的器质性疾病。两组人员在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研究的价值。

1.2 方法

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进行调查,由专门的研究人员首先向被测试者说明调查的目的,以取得其配合,后以统一的指导语对填写事项进行说明,研究对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独立作答,填完当场收回问卷[3]。

1.3 评价标准

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14-item CPSS)比较两组护士的心理压力。知觉压力量表由14个反映紧张感和失控感的问题构成,通过个体知觉的紧张状况来反映压力程度。每一个问题都有从不、偶尔、有时、时常、总是五个选项,评分按照0-1-2-3-4的方法进行,其中第4、5、6、7、9、10、13题为反向评分,本研究纳入分析的指标为总分。当CPSS总分高于健康危险压力(即≥26)分时,提示身心健康存在消极影响[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护士的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具体见表1。经过对比,观察组护士的知觉压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6.595,P< 0.05。

表1 两组护士CPSS评分比较 ( x- ±s,分)

3 讨论

3.1 介入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观察组的CPS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介入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心理压力大于其他科室的护士。为此,现梳理了引发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心理压力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

3.1.1 工作环境的危害 介入手术室的电离辐射大,容易对人体造成生物学损害。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每天护士都要穿着重达几十公斤的铅衣在血管造影机放射X线的导管室里工作。近期发表于Circulation子刊的一项意大利研究表明,介入手术室会更多发生皮肤损害,颈背部及膝盖等病痛以及白内障[5]。长时间的高强度辐射性工作环境是导致介入手术室护士心理障碍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因为工作环境特殊,介入手术室护士必须长时间在X射线的直接辐射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有多长,护士就得接受多长时间的射线辐射。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众所周知,直接导致白细胞下降,轻者全身乏力、脱发、免疫力下降,重者患放射性白内障、皮肤癌、白血病等危重疾病[6]。

3.1.2 工作负荷过重 介入手术室是一个多学科高工作密度的科室,手术特点是危急重症手术多、复杂高难度手术多、多种致命性休克急救多等[1];介入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特点是任务繁重无规律性、手术时间长且不可预知等;介入手术室护士日常的精神状态是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介入手术室护士的生活无规律性,往往长时间空腹工作,不能按时进食,可发生低血糖甚至虚脱,而且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可导致胃炎、胃溃疡等发生,长时间的固定站姿可引起下肢肿胀甚至静脉曲张[7]。日复一日的恶性循环使身心同时处于应激状态,极易导致心理冲突和失衡。

3.1.3 缺乏应有的支持 (1)业务技术掌握不够。介入手术室的工作节奏快、突发事件较多,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具备过硬的业务本领,才能胜任工作。如果业务技术掌握不够,专业知识缺乏,不能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再加上手术类别众多,不同手术医生操作习惯不同,易造成术中配合忙乱和种种差错频出,甚至导致医护矛盾的发生,产生不健康的工作氛围[8]。(2)缺乏家庭支持。手术时间长,需要经常加班,家庭生活不同步,使护理人员产生无助感和强迫性的担心,也给家庭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3)缺乏患者支持。护士的劳动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业绩也很少给予肯定,种种原因使护士产生了心理疲劳和对工作的不满。

3.2 应对措施

3.2.1 调整心态,增强体魄 介入手术室的工作环境特殊,护理人员应善于在工作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按计划工作,让脑力和体力劳动交替进行,尽可能减少心理压力因素侵袭。平时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加强身体素质锻炼,例如步行、游泳、跑步、健身、跳舞等。同时需要注意休息,放松身心,避免过度疲劳,保障睡眠质量。在饮食方面,可多选择海藻、草莓、西红柿等抗氧化食物,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9]。

3.2.2 规范操作,自我保护 科室需尽可能改变当前超负荷工作状态,增加护士编制,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准备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铅衣、铅围脖、弹力袜、个人剂量计等,并且把手术准备工作放在非曝光时间内完成,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X线辐射[10]。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从而从容面对手术工作,并且善于在手术中寻找乐趣。护理人员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遵守科室规章制度,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合理放置手术用物,一方面可避免颈椎不适,防止过度劳累,另一方面可规范手术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3.2.3 自我调节,缓解压力 护理人员应认识到介入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身体意志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维系自我的身心健康,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感到身体疲乏、精神紧张时,应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及时宣泄和调整情绪,以提高心理耐受力,正确从容地面对工作压力。上班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互尊互学、互助互爱,在工作上积极沟通交流。下班后应多与家人在一起,培养温馨情感,体会亲人关怀。还可以用写日志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纾解心理压力。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介入手术室护士应具有崇高医德和奉献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品德,具备熟练的技能和广博的知识,积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缓解心理压力产生的负面影响[11]。

3.2.4 管理支持,做好服务 科室应积极组织相关培训,从操作技术、防范辐射、心理调节、自我保护方面对护士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X射线对人体的严重危害和长期影响,认真佩戴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控源防护、屏蔽防护、距离防护、时间防护等,并且正确面对职业风险和心理压力[12]。医院应增加防护费用的投入,为介入护士配备铅衣、铅围脖、铅眼镜、个人剂量计等,确保防护设备齐全,以便尽可能减少超剂量电离辐射。管理者必须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合理调配介入护士的工作时间,避免遭受长时间超剂量辐射[13]。而且管理者应该切实体会到介入室护理人员的疾苦,对他们高强度的工作予以积极认同和表扬,尽量创造条件解决好护士的午餐和休息等问题,保持心理健康,解除后顾之忧。

4 结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创伤性小、并发症小的介入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介入手术的技术要求高,工作负荷重,而且不得不在强辐射下进行,使护士承受了极大的职业心理压力。对此,科室应加强管理,做好服务,护理人员应规范操作,缓解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尽可能减少工作环境和工作负荷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更好地保证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手术室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