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

2018-12-24杨春枝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语言评价

杨春枝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学生的评价是这样描述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教育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必然追求。

通过听课、思考、实践,我觉得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评价语言要以激励为主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盯住学生的优点、长处,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好的学习结果应及时给予肯定。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尤其是学困生,对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使用激励性语言予以鼓励。课堂上,将他们的发言、任务完成等情况,与原有基础相比较,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也应及时予以肯定。即使答非所问,也可以鼓励学生的复习量、学习态度、用功精神等等。课堂上只能用“胡萝卜”加开导,不能用“大棒”。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与肯定,何况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语言,久而久之,他们会从自己的点滴进步看到前进的希望,获得向上的动力,获得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学习渐渐产生兴趣。

二、评价语言要客观、准确

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言过其实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主要问题之一。不管学生对不对,都去采用表扬夸赞的统一模式。这种言不由衷的评价不仅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我们说评价的语言要以表扬为主,但并不是说要放弃批评。因为挫折教育甚至失败教育是培养孩子完整的个性心理品质不可或缺的手段。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准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还需我们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细节,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避免出现“你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你的回答有自己的想法”等这些模糊的语言,让学生心里没底:我的回答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比如:可以这样评价:“读得很不错,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回答得很完整,如果XX能再换一个词,意思就更贴切了。”评价的语言应准确得体,符合学生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随意打击,也不能夸大其实。

三、评价的语言要具体

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应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地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在许多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教师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后,只给予“真棒!”“你读得真好!”等简单赞扬的话语。当然,这样的评价也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給读者带来愉悦和快乐。然而,“你真棒!”——棒在哪?“你真好!”——好在何处?倾听朗读的学生也不知好在哪里,也就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评价他的同学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使评价语发挥激励、指导的作用。比如:“你通过加快语速,读出了人物焦急的心情。”这样学生就知道:哦!原来体现心情是可以通过调整语速来实现的。这样其实也就把朗读的方法教给了学生。聪明的孩子可能还会举一反三:不仅是语速,降低或增加音量也可以体现心情变化。

所以,评价不是单纯说学生表现得好、坏、优秀、不足,而是在同时潜移默化地把一些学习方法和侧重点教下去,让你的评价既有了明确的指向,又渗透了方法。

四、评价要及时

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及时评价,要求教师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做出反应时,要及时进行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谓延时评价,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作出的回答不予以及时的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时间适当地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让学生在完成思考过程,获得顿悟之后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或小结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既不能超前,又不能拖后。超前的评价,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而滞后的评价则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回应没有被重视和尊重。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目的。在我身边有很多例子,比如说有次去听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这位老师由于紧张竟忘了及时给予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应有的评价。等这位老师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完了,发现这位同学还在那站着,老师一愣,等他回过神来给予这位同学应有的评价时,全班学生“哄”的笑起来了。因为在学生看来,这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完全被老师给“忽视”掉了。只有及时、有效、确切的评价,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我的老师,老师是熟悉我并时刻关注我的老师。

五、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情感、意志、兴趣等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也许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但其思维方式是正确的;也许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但其学习态度是积极的;也许学生的说法是荒谬的,但其创新精神是可嘉的。所以,课堂教学评价要全面仔细,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评价都必须以爱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带着我们的一腔真情去唤起学生的真情,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语言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