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食气时代”:9955后萌妹勇夺全球设计界“奥斯卡”奖

2018-12-27张东亮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21期
关键词:年糕节气美食

□张东亮

创意廿四节气美食作为毕业设计作品

在网上赫赫有名的“罗大仙”,本名罗书环,是一位出生在浙江衢州的95后婉约女孩。她爸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已有20年,妈妈也是一个美术爱好者。受家庭影响,罗书环在5岁时就喜欢上了画画。“几乎每个暑假,父母都会送我去上绘画暑期班。初一时,我才开始系统地学绘画。”无论春夏秋冬,她每天都坚持绘画2小时,这一坚持就是17年。

高中联考的时候,罗书环在杭州进行了3个月的美术集训,她每天早上5点起来,一直要画到晚上12点。集训的日子为罗书环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结果她获得了91分的好成绩。最终,小罗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习视觉传达专业。

大学期间,她利用空余时间去培训机构教孩子画画、去咖啡馆画墙绘,还利用暑期参加手绘美术班的培训。丰富的绘画经历和经验,为罗书环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渐渐地,绘画已成为女孩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她觉得情感、思想难以用语言表达时,就会通过画笔来表述。平时无论开心难过,她都喜欢画上几笔,只要有一支笔一张白纸,就能呆上一整天。

2017年春天,罗书环决定设计一组绘画,作为毕业作品。电光火石之间,女孩灵感一闪,首先就想到了美食,因为除酷爱绘画外,她还是妥妥的一枚吃货。喜欢旅行的罗书环,每年寒暑假都会去全国各地采风,尝遍各地的传统美食,然后就用画笔将美好瞬间记录下来。寄情于画,她把平淡的生活“烹饪”得活色生香。

这年2月,罗书环在衢州的家中过年。传统节日和传统美食的大宴,让她想到,如果把自己最喜欢的美食、绘画与二十四节气相互融合,它们之间又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在中国,每到一个节气,就会有与节气相关的美食。如果能通过设计作品来传达传统节气的美食文化,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廿四节气的饮食习惯,那该多好!

她说,清明将近,或葱绿或软糯剔透的清明粿总是包裹着浓郁的肉香,跃进脑中;未到端午,一缕缕粽叶独特的清香就混着糯米的香气钻进鼻尖;大暑将至,就心心念念那入口爽滑还有药香萦绕的仙草冻;冬至吃饺子,夏至吃凉面……在不少人心里,那些和传统节日、节气缠绕得最紧密的,竟然都是与吃相关的记忆。来自口腹的记忆,萦绕成了脑海中的回忆,离家越远,这份回忆就会来得更浓烈,成了独特的乡愁。

“古时农耕文明,大家都过着朴素却又简单的生活,很多神圣的祭祀时间都在节气时进行。”罗书环介绍说,食气时代就是将美食用手绘的形式来突出视觉元素,提升传统美食的艺术性,不仅让人感觉奇趣横生,更能使廿四节气的展现更多元化。

美食创意诞生了,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于是,罗书环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份关于节气美食的问卷调查,得到了上百人的意见反馈。在不断查阅资料后,廿四节气对应的美食最终确定了下来。

每一幅节气美食作品中都藏着灵魂

于是乎,二十四节气在罗书环笔下变成了一道道美味。龙须面、驴打滚、五色饭、仙草冻……美食万千,为什么她独独选择了这24种美食呢?女孩说,“因为这些我都吃过”。

有趣的是,罗书环最喜欢的食物是年糕,在小寒节气中,她就画了年糕。灵动的小人把年糕当床,还有年糕上的点点桂花,仿佛能闻到桂花香味。这应该就是征服了无数人味蕾的桂花年糕了。更重要的是,这是罗书环外婆做的年糕。每当桂子飘香的季节,外婆会收集树上的桂花,晒干保存。到了小寒前后,外孙女回来,再拿出来,做出这道入口清香,吃后齿颊留香的年糕。

她在这廿四节气中最喜欢的画是谷雨,主题是豆腐。石磨石碾这些传统的农具元素都出现在画中,手握大豆的小人,好像在玩海洋球一样。其中好多美食,都是妈妈做给她吃的。因为她的母亲非常喜欢手工,擅长烘培糕点,还会一些手工艺制作呢!

爸妈惊喜地看到,女儿的每一幅节气美食绘画都妙趣横生。晶莹剔透的面条“漂浮”于鲜美的浓汤上,栩栩如生的中国龙倚靠在瓷碗旁,欢乐的小人忙碌着做面的各道工序……“中国的美食名称都很有特点,比如二月份要吃的龙须面,龙须面形容面条又长又细,口感柔软如同龙须一般,所以我在龙须面中画上一条腾云的龙,与其名称相呼应。”

罗书环说,还有笋作为3月份的当令美食,它一直是中国国宝熊猫的最爱,所以她在插画中刻画了熊猫在吃笋的形象,十分可爱。

为了能真实刻画出作品细节,罗书环在每个环节上都精益求精。为让画面更生动,她还在自己的每一张作品上,特意画上一个个正在制作美食的小人。

其实在设计中,最让罗书环花心思的就是这些可爱的小人。一道道食物中,他们有的在汤羹中游泳,有的在春卷上谈恋爱,有的在美食间畅游……每道美食上都有五六个至十多个数量不等的小精灵,这也是每一幅画中的灵魂所在。“这些小人,一方面是我自己的投影,快乐享受美食。另一方面传达了食物本身的制作工序。罗书环希望通过这种妙趣横生的表达手法,为大家营造一个美食王国的意境,同时也让人们更加乐于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些美食,我都亲自试吃过,味道绝佳。有些食物市面上买不到,我就在网上下载食谱,让烹饪高手妈妈给做出来。比如四物鸡、凉面、仙草冻、苦苦菜、鸭汤等美食,都包含着妈妈的爱。”

就这样,罗书环用3个多月时间,创新了与节气主题相关的美食,塑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食江湖”。罗书环说,通过这种妙趣横生的表达手法,可以给大家展现出一个美食王国的意境,同时也让人们更加乐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美女还给它起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食气时代》。

最逗的是,由于对女儿的毕业设计十分欣赏,妈妈在兴奋之余突发灵感,坐在电脑前十指在键盘上起舞,不到一小时就敲出一篇令人忍俊不禁的文章——《罗大仙的食气时代》,记录了女儿的这廿四节气美食设计。

这件绘画作品上传到网上后,引起众多网友的围观和点赞。“我能在这些设计中,看到我们家的二十四节气,里面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味道,美得令人心醉!”在江山市一家银行工作的周浩琦看到《食气时代》之后,很受感动,她给罗书环留言说,虽然跟画作中的二十四节气美食有些许不同,但每当立夏,奶奶总是带着全家人制作立夏羹,每一道工序都是最传统的“土方法”,最后吃进嘴里的却是难以比拟的美味。“每年到了立夏,就想吃奶奶做的立夏羹。如今,奶奶去世了,所以立夏羹就成了我关于这个节气最深刻的记忆。”

2017年7月,罗书环从浙大城市学院毕业,虽然当时《食气时代》还没有获得什么奖,但她在应聘杭州一家设计公司时,老板一眼就看中这才女的毕业设计作品,觉得颇有创意和文化底蕴,当下就高薪聘用了她。这倒让罗书环有种“天上掉馅饼”正砸到自己头上的感觉,就连爸妈听到这个好消息,也颇感意外。

斩获全球设计界“奥斯卡”奖小丫头一夜成网红

有趣的是,大名鼎鼎的德国“红点奖”,从2月份就开始在全世界征集作品,而罗书环的毕业设计5月份才完成。她的指导老师对之颇为满意,5月底,就让罗书环去官网注册报名,这才赶上了末班车。其实当时她根本就没在意,因为这个奖项太难拿了,有太多出类拔萃的设计高手。

也许因为绘画中展现的二十四节气美食,全都是妈妈的味道,令罗书环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份乡愁竟打动了“红点奖”的评委,据说他们看后无不为之惊叹。7月24日,罗书环的设计作品《中国节气美食文化插画设计》,获得了“红点传达设计奖”。这是由德国设计协会创立,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设计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竞赛之一,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

“太意外了,红点奖算是大神范畴的奖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得,刚接到通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与妈妈通过电话分享了喜悦,好玩的是,最初爸爸还担心我碰上了诈骗集团呢,经核实确认这一切都是真的后,他们都很激动!”罗书环笑着说。

资深设计师罗爸爸说:“据我了解,此次有50多个国家的8000多件作品参选,书环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寄出作品的,没想过一个黄毛丫头竟能歪打正着,得此巨奖!”10月27日,罗书环风尘仆仆赶到柏林领取了该奖,并有幸结识了几位世界级的设计大咖。

最逗的是,其间还有很多网友问她:“七夕节的传统代表性美食是什么,该怎么吃呢?”罗书环的回答很好玩:“巧果!巧果!巧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记住,这是中国七夕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她解释说,巧果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是江浙地区比较流行的七夕节美食,山东也有自己独特的巧果。“巧果是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小形状,油炸而成,主要原材料是油、面、糖、蜜、芝麻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制作巧果时有专门的木头模具,用枣木或者梨木雕刻而成。模具本身就极具中国传统特色,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24幅画之外,最近罗书环又一鼓作气将这套《食气时代》制作出了绘本、帆布袋、书签、手机壳等周边产品。有人预计,此举至少能给她带来百万财富!

有网友诙谐地调侃:“因为喜欢吃,而将喜欢的美食转为设计作品,还获得了世界级大奖,别人家的吃货怎么就那么厉害呢?不由得让人陷入深思……”

猜你喜欢

年糕节气美食
年糕
打年糕
年糕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为我代“盐”
美食的诱惑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