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12-24陈畅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有效性教材

陈畅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吃透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需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二)领会教材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

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学生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2.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老师要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若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应该马上给予肯定。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可以这样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可以问:“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三、正确处理问题的教学策略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學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要注重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出现低效的、重复的提问,以问代讲的形成满堂问现象还经常见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结合的有效性

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把从书本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时,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把数学学习从书本拓展到了生活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教学,联系身边的物体给学生讲课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除了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有效性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