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水源”傅益瑶作品特展亮相“小白宫”

2018-12-19胡晓芒

上海工艺美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清音册页扇面

胡晓芒

According to Fu Yiyao, daughter of Chinese painting master Fu Baoshi and Chinese painter in Japan, Chinese culture is the best feng shui. On September 8, 2018,Special Exhibition on Fu Yiyao’s Fans, Red Earthen Pots and Painting Albums Themed with “Feng Shui Yuan” was grandly opened at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 Museum (reputed as “Small White House in Shanghai”).

傅益瑶

小品唱主角,扇壶册页汇成一处“风水源”

在中国画泰斗傅抱石之女、旅日画家傅益瑶心中,中国文化就是最好的风水。2018年9月8日,“风水源”傅益瑶成扇紫砂壶册页作品特展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沪上“小白宫”)盛大开幕。值得关注的是,与以往傅益瑶个展不同,此次展览艺术形式多样,呈现成扇、紫砂壶和册页三位一体的态势,这不仅是傅益瑶创作全能的体现,也是她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风水艺术的一种理解。

扇壶册页汇成一处“风水源”

傅益瑶的父亲傅抱石向来是以《江山如此多娇》这样的国画巨制而著称,受到父亲的影响,傅益瑶也向来是以大尺幅作品著称,在旅日的岁月中,日本很多名寺都请傅益瑶去画过顶天立地的障壁画。然而此次傅益瑶在沪上“小白宫”的展览却另辟蹊径,无论是40件扇面、20把“文人壶”,还是5本册页,都是以小取胜,这些小品可谓“小天地有大乾坤”。

傅益瑶虽为女性画家,但天生豪迈奔放,所以画作中最不缺的就是磅礴之气。此次以小品来创作,是傅益瑶艺术生涯面临的一次新的挑战。但是显然,画惯了巨制的傅益瑶,处理起小作品来也是游刃有余。那扇面咫尺之间,却有山有水有人,更有一种文人士大夫朝思暮想的超脱气象。那册页一尺见方,却也海纳百川,一本册页十几张小品一字排开,更是气象万千。最难能可贵的是“文人壶”。“文人壶”留给画家的创作空间最小,历来壶上作画的文人都是极简主义,“意思意思”,可是傅益瑶却偏偏在壶上画出了一片天地,一种境界。在雕刻家的二度创作之下,傅益瑶的“文人壶”显出了罕见的磅礴儒雅之气。

当然,傅益瑶作为世界级的中国画家,她对于作品的雄心显然并不止于“小天地大乾坤”。事实上,此次展览以小品唱主角,将扇壶册页汇集一处,恰恰体现了画家和策展人对于中华文化最精髓内容的思考。这扇、壶和册页的相聚,正自成一个文化的气场——那扇子扇出的是文化之风,是中国文化自古而来的风向;那壶倒出的是生命之水,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和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种风水。此次展览名之为“风水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旭日东升 59x20cm一尺13方小叶紫檀古方造型

杜牧诗意 51x19cm九寸半18方棕竹直方造型

赏雪图 59x20cm一尺13方小叶紫檀小花瓶造型

苍嶂秋云更白 51x19cm九寸半18方小叶紫檀直方造型

快雪时晴 51x19cm九寸半18方小叶紫檀古方造型

雨余千叠暮山绿 51x19cm九寸半18方小叶紫檀直方造型

诗债棋仇 四方德钟壶清水泥 16x10cm

登险寻道 安吉高方壶底槽清泥 22x18cm

唐人诗意 55x18cm扇面镜心

文情雅趣 汉铎壶拼紫泥 17x11cm

似曾相识燕归来 报春壶拼紫泥 21x14cm

陶情丝竹 六方棱式壶拼紫泥 20x10cm

这里有最美的山,最妙的人

傅益瑶“小天地有大乾坤”,俨然是微雕艺术家在米粒上创作,施展空间虽小,但毫不影响作品的大气磅礴。或者说,也因为天地小,那大乾坤才显得更为难能可贵。应该说,在傅益瑶的小品中有最美的山,最妙的人。

展出的扇面中有一幅《旭日东升》。扇面上那一轮云中红日,最得“傅家红”真传(傅益瑶的父亲傅抱石画过《江山如此多娇》,那一轮红日成为经典,“傅家红”由此得名),这红日在保留了“傅家红”雄浑剔透的基础上,并不追求“圆满”,红日于云间若隐若现,更增添一份中国人的诗情画意。如此精绝的扇面,再配以由整根清代黄花梨老料做成的扇骨,那木纹上的“鬼脸”,与传统山水相映成趣,堪称当代成扇艺术的极品。

“文人壶”展品中的最大亮点是一对名为《登险寻道》的紫砂壶。“登险寻道”的后一句是“风云入怀”。纵使前途艰险,也要迎难而上,终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傅益瑶“文人壶”的经典之作。一改过去“文人壶”以花鸟题材为主的传统,将气势磅礴的山水与紫砂壶艺术相融,真正体现了“小天地,大乾坤”。值得一提的是,此壶比一般紫砂壶略大,这给了画家以更多的施展空间。

册页是此次展览的一大看点。展览共有5本册页,以描绘侧重不同,分为“清音”、“山水”、“山赋”、“山行”和“清韵”。作为其中最重量级的“清音”册页是一本能听得见声音的册页。“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离开人世间的喧嚣(丝竹之声),寄情于山水,这是中国文人雅士千百年追寻的心灵园地。“清音”固然是山水之声,却又何尝不是文人一种超然于世的内心向往呢?傅益瑶用画笔“奏”起清音,很是耐人品味的。

山水之一 瀛海蓬壶

山行之九 山静云轻

山赋之八 晚雨酬客

山赋之二 朝雪满浔

清韵之九 风随残月

山行之六 别有天地非人间

清音之九 闲即仙家

“小白宫”与傅派艺术相映成趣

1979年末,傅益瑶经邓小平亲自批准赴东瀛留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公派赴日学习美术的留学生。傅益瑶家学渊源深厚,自小就浸润在父亲傅抱石博大宽阔的水墨世界里,后又入大学中文系,学的是最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而在旅日的岁月中,傅益瑶又换了一个角度看母国的艺术,因而对水墨有了更深切的理解。所以傅益瑶的国画最纯正,而且散发着创新的生命力。

这次,如此纯正的中国艺术来到沪上“小白宫”展出是一份因缘际会。位于汾阳路79号的“小白宫”是沪上标志性的经典历史建筑,据《上海名建筑志》记载,“这幢华贵庄严的花园住宅,外形带有18世纪欧洲城堡样式,是法国盛期文艺复兴式住宅的典型实例。它端庄又华丽,且受古典主义影响,所以也有折中主义风格的影子。”最初是法国公董局的总董大人的官邸。后来,这里成为了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所在地,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因此,在上海乃至中国的艺术界,“小白宫”一直是一个进行高端艺术研究展示的场所。

特展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等单位协办。

猜你喜欢

清音册页扇面
《山水清音》
《园林清音》
册页·即兴
天台册页(组诗)
延庆巨变册页
王来文作品
有趣的羽扇
雷家民作品
浅析“清音”的发展历程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