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幅茶画疑点重重

2018-12-20金亮

中国收藏 2018年4期
关键词:官帽手部印章

金亮

“萧翼赚兰亭”这个绘画题材,自唐以来,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人进行创作或临摹。该题材源于中唐何延之所作《兰亭记》中所描述的故事—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7代传人智永的弟子辩才和尚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在历朝历代众多绘本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石渠宝笈》著录、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萧翼赚兰亭图》。

线条并非阎氏经典

《萧翼赚兰亭图》目前传为阎立本所绘的有两本,除此卷外,台北故宫博物院另有一卷。辽博本画中所绘萧翼扮成书生志在必得,辩才和尚盘腿而坐目瞪口呆。辩才身后有二仆从正在备茶,萧翼身后一仆从以手搔头似哭笑不得。应该说,人物表情刻画得细致入微。

阎立本的绘画人物形象逼真传神,被誉为“丹青神话”,《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是其代表作品。由于《步辇图》为后世摹本,所以现取《历代帝王图》作为标准件,将其晕染、线条以及局部特征等來与辽博本的《萧翼赚兰亭图》做一些对比,看看本是出自一人的手笔,是否有疑点可寻。

在线条的使用上,《历代帝王图》是典型张僧繇的“游丝描疏体”,细劲圆润。而《萧翼赚兰亭图》的线条在转折提按处更有力量,接近于宋代李公麟“铁线描”的技法。在设色的处理上,阎立本常用的设色都较为浓重,而《萧翼赚兰亭图》则接近于白描。同时,在《历代帝王图》中,衣褶线条内使用了红色的晕染,以表现凹凸立体阴影的感觉。这与一些唐代墓葬出土的壁画使用的退晕法极为相似。如果对比《萧翼赚兰亭图》就可以发现,此幅绘画中却并没有使用阎立本所擅用的唐代人物画中所经常表现的退晕凹凸画法。

另外,中国人物画中最难的是手部的描绘。由于手的骨头关节多,姿势多变,在画面上不容易处理。《历代帝王图》中无论是前半段的手部描绘还是后半段的手部描绘,都与《萧翼赚兰亭图》的手部细节描绘相距甚远。可以说《萧翼赚兰亭图》的手部描绘相对更精准,绘画技法更高一些。若是同一位画家,是不可能在手部的细节描绘上有如此大的差异的。整体来看,辽博本《萧翼赚兰亭图》的绘画风格更趋向于写实,与《历代帝王图》的高古朴拙并不一致。

不符唐风的座椅

在唐五代时期,人们日常的坐姿习惯发生了转折与变化,从原先的席地或盘腿而坐转为垂足而坐。这也使得坐具样式也发生了变化。唐代开始出现了可以垂足而坐的坐具,例如坐凳、椅、墩等,绘画中也反映了这一演变。如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主人韩熙载与其招待的主要客人都坐在床榻上。画中其他的陪同人员则舒适地垂足端坐在四足无扶手靠背椅上,也称为灯挂椅。灯挂椅与官帽椅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没有扶手。到了宋代,高型坐具已经普及定型,出现了带有扶手的椅子,宋代可视作官帽椅的成型期。在官帽椅中,有一种在搭脑(靠背顶)的两端和左右扶手的前端都探出头,其造型像古代官员的帽子,也称为四出头官帽椅。辽博本《萧翼赚兰亭图》画中老僧的坐具正是一把高靠背带扶手的四出头官帽椅型藤编坐具,从这件坐具可以看出时代与唐朝并不吻合。

流传中断400年

这幅画的流传记录整体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显示在卷尾有文征明所书的南宋吴说记。在这段记录中,吴说说明了此画的经历——原为江南内府(南唐)所藏,宋太宗平定江南之后,将此画赐给兵部外郎杨克逊,杨传至其五世后人归于子婿周氏,周氏后人又将此画赠与谢伋,此后被郡守赵明诚借走未归还。赵明诚之妻即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夫妇二人都是书画金石的收藏者。后此画被盗。绍兴元年七月,吴说于钱唐购得此画后请谢伋过目,谢圾提到这幅画上原有南唐后主所题刻“上品画萧翼”的大牙籖,现已遗失。而李清照《金石录》序云:“绍兴辛亥(1131年)春三月,赴越,在会稽卜移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簏去,为吴说运使贱价得之”。三月失窃,到七月为吴说收得题记,其时日正合。由此看出,从南唐内府全被吴说收购的这一段历史是清晰有序的。

第二个时间段由文征明在其后自跋得知。此段自跋写明了与文征明同时代的杨梦羽得到此画,虽然画已有些破旧渝敝,但精神犹存,而且笔画秀润,不像是近代名家所能为的。虽没有题识,但文征明查阅《会稽志》后发现吴说所提及的印章和古玉轴都与此画吻合,所以定为阎笔无疑。

而自吴说得到此画的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至文征明题跋时的明嘉靖十九年(1541年),这400多年间,此画并无记录。

印章露疑点

在《会稽志》吴说所记中,此画共有三个印章,“其一内合同印,其一大章漫灭难辨皆印以朱,其一集贤院图书印印以墨。朱久则渝以,故唐人间以墨印”。文中特别提及画上有一墨印“集贤院图书印”,原因是朱印时间久了就会模糊,所以唐代人有时会用墨印。然而,虽在此画上经多番仔细审视,只能发现位于画心左上角的“内合同印”,以及位于画心右上角的一个难辨的大印,这两方都是朱印。而吴说所记中提到的墨印“集贤院图书印”则无法找到。

在目前传世的书画中,“内合同印”仅见于上海博物馆藏的唐摹本王羲之《上虞贴》。《上虞贴》的“内合同印”色非常淡,但与辽博本《萧翼赚兰亭图》对比,仍可发现问题。“合”字上半部“人.的左撇和右捺的角度在这两个印章上有明显的不一致。如此看来,《萧翼赚兰亭图》上“内合同印”的真实性也存在比较大的疑问。南宋楼钥在《功媿集》卷七十五中明确提道:“内殿图书、内合同印、集贤院御书等虽皆是李后主印,然近世工于临画者伪作古印甚精,玉印至刻滑石为之,直可乱真也。”此画中并无明清之前的其他印章,而惟一可辨识的“内合同印”又与此印的标准件不符,使得此画身份的真实性存在疑点。

阎立本作为初唐人,与中唐何延之所作《兰亭记》相差近百年,这也可以说是不符合逻辑的。另外,他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御用画师,所绘题材基本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历代帝王图》等。《萧翼赚兰亭图》反映的是唐太宗巧取豪夺《兰亭序》的行为,画家对此毫不避讳,这是否合理?

猜你喜欢

官帽手部印章
洛阳:校长摘“官帽”
看图猜成语
高通联手Ultraleap 为XR2提供手部交互解决方案
有些官员
厨房料理小妙招——山药去皮手不痒的窍门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校长摘“官帽”队伍专业化
印章
土豆印章
大象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