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8-12-20刘锦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功能性

刘锦霞

(江苏省响水县中医院,江苏 响水 2246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食欲减退及恶心等。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产生不良的情绪,进而降低其生存质量,影响其治疗的效果[2]。对该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消除其不良的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法[3]。为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江苏省响水县中医院收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在25例甲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44%),女性患者14例(56%);其年龄为27~66岁,平均年龄为(44.28±5.16)岁;其病程为1~11个月,平均病程为(6.11±0.78)个月。在25例乙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52%),女性患者12例(48%);其年龄为26~63岁,平均年龄为(43.66±4.52)岁;其病程为2~11个月,平均病程为(6.48±1.3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每天口服3次盐酸伊托必利(生产厂家: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281),每次服1片。让患者每天口服3次复方阿嗪米特(生产厂家: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232),每次服1片。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为患者介绍用药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定时巡视患者。协助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检查。在此基础上,对甲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语言、视频、图册来为其讲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等。经常与患者聊天,观察其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让患者的家属与护理人员一同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关爱和支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其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和治疗。2)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纠正患者错误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告知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其病情。让患者戒烟、戒酒,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告知患者不可暴饮暴食。让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定时、定量进食。禁止患者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限制患者对土豆、红番薯及豆制品的食用量,避免其发生腹胀。让患者多吃菠菜、芹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禁止患者空腹食用凤梨、桔子等酸度较高的水果。告知患者少饮用碳酸饮料、咖啡及浓茶。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3)对患者进行睡眠护理。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告知患者白天不可贪睡,晚餐不宜食用过多的食物,晚餐后不宜饮用过多的水,入睡前不宜做引发情绪波动的活动。避免在晚上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让患者在睡前用热水泡脚。4)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揉压、点按患者的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每天按摩2次,每次按摩3 min。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使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量表评价的内容包括饮食、睡眠质量、病症控制及日常活动四个方面。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存质量越高。护理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况。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或抑郁的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甲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饮食评分及病症控制评分均高于乙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s)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s)

组合 例数 日常活动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 饮食评分 病症控制评分甲组 25 90.14±3.66 94.62±3.77 90.58±4.21 89.45±6.62乙组 25 70.42±5.13 74.12±4.33 75.63±3.66 69.33±5.21 t值 5.66 5.45 4.78 5.36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乙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分,±s)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甲组 25 60.45±3.77 38.92±4.21 65.33±6.26 40.85±3.42乙组 25 59.63±5.66 45.66±6.71 66.01±5.92 49.72±4.36 t值 0.12 4.61 0.14 4.02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综合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采取多方面、有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措施的一种护理模式。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甲组患者进行的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睡眠护理及穴位按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缓解其不良的情绪,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护操作。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可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导致其病情加重的风险因素[4]。对患者进行睡眠护理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按摩患者的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三阴交穴可改善其消化功能,缓解其机体的不适感,提高其治疗的效果[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其生存质量,缓解其不良的情绪。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