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2018-12-20单桂芹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肺癌

单桂芹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 南通 226300)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其病情不易被发现。大部分该病患者的病情被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目前,对该病患者进行化疗可控制其病情的发展,减轻其痛苦,延长其生存期。但进行常规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容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一种小分子靶向药物。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常规化疗的基础上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可提高其治疗的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为进一步探讨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66.67%),女性患者10例(33.33%);其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60.3±5.3)岁;其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6.4±2.1)年。在30例治疗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70%),女性患者9例(30%);其年龄为41~81岁,平均年龄为(61.5±5.2)岁;其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6.7±2.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化疗。具体的方法是:在每个疗程的第1天,为患者静脉滴注135~145 mg/m2的紫杉醇(生产厂家:Hospira Australia Pty Lt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175)。在每个疗程的第1天至第3天,为患者静脉滴注25mg/m2 .d的顺铂(生产厂家: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272)。每个疗程为21天。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在每个疗程的第3天至第21天,让患者每天口服1次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3),每次服500 mg。每个疗程为21天。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血小板降低、白细胞下降、胃肠道不适、高血压、蛋白尿及手足综合征)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卡氏评分表(KPS)评价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健康状况越好或生活质量越高[2]。

1.4 病情缓解的评价标准[3]

完全缓解:患者的病灶消失。部分缓解:患者的病灶缩小≥30%。稳定:患者的病灶缩小<30%或增大<20%。进展:患者的病灶增大≥20%或出现新的病灶。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的情况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病情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PS及SF-36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PS及SF-36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KPS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的情况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及SF-36评分(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及SF-36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时间 KPS评分 SF-36评分治疗组 30 治疗前 62.37±4.89 67.55±3.56治疗后 74.66±3.22 85.42±3.22对照组 30 治疗前 61.34±4.28 67.35±4.32治疗后 68.73±3.22 81.42±3.22

2.3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13.33%(4/30),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为16.67%(5/30),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为26.67%(8/30),高血压发生率为26.67(8/30),蛋白尿发生率为30.0%(9/30),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33.33%(10/30)。对照组患者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46.67%(14/30),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为50%(15/30),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为53.33%(16/30),高血压发生率为10.0%(3/30),蛋白尿发生率为10.0%(3/30),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6.67%(2/30);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1-2级,对症处理后缓解。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有90%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是进行化疗。但进行常规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容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4-5]。阿帕替尼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活性作用,研究报道,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异常增生表达,且较多学者已证实,VEGF和肿瘤发生、近展密切相关[6]。而VEGF受体较多,其中VEGF–2受体在血管生成,细胞有丝分裂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和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阿帕替尼作用机制是通过和VEGF–2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VEGF-2受体和VEGF结合,使得VEGF-2受体发生自动磷酸化,起到抑制血管生成,阻止肿瘤近展的作用[7]。国内外较多研究已证[8]实,抗血管声响药物联合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一种小分子靶向药物。该药可降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化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酶的活性,阻碍肿瘤的生长。同时,对进行常规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后,其肿瘤的体积会快速减小,从而减少其紫杉醇和顺铂的使用剂量,进而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

综上所述,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甲磺酸阿帕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变更声明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