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018-12-24邓雪芬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教学手段教学目标

邓雪芬

【摘 要】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达到目的,就要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选择,要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它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这也为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境,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图文并茂。这样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如“将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做题中的图形,把较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当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失去2条正方形边长时,解法自然产生。

二、精心设计内容,力求现实有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会成为学生主动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素材。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把内容呈现出来。

例如:在计算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出示(或手指着)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说出结果,这种做法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心不在焉,或有些学生对题目不理解,又没有表达的机会,因此,人云亦云。这将会打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看到表面,就容易产生学生都学会了的错觉。如果教师创设比赛的情境,让学生一起动笔在纸上计算一下,并统一停笔。教师再与学生进行相互评讲,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为,教师要立即进行评讲和核对,学生就没有偷懒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统一停笔,没有了涂改、修正的机会,可以表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不理解: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可以进一步验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真实度;此外,互相批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

三、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备课和上課首要明确的问题,因为它决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首先,认真地研究教材,教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制定的教学目标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和要求注意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特长、学习方法和思想状况等。只有在对学生有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四、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比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答问时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或是“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在想一想”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要优化课堂导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教“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先让每人写出任意的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各一个,并分别除以3,看看能否被3整除,余数是几。不管学生报什么数,老师都对答如流,学生非常惊奇,探究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长期被人们所普遍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关系。笔者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教学手段教学目标
等待·自主·探究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