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税视角企业设立问题浅析

2018-12-26卢西川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税费财税企业

卢西川

摘 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设立情况与我国国民经济实力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新企业设立数量日趋增加,在国家财税新政不断出台的背景下,企业设立需要考虑的财税业务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为帮助企业设立者应对该问题,更好的做好企业设立工作。本文从财税视角对企业设立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财税视角;企业设立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构成我国经济细胞的企业数量日益增加。作为企业生命周期起点的企业设立业务日益普遍。企业设立的合理与否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企业设立并未引起企业设立发起人的重视,企业设立者往往由于认识的局限性,未从财税视角充分考虑企业设立对于企业后续经营、发展、税收负担、风险等的影响,导致企业从设立就面临各种财税方面的困扰,制约了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企业设立时,企业设立者需要与时俱进,基于财税视角思考企业如何设立才能更有利于企业后续经营、发展,更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投资者收益,降低投资者风险。

二、财税视角下企业设立的现状

1.企业设立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设立者的管理人员对企业设立管理的认识都较为肤浅,不仅对企业设立对于企业后续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应考虑的因素缺乏了解,同时,由于企业设立业务发生较少,相关企业设立经办人员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企业很多情况下简单地认为企业设立只由法律部门配合行政部门做好工商登记就可以了,财务部门及税务部门仅在完成登记后办理银行账户开立及税务登记事项。所以,大多数企业都缺乏完善有效的企业设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一般没有细化规范企业设立的相关工作职责,公司章程针对对外投资设立企业的规定较为宏观,不具有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导致企业设立管理制度不健全。

2.后期运营成本关注不足

目前企业设立者在企业设立环节普遍不关注新设立企业的后续运营成本,往往凭目前经营同类企业的运营情况来推测新设立企业的后续运营成本。忽略了新设立企业在经营地点、市场环境、当地政策及劳动力、新增投入等方面与以前经营企业的不同,盲目追求企业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社会形象,导致很多新设立企业已运营就连年亏损,最终破产清算的现象普遍发生。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导致社会经济运行效率降低;另一方面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投资者投资意愿降低,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未考虑后续税收负担

大多数企业设立者在设立企业时由于时间仓促,没有专业的税务人员来筹划新设企业的涉税事项,导致新设立企业后续经营期税负较高或者企业集团整体税负较重。突出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该设立分公司的设立为子公司,导致子公司与设立者不能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出现一方每年缴纳大额企业所得税,另一方出现大额留底亏损,一般企业超过五年的留底亏损将不能税前扣除;(2)企业设立地点不合理,导致企业不能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可以设立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企业,未设立在西部地区,不能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3)该设立子公司的设立为分公司,导致企业不能享受相关产业、行业低税率或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公司某一业务可以设立子公司独立负责经营,并且具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条件,企业未设立为子公司独立负责经营,因该业务收入占整个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低,集团不具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而导致该业务利润只能适用较高企业所得税率,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4.设立者风险控制意识不足

企业设立者在设立企业时往往好大喜功,认缴注册资本过大,而实缴注册资本较少。忽略了当新设立企业经营不善时,设立者需要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出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丧失了投资者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优势。企业设立者对于高风险业务未通过设立子公司来隔离风险,而是设立分公司,导致高风险业务一旦经营失败,设立者需要对设立分公司承担无限责任,使设立者经营风险较高,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财税视角下企业设立应对措施

1.健全企业设立管理制度

企业设立虽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但是,为了保证企业设立规范化和合理化,企业需要对企业设立制定专门的制度。企业要明确企业设立涉及设立者的众多部门,同时也需要各部门从不同角度来考虑企业设立对于企业后续经营的影响,很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设立活动。首先由业务部门根据企业业务发展需要上报设立企业的方案;再由采供及生产部门配合财务部门从财务视角完成新设企业的运营成本预测;再次由税费管理部门来完成新设企业税收方案规划设计、测算;最后由各部门会审设立企业方案,通过后上报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审批,审批通过后,交由相关部门依据已通过方案办理企业设立事项。

2.充分考虑运营期成本

企业设立时,企业设立者应从战略角度考虑企业设立后的运营成本。企业设立时的基本选择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后续运营成本。企業设立时应充分考虑企业设立地能否提供足够低成本的满足公司业务需要的人力资源,如果不能提供,则需要考虑其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程度,如果成本增加超过了企业的负担水平,将需要考虑变更企业设立地点;设立企业时应考虑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如火力发电企业往往选址在煤炭生产基地或沿海港口城市,重点考虑的就是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及运输成本;设立企业也应考虑到产品消费市场的距离,比如,外贸出口生产企业往往选择在沿海港口城市,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销售运输成本,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设立企业时还应考虑当地的配套产业发展情况,当地相关配套产业比较齐全,可以大幅度提升设立企业物资采购的便利性,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配件库存,提升企业的资金周转率。

3.筹划运营期税费

企业已成立就需要按照国家各项税费政策进行税费缴纳,国家税费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稳定性,要求企业在设立环节就要充分考虑后续经营期的税费负担,通过筹划企业设立事项降低企业后续经营期的税费负担。一是充分考虑合并纳税优惠,利用同一法人主体内部各经营主体盈亏相抵后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要求设立企业时,在不必要设立法人主体时,尽量少设法人主体,可以选择设立独立核算的非法人主体(分公司)。二是如果企业某一业务独立出来运营能够满足国家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就有必要将该业务设立法人主体独立运营,新设法人主体可以适用、申请低税率或税费优惠政策,从而降低新设企业的税费负担,也间接降低了设立者和新设企业整体的税费负担;三是设立企业时充分考虑企业设立地的选择,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国家为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相关地区制定了很多税收、财政、IPO优惠政策。设立企业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权衡利弊,慎选注册地,充分享受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

4.合理降低设立者风险

如今新设企业类型主要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和合伙企业,设立者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设立者(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需要对设立的分公司、合伙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针对经营风险较高的业务建议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来运营,充分利用设立者以认缴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政策降低企业设立者的风险。同时,由于目前工商登記执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设立者在公司章程中可自主约定自己所认缴的出资额。企业设立者认缴出资额时一定要谨慎,不能认为是认缴就以为认缴额越高越好,法律规定当新设企业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清算时,无论是否达到章程规定的出资期限,设立者都需要将认缴资金全部出资到位,给企业设立者带来出资风险。设立者决定认缴新设企业注册资本规模时,首先应考虑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其次考虑企业实际经营业务需要,最后考虑新设企业的负债能力,最终确定合理的注册资本规模。

四、结语

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企业设立是企业生命周期的起点,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为顺应国家财税政策更新需要,企业设立者需要不断提高企业设立方面的运营和管理能力,充分考虑企业设立对于企业后续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设立前从财税视角统筹规划,为企业后续经营降低成本、减轻税收负担、降低企业设立者的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支持国民经济发展转型。

参考文献:

[1]李月娟.企业管理、财务战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J].北方经济,2009(07).

[2]赵询,李祥华.企业设立法律风险探究[J].法治与社会,2015(27).

[3]黄少彬,张旭,牟艳华.中小企业设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猜你喜欢

税费财税企业
“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构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中小商业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应关注的问题
300亿美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