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白粉病发生流行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018-12-27赵帅锋郭逸蓉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白粉病草莓药剂

王 璐 赵帅锋 郭逸蓉

(1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浙江省杭州市 310058;2浙江省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600)

草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浆果,在果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设施草莓栽培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草莓设施栽培容易出现湿度大、光照不足和通风不良等问题,为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常见的重要病害,发生流行频率高、危害重,草莓白粉病发生后,一般减产20%~30%,重则减产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1-5]。为探明草莓白粉病的发病流行规律,从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监测与防控方法,近年来,笔者在浙江省建德市开展了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结果综合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病情况的监测调查

2014—2017年,在建德市草莓主产区设立监测点,进行定点定棚系统监测。选择当地主栽的“红颊”“章姬”等草莓品种,每个品种定5个点,从草莓定植后选择代表性的草莓种植10株,每5天调查1次,分别调查记载叶片、花序和果实的发病率,并进行病情分级: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在1%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2%~5%;5级,病斑面积占6%~20%;7级,病斑面积占21%~40%;9级,病斑面积占40%以上[6-7]。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1.2 监测预报方法制定

开展田间草莓白粉病取样调查和测报方法研究,在对发病流行规律和发生主要影响因子、测报调查技术等进行调查试验的基础上,确定调查项目与方法,综合制定监测预报方法,预测病害发生趋势。

1.3 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开展设施栽培、品种抗性、肥水管理等调查研究,评估分析农业、生态措施等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并调查防治草莓白粉病的主要药剂使用情况,提出适宜的施药技术,集成提出农业防治、生态调控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莓白粉病的发病流行规律

2.1.1 侵染与发病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属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aphanis),为专性寄生菌。菌丝可附着于叶片、叶柄、嫩枝和果实等,菌丝直径5~10μm,从菌丝上垂直生出圆柱形无分枝分生孢子梗,顶端串生无色椭圆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形成大小为(20~30)μm×(8~10)μm的椭圆形或圆柱形单胞孢子。

草莓感染白粉病后,受害部位会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叶片感染初期表现为叶面出现薄薄的白色菌丝,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产生大小不等的暗斑和白色粉状物,叶缘上卷,后期病斑变红褐色,叶质变脆,叶缘萎缩、焦枯。花器感病后,花蕾畸形,花不能完全开放,花瓣变为粉红色。幼果感病后,无法正常膨大,硬化干枯;果实后期感染则出现僵化、畸形、着色不良等现象,果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病菌,失去光泽,见图1。

2.1.2 发病流行规律

草莓白粉病病菌可在老叶上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随带菌苗进行异地传播。当气温适宜时,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孢子萌发后经20 h左右入侵叶片表皮,4 d后形成白色菌丝,7 d后成熟形成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由于叶片背面气孔较多,角质层较薄,所以叶背面比上表面更易受到病菌的侵染。成熟的果实为病菌提供了优良的营养条件,最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和繁殖。

图1 草莓果实白粉病发病症状

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在气温15~25℃、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最易发病,在气温5 ℃以下和35 ℃以上,或相对湿度50%以下均不易发病。在通气性差、光照不足、湿度过大的大棚内,基肥不足、土壤缺水、植株衰弱或氮肥施用过量、种植密度过大、植株徒长、植株过嫩等均有利于该病的暴发流行。一般每年11月至翌年5月该病发生较普遍,3月—4月为该病发生高峰期,此时部分疏于管理的草莓田中白粉病发生率可达100%。

草莓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均能发生草莓白粉病,但不同栽培管理方式、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田间发病情况有较大差异。据浙江建德点2012 2017年监测,“章姬”和“红颊”两个主栽草莓品种的白粉病发病指数均有上升趋势,见图2。分析原因主要有:(1)种植棚室多年重茬连作,致使土壤中病原菌连年积累,因而草莓白粉病发病早且重;(2)大棚设施通风透光性差,种植密度过大,棚内适温高湿,有利于草莓白粉病的发生;(3)“章姬”和“红颊”等品种对草莓白粉病较为敏感;(4)防治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户单一频繁使用几种药剂,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2.2 草莓白粉病的监测调查方法

在探明草莓白粉病发病流行规律、开展调查抽样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草莓白粉病测报调查方法,确定了草莓白粉病的田间发病调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等观测方法。

2.2.1 发病情况调查

调查时间:于11月至翌年5月草莓白粉病易发期进行调查。

图2 浙江建德点2012 2017年草莓不同品种白粉病发病情况

调查方法:根据当地主栽品种,选定有代表性草莓园作为调查预测区,并在调查区每个品种选定5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连续或跳跃选取有代表性植株10株,进行定点取样调查,每5天调查1次,调查叶片、果柄和果实的发病情况,进行病情分级,并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2.2.2 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记载

调查记载草莓设施栽培、种植品种、肥水管理和药剂防治等情况,观测记载草莓白粉病发生期的天气情况、大棚温湿度,作为预测草莓白粉病发生的重要依据。

2.3 草莓白粉病的预测方法

2.3.1 综合预测法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受病原基数、栽培品种、肥水管理、气候条件等的影响,若草莓白粉病发病早、发病基数高,栽培品种较为感病,棚内适温高湿,偏施氮肥,群体密度大,疏叶疏花不到位,则草莓白粉病有发生流行的趋势。

2.3.2 模型预测法

草莓白粉病发生与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草莓果实发病与叶片、花序发病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多年田间发病系统观测资料的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模拟模型等方法,筛选与病害发生关系密切的气候因子,建立中长期预测模型,预测病害发生趋势。

2.4 草莓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2.4.1 农业防治

(1)选用抗性品种种植。监测研究表明,不同草莓品种对草莓白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来自欧美的草莓品种多表现为高抗或抗白粉病,来自日本的草莓品种多表现为易感白粉病,我国自主选育的草莓品种多表现抗或中抗白粉病。因此,要加强对抗病草莓品种的选育,且加快对丰产优质抗病草莓品种的示范与推广,以控制草莓白粉病的发生。(2)培育无病壮苗。在育苗前要对苗床进行土壤消毒,一般苗床不连续育苗,防止白粉病侵染。同时,尽量避免草莓连作,防止病菌潜伏侵害,且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种植,以减少连作障碍。(3)加强栽培管理。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保证适宜株、行距;合理施肥,基肥以施用腐熟有机肥、磷钾肥为主,追肥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忌偏施、重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科学用水,草莓现蕾后、果实膨大期、收获高峰期应特别注意水分管理,防止草莓群体过大。

2.4.2 生态调控

(1)调控棚室温湿度能有效控制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即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草莓白粉病发生高峰期宜勤开棚通风,将温度控制在白天20~25 ℃、夜间5~10 ℃,将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2)加强通风降湿,在不影响草莓生长的条件下,尽可能延长通风时间。(3)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开挖好排水沟,清理田间垄沟、排水渠的杂草、淤泥,保持沟渠相通,防止田间积水。(4)及时清除老叶、病叶,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防止草莓白粉病继续传播。

2.4.3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防控草莓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宜在该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选用对口药剂进行防治,以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流行。可每667 m2用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30~45 g,或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0~20 mL,或25%粉唑醇悬浮剂20~40 g,对初发病的植株进行喷施,每隔5~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喷药要均匀周到,叶面、叶背都要喷到;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以防止或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要严格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草莓食用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是综合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基础[5]。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草莓白粉病测报方法的报道,本研究在初步探明草莓白粉病发病流行规律和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制定了草莓白粉病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了病情监测、栽培管理和气象因子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综合预测分析和模型预测相结合的病害流行趋势预测方法,对系统积累草莓白粉病田间调查资料,提高对该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流行与菌源、草莓品种、栽培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2-4],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病害监测调查为基础,在做好选用抗病品种种植、科学栽培管理、适时通风降湿等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措施的条件下,在该病发生初期,可选用对口高效防治药剂,采用精准施药技术进行防治。但由于草莓白粉病普遍发生,农户用药较为频繁,再加上长期使用单一药剂,病菌极易产生抗药性[6-7]。因此,要加强病菌抗药性监测,并提倡防治药剂的轮换交替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对草莓白粉病药剂的研发筛选,做好田间药效、残留试验测定,加速草莓农药登记[8],以满足生产上草莓白粉病防治的需求,做到有药用、用好药、科学用,确保草莓生产安全和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白粉病草莓药剂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