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研讨

2018-12-20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卡西平左乙用药量

徐 伟

(山东省聊城市中心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异常放电所导致的脑部功能发生短暂性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常发生在儿童人群中。癫痫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痉挛、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等[1]。该病患儿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使其发生行为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奥卡西平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为癫痫患儿单独使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可影响其认知功能[3]。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可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控制癫痫的发作。本文主要探讨联用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在山东省聊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癫痫患儿。将这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30例,女20例;其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5.53±1.89)岁;其病程为6~15个月,平均病程为(10.96±1.23)个月。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29例,女21例;其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5.62±1.22)岁;其病程为6~14个月,平均病程为(10.32±1.75)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咽肌阵挛性抽动、单侧面肌抽动、口唇抽动等。2)患儿癫痫发作的次数>4次/月。3)患儿的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4)进行脑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患儿的脑部存在棘波、尖棘波、尖波等现象。其排除标准是:1)患儿患有遗传代谢病。2)患儿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患儿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4)患儿存在先天性功能不全。5)进行脑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患儿存在占位性病变。6)患儿患有重症感染性疾病。

1.3 方法

为两组患儿均使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奥卡西平(生产企业为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40192)的用法是:口服,初始的用药量为8~10mg/kg-1·d-1,2次/d。之后,每周为患儿增加用药量5~10mg/kg。持续治疗6个月。奥卡西平每日的最大用药量应≤48mg/kg。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左乙拉西坦(生产企业为比利时 UCB Pharma S.A.,注册证号为H20120224)的用法是:口服,初始的用药量为5~10mg/kg-1·d-1,2次/d。之后,每周为患儿增加用药量5~10mg/kg。持续治疗6个月。左乙拉西坦每日的最大用药量应≤60mg/kg。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癫痫发作的次数、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FIQ的评分、PIQ的评分及VIQ的评分。应用WLSC-CR(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两组患儿的智力水平进行评估。该量表评估的内容包括FIQ(总智商)、PIQ(操作智商)和VIQ(语言智商)[4]。患儿的得分越高,说明其智力的水平越高。患儿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和皮疹。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治疗后两组患儿癫痫发作的次数和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癫痫发作的次数更少,其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更短,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癫痫发作的次数和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比较()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癫痫发作的次数和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比较()

组别 例数 癫痫发作的次数(次/月)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min/次)观察组 50 1.02±0.32 2.11±0.35对照组 50 2.58±1.52 5.86±1.74 t值 7.1015 14.9401 P值 <0.05 <0.05

2.3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FIQ、PIQ、VIQ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FIQ、PIQ、VIQ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IQ、PIQ、VIQ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FIQ、PIQ、VIQ的评分均更高,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FIQ、PIQ、VIQ评分的比较(分,)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FIQ、PIQ、VIQ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时间 FIQ的评分 PIQ的评分 VIQ的评分观察组 50 治疗前 97.45±1.15 99.16±1.34 95.41±1.34治疗后 99.86±1.47 105.33±1.56 97.16±1.53对照组 50 治疗前 97.16±1.24 99.25±1.68 95.22±1.52治疗后 98.12±1.35 102.16±1.63 96.33±1.62

3 讨论

癫痫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患者存在遗传因素、存在脑部疾病及系统性疾病等有关。有研究表明,癫痫患儿可因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使其脑神经元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其注意力降低、反应迟钝、学习能力降低、警觉能力降低等[5]。癫痫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实践证实,该病患儿的病情若频繁发作可严重影响其智力。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奥卡西平是抗癫痫的常用药。该药是代谢性羟基衍生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钠通道,阻断钠离子依赖性动作电位的快速发放,从而调节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抑制脑神经元异常放电[6]。左乙拉西坦是吡咯烷酮类抗癫痫药物。该药可与大脑中枢神经突触囊泡蛋白SV2A结合,从而发挥抗癫痫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为癫痫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能够抑制海马区癫痫样突发性放电,且不会影响正常神经元的兴奋性[7-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癫痫发作的次数更少,其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更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其FIQ、PIQ、VIQ的评分均更高。这说明,联用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卡西平左乙用药量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探讨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不同年龄阶段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临床价值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孕妇胎儿致畸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