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2018-12-24冷崇洋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辩论道德与法治课堂

冷崇洋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采用辩论形式:如何对学生分组;如何正确选择有价值的辩题;辩论何时结束以及怎样结束;教师在课堂辩论结束后针对学生的表现该如何评价;在辩论中老师和学生分别应该怎么样表现才能达到预期成果;在课堂辩论中出现“意外”时教师又该如何积极引导学生等。此外,便是针对这些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及现实教学中出现的不佳辩论效果说明原因,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和完善不足之处,并指出何种对策能够使辩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堂;辩论;道德与法治;学生;教师

目前,筆者任职于重庆市江津中学初中部,任初三道德与法治教师。初三的学习时间很紧张,学生的学习紧张枯燥,如果在这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注入不一样的元素,便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辩论便是一个极好的方式,在解决模棱两可的问题的同时,能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时常会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但是在真正运用时却发现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课堂中也会随时出现一些课前没有预设的内容,让没有准备的我措手不及。在一次次的课堂实验中我不断反思经验,对有效进行课堂辩论的对策研究如下:

一、选择科学合理的辩题

辩题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辩论的意义,例如:初三道德与法治《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课中涉及到环境治理问题——究竟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先治理后污染”?这两种观点实质上都是污染环境,都是错误的,便没有辩论价值;同样,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涉及到“是先发展教育还是先发展经济?”我觉得这一问题就有辩论价值。辩题的选择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具有现实性原则,辩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相联系,能够通过辩题引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共鸣;二是可辨性原则,辩题的双方观点具有冲突性,但能反应出学生思维的一些分歧,通过学生的思考、推理可以辩论出结论;三是教育性原则,学生通过辩论一方面能获得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把知识从课本升华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来,从而达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师生课前搜集资料

我认为,应让学生于课堂辩论之前了解辩题,并根据自己现有的价值观去选择自己的阵营,然后通过与家长谈话、翻阅书籍、查阅资料等方式,为自己的课堂辩论准备所需资料。如果学生在辩论前未有准备,那么在真正辩论时即便学生再聪明绝顶也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所学知识系统,组织干练有逻辑的语言有效地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例如:在设计“经济优先发展还是教育优先发展”时,学生需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教育和经济的故事及资料,组织有效的语言进行辩论。而老师搜集资料能够在学生不能组织好语言的情况下适时地帮助学生。所以,我认为一场有效生动的辩论需师生在辩论前搜集资料。

三、教师积极做好辩论的相关工作

学生是一场课堂辩论的主要参与者,但是为了达到真正有效的辩论,教师的引导组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也许会出现论点偏离辩题,辩论双方因观念冲突而导致辩论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待学生辩论结束,教师的总结升华也是必不可少的。

1.做好辩论的组织工作

辩论有群辩式和部分辩论的形式。课堂辩论主要采用后者,双方选出几位辩手代表本方观点与对方辩手展开辩论。课堂辩论教学虽是以辩论为主题,但是它又与一般的辩论形式存在差别。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组织辩手辩论而不管其余同学,教师要组织全班同学参与其中,要适时地组织提醒全班同学参与到讨论中,补充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属于他们的课堂辩论中。

2.做好辩论的引导工作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价值观尚未成熟而导致一些论点错误或偏离主题,教师在此时不能否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应适时地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正如德国教育家蒂斯多惠所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当学生的观点偏离辩题时不要否认学生,而是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当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发生争执时,教师要积极引导,使他们最终统一观点。教师不能打压、否认他们,而要在保证课堂辩论活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想的升华。

3.做好辩论的总结工作

教师应对辩题进行全面分析,推测辩论双方可能会采用哪些观点来论证,这样,在总结时才能胸有成竹,对学生的辩论进行有效的总结。教师的总结可对整堂辩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辩论,已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初俱雏形,但会有很多观点存在不足和偏差。教师应在双方发言内容、发言是否有逻辑性、表达水平和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评点总结。

4.着力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道德与法治课辩题的范围主要以教学为目标,但一定要结合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辩题的选择不应模棱两可,而应有一定对错之分。道德与法治课堂辩论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教师远远想不到的,他们身上存在的正义感、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意识也会在着一系列的竞争与合作的课堂辩论中得以形成并得到升华,这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翎斐,胡瑞萍.论证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务实[J].科学教育月刊,2006(292):15-28

[2]潘瑶珍.科学教育中的论证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2):77-81

[3]沈晓敏.提升课堂辩论深度的教学策略——以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为案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99-104

猜你喜欢

辩论道德与法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