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的格局与趋势

2018-12-18付梦婷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知网统计分析大数据

付梦婷

摘要:文章从论文刊发数量的年代分布、论文选题的主题分布、论文刊发量居前2位的作者分布、论文刊发量居前3位的期刊分布、论文被引频次居前10位、论文被下载频次居前6位的论文分布、论文的基金资助状况七个方面,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展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的基本状况,揭示了其发展脉络和当前热点,并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知网;文献;统计分析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数据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大数据”研究异军突起,是国内最为密集、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在中国知网以“大数据”和“教育”为篇名关键词的复合检索中(截至2017年10月16日),“思想政治教育”的篇名出现频次是居于第二位的“高校”的2.3倍。我国政治思想教育领域为何会出现大数据研究的风潮并在所有研究领域中独占鳌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大數据研究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经历了怎样的主题或热点转化?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大数据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对上述问题作出简要的回答。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在“中国知网(CNKI)”上,使用高级检索功能,选定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核心期刊文献193篇。其中,硕士论文9篇,会议论文2篇。在此不作统计,最终选择研究样本数为182篇相关期刊论文。

(二)研究方法设计

本文的研究方法设计采用内容分析法。具体操作步骤分为:确定研究问题、抽取样本、界定分析单元、对要分析的内容进行分类、建立量化系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六个步骤。

二、研究内容

(一)论文数量的时间段分布

“中国知网”在2013年收录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的首篇论文,2013年论文篇目为3篇,2014年的发文量达到5倍增长,论文发表数量为16篇,到2015年,呈现3倍增长,发表篇目为51篇,到2016年,发文量呈2倍增长,达到112篇。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的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几乎每一年的论文数都比前一年有所增长,呈现了逐年增长的态势,以上说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从开始到现今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期。

(二)论文选题的主题分析

本研究对2013~2016年度的论文均按论文篇名所含的主题词进行统计。通过对这些主题词出现频次的统计,我们大致可以发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或领域的基本趋势和变化情况,了解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纵向发展的历时性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论文题目只包含搜索关键词而没有其他主题词的篇目,这种情况在全部182篇期刊论文只有一例。该篇论文的标题为《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均没有再与其他用词搭配,也没有其他的主题词,因此,该篇论文被作为“其他”类。

近4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涉及的主题范围较为广泛,共包括了39个类别。

(1)主题词频次数量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大数据背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数据的运用”,这说明我国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大数据时代环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以及大数据的实际运用相关的问题领域。其中,“大数据背景”位居第一,说明我国学者们最为注重的是大数据时代背景和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问题,大数据背景受到了本领域研究者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高校”位居第二,说明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成效受到了我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的异军突起,一方面是大数据技术发展“恰逢其时”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政府近年来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直接结果。

(2)主题词频次数量居于后一位的共计18个主题,有“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网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学”“初中”“独立学院”“工科院校”“企业”“民族地区”“个性化”“研究生”及“其他”。4年中,这十几个主题领域的研究频次均未超过1次。不过,2015年和2016年新近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领域是新兴且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数据的影响”“部队”“大数据思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些领域代表的正是前沿研究领域。

可以看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在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教育领域的细化,即研究向不同类别的学校或层级扩展,如初中校、高职院校、独立院校、工科院校、研究生等;二是研究开始注重理论建设,研究范式、大数据学等概念系统地出现;三是研究开始走向对区域性和个性化等一类问题的倾斜。

(三)论文刊发量居前2位次的作者分布

本论文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论文的作者发文量进行了数据统计。总的来说,作者群较为分散,没有出现发文密集的作者。据此,本论文只列出发文表量居前两位的作者。论文数居首的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吴蕾,共有3篇论文;居于第二位次的作者较多,北京大学的刘辉、湖南大学的王莎、中央财经大学的胡树祥、电子科技大学的李怀杰、西安政治学院的刘彬彬、渤海大学的张蕊、张春梅以及西南交通大学的胡子祥、余娇。上述作者均发表了2篇论文。论文发文量居于前两位作者群体,其论文发文量绝对数量不多,如第一名也就只有3篇论文,第二名为2篇,全部加在一起共计17篇。这一状况表明,虽然从事大数据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作者较多,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并有丰富成果的学者还十分有限。当然,本结论是立足于现有的统计数据得出的,从本领域的第一篇论文出现至研究截止日期不过4年时间,较短的时间周期也许还不足以说明其未来趋势。相信随着时间的延伸,持续关注这一领域且成果丰硕的研究者会越来越多地浮现出来。

(四)论文刊发量居前三位次的期刊分布

本研究依据发文量,对发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论文篇数居前三位次的期刊进行了排名。经统计,发文量居第一位次的期刊分别是:《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各发表了7篇。发文量位居第二的期刊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教育现代化》,各发表了5篇。发文量居于第三位次共有6本杂志,分别为:《教育教学论坛》《军队政工理论研究》《继续教育研究》《学理论》《亚太教育》和《才智》,各发表了4篇。第三名之后,同一位次的刊物较多,这里就不再列举了。从前三位次的11本期刊名称和性质可以看出,《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研究》属于北大核心入选期刊和CSSCI及CSSCI(扩展版)期刊,共计5份,在刊文量居前三位的全部11份期刊中占45.5%,占近到1/2的份额。这表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大数据”研究的学术论文总体质量还是不错的,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期刊都较为关注本领域的大数据研究。

(五)文献被引频次居前十位和被下载频次居前六位的论文

为观测教育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根据被引频次居前十位和被下载频次居前六位的论文的相关信息整理可知,被引频次居前十位的10篇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达122次,居第二位的是98频次,最少的是34次;多数论文的被引频次处于30~70之间。从期刊角度看,10篇论文所涉及的7本杂志,大多数为CSSCI刊物,表明被引率高的论文大多发表在质量较高的期刊杂志上。其中,《思想教育研究》被引频次最为突出,在10篇论文中占了4篇,被引频次在这10篇论文中占到了57%,超过了半数。在被下载频次最高的6篇论文中,前五位次的论文也都来自《思想教育研究》;大多数论文的题目都涉及了“大数据时代”这一关键词。这说明研究者的时代感很强,注重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与创新。从研究综述类论文也占1篇的情况看,从被下载层面上和使用意义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状况的梳理和反思也受到关注。

(六)论文所涉及研究基金资助状况

基金资助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所研究问题的重视程度。在182篇论文中,得到各类基金资助的仅有12篇,占论文总数的6.5%。这表明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立项研究较少,大型和重要的研究不多见,自发性研究也不多。在得到基金资助的12篇论文中,有8篇得到了国家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有4篇得到了地方级项目资助。地方性项目资助是国家级项目基金资助的50%。这说明至目前为止,在资助项目数量方面,国家基金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的资助力度大致相当。在地方基金资助中,仅有江苏省一个地区,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了3项研究,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资助了1项研究。这表明我国中央与地方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投資力度都有待加强。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013~2016年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论文以上六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结论:

(1)从论文数量上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大数据”取向研究问题虽然是新兴的领域,但发展较为迅速,以2013的3篇作为起点,到2016年高达到112篇,据此,可以认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正处于爆发性上冲时期。在论文质量上,以发文量居前三位的期刊来衡量,北大核心入选期刊和CSSCI及CSSCI(扩展版)占据将近半数,这说明研究论文也是有一定质量的。

(2)从研究领域来看,本领域呈持续快速扩展的趋势。近4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论文共出现了39个研究主题,大部分研究主题都呈现不断强化的研究趋势,且新生的研究主题不断涌现,如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学、研究范式、各类院校、企业、初中等不同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脉络中的教育模式、教育环境、教育功能等,都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关注领域。这进一步表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还在持续不断的拓展、深化的发展过程中。

(3)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研究中,不乏既对大数据时代环境的分析,同时也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但从整体上看,也还存在着单纯介绍大数据的特点和影响的现象,不少研究过于宏观空泛,研究雷同重复的现象也不少见,研究初级阶段的特征还较为明显。笔者认为我国大数据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进一步注重结合中国现实发展的实际,一方面面向具体问题,一方面提高理论深度,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创新度。同时,大数据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仅要从大数据方面分析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与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结合,更多地关注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学生个性化等问题。让大数据更好的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方面产生实效服务。

参考文献:

[1] 罗金增.内容分析法与图书馆学[J].情报杂志,2003(04):51-53.

[2] 梁家峰;亓振华.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3-67.

[3] 陈文婷;刘佳琦.试论统计方法在思想政治教研究中的运用——基于两种思想政治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实证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17):92-95.

[4]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0-62,102.

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中国知网统计分析大数据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AMLC与PSDS检测医学论文重复率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