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消费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2018-12-26赵祯江晓梅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经济学分析

赵祯 江晓梅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大学生目前已经成为消费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市场上占据的分量非常大。而且大学生们也将是未来几年中社会上的消费主体,对我国的消费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大学生是当下社会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紧跟着时代和潮流的发展,在消费上也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中,可以看出与经济发展有关的部分,对我国社会总体的经济水平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在诸多的大学生当中,由于消费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异,会有一些群体盲目消费,这不仅对大学生们自身有着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现状进行分析,站在经济学角度给大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消费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经济学;分析

目前根据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在大学生的群体当中,消费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大学生们的消费几乎都紧跟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特定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对我国的消费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客观的影响。为了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了能够引导大学生们正确理性地对待消费,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们的消费现象进行分析,便于能够促进大学生们进行理性的消费。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特征

1.追逐时尚和潮流

大学时期,很多学生从高中的刻苦努力中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他们会在大学中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多大学生对于時尚和潮流有了更新的认识,他们通过大学这个渠道对更多的事物都产生好奇心。在消费观念中,大部分的大学生们比较崇尚对一些品牌的追求。很多名牌的东西他们自身可能并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但是价格比较贵,有些大学生他们自身对名牌也没有什么认识,可能就是比较喜欢自己穿戴名牌的那种虚荣和自豪的感觉。而且由于现在的网络科技水平比较先进,看了某个青春偶像剧,也会使大学生们对电视剧上主角所喜欢的品牌产生追逐心理。在所有的消费行为中,这种现象存在的最为明显。

2.消费误区和从众心理的影响引起的消费

从众心理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消费行为,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由于一部分的大学生他们自身并没有什么主见,在进行消费购物的时候,自己不知道买什么,看到同学买的某样东西,但他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由于从众心理影响致使着他自己也去消费了。

3.超前消费

在现代的经济型社会中,超前消费这种现象是很多人都可能遇到过的。因为大学生他们自身并没有什么经济能力,只有从父母那里得来的生活费。可是在某些时候,大学生他们自身就特别想要某样东西,比如手机,衣服,或者是想出去旅游等等。但是自身的经济水平并不够支撑这些事情,就出现了超前消费。很多大学生会受到社会上的影响而去办理一些贷款的业务,从而提前得到一笔借来的收入先消费后买单,这种行为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超前消费可能还会上瘾,这种行为一定要合理的制止,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无计划消费

很多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计划,只是随着自己的需求进行消费。对于家长给学生们的生活费,他们也没有固定的规划,很多大学生正是因为无计划消费,才使得他们的生活费总是提前就花完了,而且大部分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储蓄的意识。

二、大学生消费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以上提到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只是一部分,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现象进行行为经济学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希望大学生们能够理性对待消费,相关的老师要合理地利用经济学来正确指导大学生们的消费观念。

1.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瘾”性消费

不难发现,在很多大学生当中多少都会存在“瘾”性消费的现象,主要体现就是这种上瘾的程度大小。“瘾”性消费指的是一个人不断地通过消费行为次数的增加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而且一旦停止就会觉得比较痛苦。比如说,有些大学生很喜欢口红,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女生对口红的喜爱程度非常高,他们有些会通过节省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种上瘾的消费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对大学生们产生的只有负面的影响。像男生喜欢打游戏,沉迷网络游戏和香烟一样,这种“瘾”性的消费会使他们的经济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同样地也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虽然上瘾的行为有利有弊,但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还是进行合理的消费,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经济支出控制在自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否则这样下去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大学生的心理消费行为中的“幼鹅效应”

在行为经济学中,人们在进行消费选择的时候,常常会和之前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自己目前的消费是否合理,这种现行在行为经济学中便称为“幼鹅效应”。普遍来说,“幼鹅效应”值得就是一只小鹅从生下来第一眼见到的东西,它就会当作自己的妈妈。但是在经济学当中就可以转换思维来理解,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第一眼见到的事物往往印象比较深刻,而且在以后的消费中,这种第一印象会一直影响着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意识。比如说,看到一件三百多元的连衣裙,自己可能觉得挺贵的,到秋天的时候,夏季的服饰打折清仓,这条三百多的连衣裙现在卖到二百元,经过和之前的对比,就会觉得这样买下来比较划算。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常常要货比三家,经过综合的对比之后才发现某样东西的质量和价格是最为实惠的。想要大学生们形成理性的消费理念,需要长久的积累,经过对更多事物的观察和对比,从而形成正确而客观的消费理念。

3.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沉没成本

在大学生们进行日常消费中,沉没成本是他们最为常见的一种经济行为。由于大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买一些辅导书,报一些课程讲座和兴趣班等等。但是往往大部分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自制力并不够强,他们可能是由于一时兴起才买了辅导书和报班。而在这之后,由于他们会面临到形形色色的诱惑,往往就会把自己已经消费的事情抛到脑后。报的辅导班和兴趣班去了一两次就不去了,买的辅导教材翻了几页就不想看了,但是这些事物的成本他们已经付出了,这就成了其中的沉没成本。对于沉没成本的对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忽视沉没成本,一种是重视沉没成本。忽视沉没成本可能会使大学生失去机会成本,重视沉没成本可能会使大学生搭上时间成本。对于沉没成本大学生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成本付出。

三、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的建议

1.大学生自身对自我行为的有效控制

(1)制定消费计划

很多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制定消费计划,这才使得他们每个月的消费往往都超支,如此下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大学生应当认清自己的经济能力,根据自身的消费水平,来合理的制定消费计划。要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对自己的收入有明确的认识,严格执行消费计划,这样才能够进行更加理性的消费。

(2)了解商品信息

一些大学生在购物的时候,往往对消费品没有详细的认识,可能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看,这就使他们经常会盲目消费,会加大消费水平。所以,在进行购物之前最好要对自己想要的商品信息进行了解,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决定。

(3)防止消费上瘾

很多大学生在消费的时候容易上瘾,一定要克服好这种“瘾”性消费带来的弊端。要防止自己对消费上瘾,从而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消费能力。

2.各大高校倡导学生们進行理性消费

大学生们对经济学的适当了解,能够帮助他们进行理性消费,各大高校应当倡导学生们对消费学和经济学有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消费,避免因为盲目消费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作为我国市场消费的主体部分,他们在进行消费的时候还存在很多盲目之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高校应当从学校当中给学生们灌输各种正确的消费理念,引导大学生们形成理性的消费行为。可以给学生们灌输一定的经济学知识,让学生们意识到自我消费行为和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大学生们对理性消费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

[1]邓雨佳.经济学视角下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高空,洪沐.以行为经济学视角看大学生消费误区[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4,03:209-210.

[3]廖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30-32+37.

[4]杨春荣.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经济学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29-33.

[5]吴茜.大学生消费行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1021:189-190.

[6]陈俊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1124:212-213.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经济学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分析:是谁要过节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回头潮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