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2018-12-26刘玉红邢淑英

武术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柔力球练习者太原市

刘玉红 邢淑英

1.太原工业学院体育系,山西 太原 030008;2. 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天津 301617

1 前言

太极柔力球是山西晋中白榕教授在1991年创立,但又与网球、乒乓球、排球等隔网对抗球类不同,吸收融合太极拳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思想,是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追求身心和谐的健康理念,相继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太极柔力球形式多样,不受场地与器材限制,对身体素质要求较低,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锻炼,强身健体。

2 太极柔力球相关简介

柔力球球拍由弹性橡胶胶皮软面的拍框和轻质材料制成的拍柄组成。太极柔力球用球是重53-55克,没有弹性,直径7厘米的橡胶球。太极柔力球隔网赛场地分为单打场和双打场,场长12米,网高1.5米宽7米,单打场宽5米,双打场宽6米。比赛规则单打5局3胜制,双打、团体3局2胜制,采用15分制。技术要求使用弧形引化,利用身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抛球,直接打球则失分。太极柔力球套路表演分为单人、双人、多人集体、自选花样等项目,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做圆形动作,通过离心力和向心力保持球不离开球拍,做到不掉,不断,贯穿松、柔、园、匀。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运动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需要,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网、外文期刊等查阅了大量与太极柔力球相关的权威资料,下载了优秀硕士论文,期刊等几十篇,并重点阅读多篇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2.2 访谈法

通过有计划的与社区居民长期参加太极柔力球运动练习者进行访谈,收集有关太极柔力球在太原市社区开展情况的相关信息,了解太原市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通过与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听取本课题调查目的和内容的各种意见,获得有关本课题调查信息资料。

3.2.3 问卷调查法

(1)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问卷内容包括太原市太极柔力球运动开展形式,开展内容。居民参与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以及活动频率、活动地点等情况,还有影响社区柔力球发展因素等。

(2)调查问卷的设计。参照相关文献,根据调查内容的需要,根据体育科研方法的要求进行问卷设计,设计出调查问卷《太原市太极柔力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本人根据了课题的需要,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询问了各行各业的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本研究设计了问卷的初稿,并邀请教师和专家对问卷进行评审、论证和修改。最后,参照教师和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在太原市对参与者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了950份,回收率为95%。有900份有效问卷中,有效率为90%,符合统计要求。

(4)问卷的效度和信度。问卷调查进行了有效性和可靠性测试,有符合要求的调查结果,可以确保调查问卷的有效性,本人由逻辑有效性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 将现状调查问卷, 呈送给太极柔力球每个专家教师,“高效、有效、无效”三个分数评价的方法。然后根据专家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信度:问卷的信度测试采用复测法,即“测量重复测量”,以10天为间隔,求出稳定系数。第二次和第三次问卷的回答者人数为10人,与第一次问卷的回答者属同类人群。根据“两事物或现象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系数,可用等级相关来检验”的理论,三份问卷的相关系数r=0.86, p〈0.01。说明问卷的信度是显著的,问卷的信度完全符合调查的要求。

3.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和Office Excel2016表格,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的百分比,汇总和收集分类处理,生成相关的图形信息。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重复了计算机的一些统计结果。

4 结论分析

4.1 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开展时间分析

参加太极柔力球参与者主要以早晨和晚上练习为主,早上人数更多,符合社区人群生活作息规律,早上空气新鲜,有利于心情舒畅和新陈代谢。从表1中可以看出太原市居民参与者有486人的参与者在早晨(6-8am)练习,占54%有109人在上午(8-10am)练习,占12.1%,有40人在下午(3-5pm)练习,占4.4%,有265人的在晚上(5-7pm)练习,占29.4%。早上练习有助于调整精神,提升精神状态,促进人体的活力,晚上练习有助于消化,促进身心健康,利于睡眠。也有研究表明,运动安排在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之前,效果很好。

表1 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运动参与者锻炼时间的选择

4.2 太原市太极柔力球开展内容

在山西社区体育中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套路、自选套路和隔网比赛。参与者主要练习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的内容(见表2)。

表2 太原市太极柔力球运动参与者锻炼内容的选择

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练习者有495人练习规定套路,占55%,有90人练习隔网比赛,占,10%,有315人练习自选套路,占36.8%。规定套路动作简单,便于练习,容易掌握,可以自由选择运动强度,控制运动量,适合大众人群直接练习。自选套路是在规定套路的基础上,结合从业者自身的个性特点,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由练习者选择单一动作、背景音乐自由组合成为一套适合练习者自身的套路,可以是练习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愉悦身心。隔网比赛的强度大,运动时间长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与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部分练习者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太原市教导柔力球隔网对抗比赛的教练员人数少,社区中组织的隔网对抗比赛少,导致目前社区中进行柔力球隔网对抗练习的人数少,技术水平不高。

4.3 太原市居民参与者的动机取向

太原市居民的练习者参加太极柔力球的练习目的主要分为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人际交往、调节心理减压、追求时尚等(见表3)。

表3 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运动参与者锻炼的动机取向

由表3可知其中为了强身健体的有630人,占70%、休闲娱乐的有504人,占56%、人际交往的有378人,占4,2%、调节心理减压的有315人,占35%、追求时尚的有261人,占,29%。因此,通过表3可以看出社区群众参加柔力球运动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防预疾病,同时也希望通过太极柔力球来休闲娱乐,增加人际交往,与人交流,结交朋友,调节精神,愉悦身心,丰富业余生活,维持和重塑体型3。

4.4 参与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特征

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参与者中参加柔力球套路表演动作女性明显比男性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柔力球套路表演动作轻缓更受女性锻炼者的喜爱,见表4。

表4 太原市居民参与柔力球运动性别比例

太原市参与调查问卷的练习者900人经统计,女性729人,占80.7%,男性171人,占19.3%,男性明显比女性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柔力球套路表演动作轻缓符合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4, 更受女性锻炼者的喜爱,而受男性锻炼者喜爱的,既紧张又激烈的隔网对抗比赛组织少,练习者较少。

太原市居民练习者的年龄分布中,中老年运动员人数占大多数,以55-65岁的人群为主。45-55岁的有297人,占33%,55-65岁的有414人,占46%,65-75岁的有153人,占17%,75岁以上的有36人占4%。以上分析表明,锻炼人群与其时间安排紧密相关,锻炼人群年龄以中老年为主,65岁以上人群身体老龄化严重,锻炼次数较少。

4.5 参与者喜爱程度和活动频率情况

太原市柔力球适应广泛的人群,群众基础好,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居民练习者中选择非常喜欢的有486人,占54%、选择喜欢的有297人,占33%,一般喜欢的有117人,占12.9%。由此表明以太极拳锻炼形式和太极哲学内涵为创编基础的太极柔力球,符合中国人体育锻炼要求,可以自由控制时间、运动量,选择适度运动强度,全身放松自然参与不易疲劳。柔力球不要求直接碰撞,讲究弧形引化,不易受伤,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参与锻炼。

锻炼频率指的就是每周锻炼的次数。国外研究表明,每周锻炼2次以上,更加有助促进身体健康。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参与者中锻炼频率调查,每天锻炼有504人,占56.6%,,一周锻炼5到6次有126人,占14.4%,有135人每周锻炼三到四次,占15.5%,每周锻炼1到2次有135人占13.3%。结果表明,太原市居民的锻炼习惯良好,可以保证锻炼的效果。

通过对太原市居民参与者锻炼频率数据分析,男、女性练习者习惯都很好。太原市太极柔力球702名女性参与者,有400人每天锻炼占60%,有100人一周锻炼5到6次占14.2%,有67人每周锻炼三到四次占10%,有135人每周锻炼1到2次占19.2%。198名男性中,104人每天锻炼,占52.5%,有26人一周锻炼5到6次,占13.1%,有68人每周锻炼3到4次,占34.3%,没有每周锻炼一次或两次的。可以看到,女性每周锻炼2次,超过567人,占总数的63,全部的男性一周锻炼2次或更多,表示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参与者的锻炼习惯是都很好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自由控制运动强度,练习者可以合理的安排锻炼时间。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练习者每次锻炼时长,锻炼30分钟216人占4%,锻炼1小时306人占34%,锻炼1-2小时198人占22%,练习2小时以上180人占20%。从每次参加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时间长短来看,1小时的比例最高,其次是30分钟,再是1-2小时,最小的是2小时以上,这是因为使锻炼者可以长时间运动不喘气,锻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练习要求自由安排,所以大多数人运动能每次都最后在一个小时左右。

4.6 参与者活动地点情况

太原市柔力球练习者的练习地点较多,一般在小区周边公共活动场所练习。 通过表10 可知,社区柔力球练习者有很多在小区周边公共活动场所练习423人占47%,一部分在小区内公共活动场所练习342人占38%,其他活动场所练习者人数较少只有135人占15%,可以看出社区柔力球练习者更希望在小区不远和离家稍远的地方练习,社区体育活动场所有限,限制了社区人群练习柔力球。

4.7 参与者的锻炼年限与了解渠道

通过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运动练习者的锻炼年限,可以看出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情况。调查人群中有558人锻炼不到一年占62.0%,锻炼1-2年的有245人占27.2%,三年以上的有97人占10.8%。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在逐渐普及开展。通过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运动练习者对柔力球的了解渠道,可以看出社区柔力球运动宣传情况。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练习者中有630人是通过他人介绍学习柔力球,占70%,通过媒体了解柔力球216人,占24%,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柔力球有54人,占7%。结果表明,太原市居民主要通过他人介绍了解学习太极柔力球、太极柔力球的宣传渠道较少,宣传力度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太极柔力球。

通过太原市太极柔力球运动练习者对柔力球的学习途径,可以看出社区柔力球运动指导培训情况。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运动参与者学习柔力球技术主要通过自学和参加柔力球培训班分别252人占28%和225人占25%,有144人占16%通过向水平较高球友请教学习,有279人占31%通过其他方式学习。显示社区教练员人数不足,虽然可以参加培训班学习,但太原市有关柔力球的培训班开办时间短,次数少导致社区柔力球练习者技术水平不高。

4.8 培训调查的情况

目前太原市具有指导或教学能力的太极柔力球教练的人数相对较少,水平较低,对练习者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指导。从表14中可以看出,每周一次太极柔力球指导的666人占4%,每周两次指导的126人占14%,每月一次太极柔力球指导的45人占5%,超过一月一次的99人占11%,这是由于太原市具有指导或教学能力的太极柔力球教练的人数相对较少,大部分社区柔力球练习者希望增加指导次数。太原市柔力球练习者其中有810人希望增加指导次数,占90%,有5人参与者不希望增加指导次数,占0.5%,有85人参与者无所谓,占9.6%,。结果表明,社区柔力球锻炼者希望得到锻炼指导,认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锻炼的科学性,增加锻炼的效果。

4.9 影响社区柔力球发展因素分析

太原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和希望运动健身的人群众多,太极柔力球练习者占其中一小部分,参与者认为阻碍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的原因有场地设施, 媒体宣传不力,活动经费少,比赛交流少。调查发现,太极柔力球的参与者认为阻碍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的原因中场地设施不够有288人,占32%, 有216人认为媒体宣传不力,占24%的,认为活动经费少的有198人,占20.3%,,认为比赛交流少的有207人,占23%。参与太极柔力球练习者, 大部分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展较为缓慢,可能是因为社区场地设施不够,太极柔力球运动是非奥项目,得到的媒体宣传力度有限导致的。此外,也可能是大多数居民在社区主要以柔力球套路表演练习为主,使得的女性比男性更多,中年人和老年人比青少年更多,限制了太原市居民太极柔力球的发展。

据《太原市2014年年鉴》统计可知,只有8.7%的体育活动场地位于太原市的居民小区里,社区居民基本没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而71%的体育场地位于各中、小、大学校区,禁止外来人口进入。没有经费,场地设施居民都不能很好地进行社区体育锻炼,设施完善,社区体育经费充足的基础才能够保证柔力球运动的顺利发展,居民场地是限制社区居民参加体育太极柔力球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

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不足,访问发现目前太原市太极柔力球宣传滞后,主要表现在宣传内容、形式简单,大量的宣传跟不上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变化,这导致社区对认识的反馈,锻炼者和管理者的良好沟通状况尚未形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现代高科技的宣传,促进社区太极柔力球的发展势在必行。

太极柔力球各社区练习者之间缺乏沟通,比赛交流少,目前主要表现为参与者自我管理、缺乏组织、社区体育参与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事实上,大多数社区的柔力球运动参与者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一起锻炼获得的,通过游戏促进友谊,推广普及柔力球运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柔力球运动,就要为各个社区运动参与者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切磋与学习技术,获得满足感,提高社区柔力球运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扩大柔力球的影响力。太极柔力球比赛可以活跃气氛,陶冶身心,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所以相关部门应该组织更多的社区体育比赛。

猜你喜欢

柔力球练习者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
我国柔力球运动近20年学术研究进展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