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钱荒”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2018-12-22葛芸序

新商务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钱荒借贷实体

文/葛芸序

浅析“钱荒”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文/葛芸序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

2013年6月,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至最高点13.44%,市场出现了货币流动性危机,银行间出现了抢占资金的行为,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钱荒”。这次钱荒事件影响范围之广,以及银行随时会破产的危机给市场产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钱荒;同业拆借;期限配置;流动性

1 钱荒出现的原因

(1)从危机爆发的时间来看,季节性因素是诱因。六月是商业银行缴纳准备金和财政缴款的时点,商业银行资金流出规模较大,出现了短期的资金流动性困难,银行间的资金面出现较大波动。

(2)国际间资金流动方向的转变,资金流出国内。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以及美欧等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使得国际上的资金流入中国,我国外汇市场一直处于盈余的状态。2013年美联储退出QE预期、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美国的这一举动,加之美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导致国际资金流向美国。中国市场的外汇减少,外汇储备削减,资金出现较大波动。

(3)国家监管的加强。同年三月,银监会规范同业之间期限错配的问题,禁止理财与自营间的交易。监管导致高杠杆,商业银行开始逐渐减少超额准备金的缴纳,其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的储备减少,商业银行的资金出现流动性危机。为了获得资金的支持,商业银行投向同业拆借比重增加,资金的借入成本被极大的货币需求抬高。

(4)央行去杠杆态度的坚决。银行间的杠杆率一直处在比较高的位置,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寻求高额回报,将资金投向虚拟经济,造成了实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央行在维持市场资金流动性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这次央行却没有在公开市场上大幅度买入有价证券,没有意图释放资金。央行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流动性问题袖手旁观的态度,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利率越来越高。

(5)国家外汇政策的改变。同年五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的标准内,银行为了弥补外汇头寸,提前动用资金或借入资金买入美元外汇,以应对外汇管理局的检查。突然增大对美元等外汇的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的状况。

2 对“钱荒”事件的深层次分析

2.1中国式“钱荒”的实质

银行、股市和中小企业缺钱,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货币的供应量却额外的充裕,游资过剩,一些大型企业将资金以高利率贷放出去或购买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所以中国式钱荒不是市场没有钱,而是钱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出现了问题。因此,解决资金的错配问题成为解决中国式钱荒的一个重要途径。

2.2央行对待“钱荒”的态度

通常每到一季度末,央行都会通过一系列公开市场业务,回购和再贴现业务向市场注入资金。然而这次央行的态度却很决然,即坚持去杠杆。原因在于,央行不仅充当了所有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还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部门,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是央行的重要职责。如果金融市场出现危机,会产生系统性风险,进而波及到各个领域,不仅虚拟经济遭殃,实体经济也无法幸免于难。

2.3光大银行违约事件与钱荒的联系

因为光大银行的违约,导致兴业银行的资金收不回来,致使其无法履行还款的责任,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整个市场推向资金借贷的高峰,银行间的拆借利率越涨越高。然而这种时刻,央行的漠然使得人们在这次违约事件背后看到了央行紧缩性政策的态度,恐慌不知不觉蔓延到整个市场。

2.4“钱荒”的影响

(1)实体经济发展受到阻碍。金融领域资金不足,民间游资供给过剩,资金配置失衡且不对称,造成实体经济业绩极大的下滑。钱荒的出现,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筹措不到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普遍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2)资金的缺少阻碍了银行业风险措施的实施以及风险管理系统的升级。资金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任何企业没有资金的支持根本无法在这个逐利的社会生存。资金短缺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警示每个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必须加强。然而,由于资金的短缺,企业无法完善自己的风险管控。

(3)民间借贷市场利率飙升。银行间的拆借利率过高,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本,于是他们纷纷转向民间借贷市场。游离在民间的资本集中于一起,形成大规模的民间借贷,中小企业不惜花高价钱从民间获取资金,民间借贷利率也在高需求下持续上升。

(4)股票市场受到严重的波及。银行间拆借市场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快进入到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上,人们筹措不到资金,加之银行缺钱的恐慌效应导致人们纷纷撤资,大盘跌落,股票市场遭受了不小的创伤。

3 如何解决“钱荒”问题

(1)央行必须坚持去杠杆,调整货币期限错配问题,同时也要加大对实体部门投资的优惠。市场上的钱必须从投机部门更多的转向实体经济部门,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限制银行之间的借贷利率,进而限制资金流动的去向。加大对实体经济投资的优惠,会促使人们的资产转移,更多的选择投资于实体经济。

(2)央行的货币政策必须与国家的各项政策相结合。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实际,统筹兼顾,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各个政策间相互协调统一,防范挤出效应,有助于央行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

(3)加大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银监会和央行必须适时检查银行的风险系统完善程度,帮助银行的风险系统升级。定期检查和排除可能出现的风险,防范于未然。风险管控系统也应该根据市场风险的变换适时更新升级,以应对各种复杂的风险。

(4)商业银行要保证“三性”经营原则。商业银行在保证“三性”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实行稳中求进的政策,正确把握资产配置结构,保证长、中和短期资产结构的合理配置。

4 结语

“钱荒“事件,给我们敲响警钟,防范金融风险仍旧是中国经济当前需要处理的重要任务。中国的经济近几年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央行一直实行着稳中求进的货币政策,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目标相吻合。我们应该重视经济金融风险,否则新一轮的钱荒还会出现。

[1]《“中国式钱荒”为什么会发生》天风证券 2016年.

[2]《透视银行"钱荒"疑云:央行"断奶"教训银行》新华网 2013年.

猜你喜欢

钱荒借贷实体
民间借贷纠纷频发 诚信为本依法融资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宋朝“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