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时光看沈阳

2018-12-21小白TextbyXiaoBai

今日辽宁 2018年6期
关键词:老道夕照沈阳市

文/小白 Text by Xiao Bai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时代的浪潮之下,沈阳的变化同样日新月异。

历史奔流,必有细节做注脚,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都市;从烟囱密布到绿树掩映。一座城,相隔几十年,近似的机位和角度下,过去与现在重叠出的是时光的温度、发展的速度、跃进的高度。

尽管许多街路早已不复存在,仍然矗立于城市中那些熟悉的老建筑,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岁月痕迹,可我们在感叹时移事易、沧海桑田的同时,仍为家乡的变化而欢欣雀跃。

一组照片,带你穿越时光,在城市变迁中,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看看沈阳的“变迁史”,找找这些画面里,属于你的光阴故事。

20世纪80年代沈阳市政府广场 摄影:张甸

1991年沈阳桃仙机场中国北方航空公司麦道80飞机机队 摄影:刘慧林

2017年拍摄于沈阳市政府广场 摄影:刘慧林

2017年拍摄于沈阳桃仙机场 摄影:刘慧林

沈阳站是中国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客货综合运输大型火车站。由俄国人始建于1899年11月,1909年日本人重建,1926年和1934年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日本投降后,苏军在沈阳站前修建苏军纪念碑,成为沈阳地标建筑 摄影:姜守凯

1989年,从沈阳青年大街看浑河 摄影:刘生生

2009年改造后的沈阳站。车站呈现巨大的圆顶候车大厅,苏军纪念碑已经搬移到苏军烈士陵园 摄影:姜守凯

2018年10月28日,从沈阳青年大街看浑河 摄影:刘生生

20世纪70年代沈阳市中山广场 摄影:刘恩利

1989年9月,当时亚洲最高的辽宁广播电视塔建成启用。下面是青年公园南运河 摄影:刘生生

沈阳南京街路上——新郎新娘的朋友组成的自行车队,去新郎家完婚 摄影:崔博谦

中山广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心地带。毛主席塑像坐落在广场之中,广场周围鲜花开放、松柏常青,每天人们到此瞻仰毛泽东主席的光辉形像、缅怀新中国的缔造者 摄影:刘恩利

2017年8月,辽宁广播电视塔旁边高楼林立 摄影:刘生生

沈阳铁西区齐贤小区一对新人乘豪华婚礼车陆军一号去酒店举行婚礼庆典 摄影:崔博谦

“塔湾夕照”是盛京八景之一,它古色苍然,“塔湾夕照”,风韵甚佳。相传乾隆皇帝东巡盛京时曾到此一游,因见此地风光如画,顺口咏出一首七绝:塔湾晚照夕阳霞,路暗堤深树集鸦。烟带远岗村处处,户照明月夜家家。2009年以前,此地不见美景,已变成平房区 摄影:袁丁

为了再现塔湾夕照,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动迁了当地的百姓,维修辽塔、改造周边环境。通过几年建设,这里变成了塔湾湿地公园,小桥流水、绿树荫荫、鲜花烂漫、湖光塔影,使消失多年的盛京八景之一“塔湾夕照”重现 摄影:袁丁

昔日,沈阳市铁西区是工厂和工人住宅集中的一个地区。图为铁西街心广场 摄影:肖野

在沈吉线上,一列蒸汽机车正在弯道爬坡。驾驶室里司机手把汽门探身瞭望,副司机手把扶手协助瞭望,呈现蒸汽机车时代机车乘务员的典型工作场面 摄影:张春杯

改革初期优化本科教学质量,聘请外教讲授部分专业课。1978年摄于辽宁大学 摄影:刘志超

如今,沈阳铁西广场,历经几十年变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成为沈阳市地标式建筑群 摄影:国伏

在沈阳车站,复兴号高铁司机做好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待命出发。复兴号驾驶室设计明亮流畅,操作盘各种仪表按钮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时代气息。机车司机由繁重的体力劳力化为“一触即发”的高科技操作 摄影:姜守凯

辽宁大学推进开放型国际教育与合作进程,先后合作与招收94个国家学士、硕士、博士留学生 摄影:刘志超

1994年,一部24集电视连续剧《老道口》让全国都知道了沈阳的老道口。这个日本人1912年建、1926年扩建的老道口,经历百年的风雨沧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生巨大变化。1999年摄于旧老道口公铁桥 摄影:姜守凯

为了缓解沈阳交通拥堵状况,沈阳市决定建设东西快速干道,重建老道口桥。这是2000年开建、2003年7月竣工的老道口新桥,桥长236米,桥宽32米,双向六车道 摄影:姜守凯

猜你喜欢

老道夕照沈阳市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夕照查达(布面油画)
归途
夕照高邮湖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WATING FOR THE SUNSET
中医药堂传奇第二十五回孙老道创新“辟瘟散”闻香药击败东洋丹
王丰摄影——惜别老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