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芜湖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2018-12-25张艺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张艺

摘 要:稻纵卷叶螟是芜湖市水稻生产中重要的害虫之一。该文根据芜湖市近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总结了其发生危害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9-0051-02

芜湖市是安徽省重要的水稻产区,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6.80万hm2,其中早稻3.42万hm2,单季稻9.78万hm2,双季晚稻3.60万hm2。稻纵卷叶螟,又名刮青虫、白叶虫、苞叶虫等,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是水稻产区重要的害虫之一,各水稻产区时有稻纵卷叶螟暴发成灾的情况[1-3]。稻纵卷叶螟在芜湖市常年呈偏轻至中等发生程度,由于其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4],若防治不力易使水稻减产,品质下降。本文对近年来芜湖市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危害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1 发生规律

1.1 发生代次 稻纵卷叶螟在芜湖市全年发生5代,三(1)代、七(5)代在个别县区零星发生,种群数量小,危害程度低。主害代以四(2)代、五(3)代、六(4)代为主,也是稻纵卷叶螟防控的关键代。根据芜湖市历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规律,从时间划分,6月20日前迁飞来的虫源为三(1)代,6月20日至7月20日危害虫源为四(2)代,7月20日至8月20日危害虫源为五(3)代,8月20日至9月20日危害虫源为六(4)代,9月20日以后的虫源为七(5)代。根据不同类型水稻划分,三(1)代主要危害早稻,四(2)代主要危害早稻、中稻,五(3)代主要危害中稻和单、双晚稻,六(4)代主要危害单、双晚稻,七(5)代在双季晚稻零星发生。

1.2 虫源地 三(1)代、四(2)代稻纵卷叶螟主要随西南气流从湖南、江西、安徽黄山、安庆等地迁飞过来,迁入盛期与本地6月下旬至7月上旬梅雨季节高度吻合[5];五(3)代稻纵卷叶螟以随台风从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迁入虫源为主,本地四(2)代繁殖的虫源也占很大比例;六(4)代种群比较复杂,既有随台风迁入虫源,也有本地五(3)代繁殖的虫源和随气流从江淮地区回迁的虫源;七(5)代主要以本地六(4)代繁殖和回迁虫源为主,种群数量较少。由于稻纵卷叶螟属于迁飞性害虫,其迁入峰与台风、降雨、气流运动等气象因子高度吻合。

1.3 危害特点 稻纵卷叶螟危害以幼虫为主,幼虫啃食水稻嫩绿叶片并结苞,造成水稻叶片卷叶或枯白。1龄幼虫不结苞;2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近叶尖的叶缘,即“卷尖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束腰状虫苞,即“束叶期”;3龄后食量增加,虫苞膨大,进入4~5龄频繁转苞危害,被害虫苞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扬花期叶片嫩绿、宽大,叶肉肥厚,营养丰富,田间郁闭,最适合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老熟幼虫多爬至稻丛基部,在无效分蘖的小叶或枯黄叶片上吐丝结成紧密的小苞,在苞内化蛹,蛹多在叶鞘处或位于株间或地表枯叶薄茧中。芜湖市水稻种植模式多样,品种丰富,不同类型田水稻生育期差异大,造成水稻全生育期拉长,适宜稻纵卷叶螟转主危害。不同类型田交叉分布,容易造成稻纵卷叶螟集中危害,特别是在中稻乳熟期至成熟期,稻纵卷叶螟迁飞到临近的晚稻田危害,造成晚稻田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急剧上升,易暴发成灾,这种现象在混栽稻区极其明顯。

2 综合防治对策

2.1 农业防治

2.1.1 推广单一栽培模式,减少混栽稻区面积 芜湖市水稻既有早稻、中稻,又有单季晚稻、双季晚稻,属于四稻混栽区,同时又有机插秧田、人工移栽秧田、直播稻田,各栽培模式水稻生育期不一致,拉长了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时期。因此,在同一地区尽量选择单一栽培模式,减少混栽稻区面积,确保水稻生育期一致,缩短稻纵卷叶螟危害时间,减小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空间。

2.1.2 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创造不利于稻纵卷叶螟危害条件 根据不同品种水稻生长特性,适度施肥,切忌偏施、重施氮肥,控制水稻贪青旺长。科学管水,适时排水、烤田,做到水稻前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提高水稻抗逆性。

2.2 物理防治 根据稻纵卷叶螟趋光性的特点,可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2.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抑制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卵期寄生性天敌有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蛹期寄生性天敌有卷叶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扁股小蜂等。此外,各时期还有蜘蛛、步甲、瓢虫、隐翅虫等捕食性天敌。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可分批次释放赤眼蜂,45万~60万头/hm2,每次间隔3d,共释放3次,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生物制剂方面,每hm2用量为16000IU/mg Bt可湿性粉剂1500g,对于防治稻纵卷叶螟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此外,采用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2.4 化学防治 根据芜湖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兼治四(2)代,重治五(3)代,挑治六(4)代。化学农药阿维·氟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等对防治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化学药剂防治最好在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这段时间是稻纵卷叶螟抗药性最低的时期,同时也是危害最轻的时期,防治效果最好,损失挽回率高。由于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受台风、气流、降雨影响大,迁入高峰期容易掌握,根据迁入高峰期可以推算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期,因此防治时间较好把握。在选用防治药剂时,要注意不同化学农药交替使用,防止稻纵卷叶螟产生抗药性。

参考文献

[1]汤兰.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3):46,63.

[2]陈斌,管卫兵.大丰市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24):89-91.

[3]肖晓华.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侧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08(1):79-81.

[4]顾慧萍,黄俭.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0(3):135-136.

[5]陶定云.芜湖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0-111.

[6]李明桃.上海郊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14(4):1-3,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