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密度水平对紫叶生菜品种“申选5号”生长、产量、效益的影响

2018-12-27龚繁荣宋云鹏刘凯歌张丽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菜产值行距

龚繁荣 宋云鹏 刘凯歌 张丽丽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科园种子有限公司/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奉贤区 201403)

生菜是上海地区主要绿叶菜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青菜,其中紫叶生菜因富含花青素苷,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而深受市民喜爱。近几年紫叶生菜在上海市郊的种植面积增长较快。但由于缺乏适栽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上海市紫叶生菜的产量水平一直较低。前人[1-6]在多种蔬菜作物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密植是蔬菜取得高产优质的重要一环。因此,为进一步推广种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最新培育的紫叶生菜新品种“申选5号”,笔者于2016年、2017年进行了“申选5号”适栽密度研究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培育的紫叶生菜新品种“申选5号”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于2016年秋和2017年秋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华漕试验场管棚中进行。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1.8 m2。

2016年试验设处理(每667 m2种植株数及株行距):(1)18 000株(10 cm×20 cm),(2)14 400株(10 cm×25 cm),(3)12 000株(15 cm×20 cm),(4)9 600株(15 cm×25 cm)。以处理(3)为对照(CK1)。

2017年试验设处理(每667 m2种植株数及株行距):①21 600株(10 cm×16.7 cm),②18 000株(10 cm×20 cm),③14 400株(10 cm×25 cm),④14 400株(15 cm×16.7 cm),⑤12 000株(15 cm×20 cm),⑥9 600株(15 cm×25 cm)。以处理⑤为对照(CK2)。

“申选5号”2016年试验于9月16日播种,10月13日定植,11月调查测定相关植株性状和小区产量;2017年试验于8月20日播种,9月29日定植,11月调查测定相关植株性状和小区产量。

1.3 观测项目

主要观测项目包括株高、株幅、最大叶长与宽、叶片数、单株净重、小区产量、每667 m2产量,其中,株高、株幅、最大叶长与宽、叶片数、单株净重均为5株的平均值,每667 m2产量由小区产量折算。

试验数据采用随机区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应用LSR法进行多重比较[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生长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知,2016年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生长指标的影响并不明显,各处理尽管在单株净重、株高、株幅、最大叶长与宽、叶片数等生长指标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生长指标的影响(2016年)

由表2可知,2017年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单株净重的影响十分明显,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处理①的单株净重最高,比对照增加37.08%,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该年度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的株高等其他生长指标的影响与2016年表现基本一致,即各处理尽管在株高等其他生长指标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生长指标的影响(2017年)

2.2 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2016年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明显,产量和产值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即产量和产值均为处理(1)>处理(2)>处理(3)(CK1)>处理(4)。其中,处理(1)的产量、产值均为最高,每667 m2分别为515.08 kg、2 575.40元。处理(1)与处理(3)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4)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处理(4)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产量和效益的影响(2016年)

由表4可知,2017年的试验结果与2016年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即产量和产值也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产量和产值均为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④>处理③>处理⑤(CK2)>处理⑥。其中,处理①的产量、产值均为最高,每667 m2分别为1 311.78 kg、6 558.90元,处理①、处理②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处理④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处理③、处理⑤、处理⑥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③、处理⑤、处理⑥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此外,相同种植密度不同年份间,如2017年的处理②与2016年的处理(2)相比,产量、产值大幅增加,这是因为2017年“申选5号”的生产水平较高,故在同一种植密度下,2017年“申选5号”的产量、产值均高于2016年,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表4 不同密度水平对“申选5号”产量和效益的影响(2017年)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1)密度除对“申选5号”的单株净重具有明显影响外(仅2017年),对株高、株幅、最大叶长与宽、叶片数等其他生长指标的影响较小。其中,株行距为10 cm×16.7 cm、每667 m2种植21 600株是唯一对单株净重产生良好并显著影响的密度处理,不仅单株净重最高,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密度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极为显著。高密度处理的产量和效益均较高,以2017年为例,株行距为10 cm×16.7 cm、每667 m2种植21 600株的处理和株行距为10 cm×20 cm、每667 m2种植18 000株的处理的产量和产值均较高,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处理间虽然产量和产值差异不显著,但两处理间单株净重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申选5号”以株行距为10 cm×16.7 cm、每667 m2种植21 600株最为适合。

不同密度水平对生菜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研究在国内鲜有报道,且已有的研究结果也与本研究结论相异。如黄来春等[1]以结球生菜品种“奥林匹亚”为试材,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其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以每667 m2种植6 000株的生菜产量最高,更高的种植密度反而导致球径减少、产量降低;徐文栋[4]以叶生菜品种“绿领”为试材,研究了水培环境下该生菜品种的适栽密度,结果以株行距为15 cm×20 cm处理的生菜产量最高,生菜干鲜重也较高。前两个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栽培环境条件及试材存在差异,“申选5号”品种株形紧凑、棵型较小,在密植的露地栽培环境下,更有利于保持植株周围适宜的温湿度小气候,且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因此具有较高的单株净重,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

猜你喜欢

生菜产值行距
脆嫩爽口的生菜
北疆杂交棉稀植等行距机采模式研究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青钱柳不同株行距对幼林生长和叶片生物量的影响
生菜怎么吃更健康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