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创新研究

2018-12-19苏君靓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间操课间内容

苏君靓

1. 前言

近二十来,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却无形中给人们带来许多有关健康的隐患。其中最为严峻的中小学生肥胖、超重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教育部于1999年决定将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颁布的27号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间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根据本文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查找了相关的文献,以“中小学体育大课间”和“学校安全教育App”为关键词通过主题搜索到相关文献,并进行查阅研究。

2.2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iTunes软件商店查找与学校安全教育相关的App,进行下载了解。并假设将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相关内容融入App中,能为学校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带来互动的平台。为本文研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创新性奠定基础。

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全面了解,且认识到学校教育APP仍有开发空间的基础上,理性思考为什么将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和APP融合,如何融合,融合后会有怎样的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部分中小学仍采用形式单一的课间操活动方式

通过前者调查研究中不难发现,当前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3类,第1类是沿用国家推广的现行广播体操,第2类是在现行广播体操的基础上自编了校操或校舞,第3类是少数特色传统校在广播体操的基 础上加上本校特色的项目,例如,乒乓球传统校安排了乒乓球,排球传统校安排了排球等项目作为大课间操活动内容,如图1所示。

从活动内容分布情况来看,市区内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相比郊县中小学校更为丰富,重点中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内容要比非重点学校丰富,但是,即使开展得较好的中小学,其内容的选择也相对较为单一。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在大课间选择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目前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访谈得出的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这一调查发现了问题所在,也是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短暂时期不会有重大创新的原因。

图1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运动内容分布

3.2 学校安全教育类APP的形成及发展优势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体育运动、健身塑性的需要与日俱增,这些需求推动了体育类APP的诞生。相应的,老师学生家长们对安全教育的需求也推动了学校安全教育类APP的形成,像“校园安全平台”、“智慧云班”、“优蓓通”等APP就是针对老师及学生家长们需求而做的专业学校安全教育类APP。此类APP的细分特性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将海量信息优化分组后,制作出适合分众化需求的学校安全教育APP,信息分类上更加精确化,产品内容上更加精致化,用户使用上更加精准化,在分众化信息传播的环境下,这些优势特征能让学校安全教育APP更好更快速地发展,以更明确的方向占据市场,扩大传播力。

3.3 在现有学校安全教育APP基础上增加“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这一功能

为了更好的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将“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融入学校安全教育类APP里。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搭上一座便利的桥梁。例如,某些学校因为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导致延续采用形式单一的课间操为体育活动,可以通过学校安全教育APP查找同等条件的学校是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进行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某些有足够的场地器材设施、充足的体育教师人力资源,但没有明确的特色方向的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安全教育APP内查找全国特色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学习,填充大课间活动这块空白;已开展特色大课间活动的学校,也可通过学校安全教育APP来搜索其他开展的不同项目特色大课间体育的活动,来充实本校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加强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科学的体育教学,为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养成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建议

4.1 坚持开展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

继课间操改为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后,中小学学生心肺耐力、身体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学生超重肥胖多病等问题。但是调查显示仍有部分学校采取单一的课间操活动方式,所以全国制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仍有完善的空间。将国家政策落实到每个体育相关部门及学校,加大力度开展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领导应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填充人力物力资源的空白,达到“专人专用”的标准。学校应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增加竞争性的运动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形式化组织。

4.2 将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加入学校安全教育APP内

获取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相关新闻的传统方式是通过登录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局、知网查找文献,缺乏信息的时效性。现在新兴微信公众号虽然会推送有关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资料,但是内容过于散乱,信息不够全面。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平台将以上问题一一解决。所以将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加入学校安全教育APP内,不仅可以把全国所有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资源进行总和统一发放新闻,还增加了互动性。可以第一时间与目标学校进行沟通交流。

4.3 大力推广学校安全教育APP

通过政府或是体育相关部门的扶持,将学校安全教育类APP推广到基层。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在APP平台上不仅可以展现学校自身的风采,还可与其他学校进行教学沟通,更加完善大课间活动。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养成终身体育做出贡献。

4.4 体育教师多媒体获得资源,整合后适用于本校大课间活动

体育教师在APP平台进行零距离交流后,将资源整合。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技能掌握水平层次及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制定出适用于本校的大课间活动方案。

猜你喜欢

课间操课间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疫”样课间操
“疫”样课间操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愉快的课间操
主要内容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课间操活动的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