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化语用”走向高效

2018-12-17苏幼平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事例语言文字文本

苏幼平

跟随课改的脚步,教師对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迈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但是认真观察当下的语文课堂,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些语文教师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课上,平日的研讨活动也主要是阅读教学,但最后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提高多少。为什么?其背后隐患就是这些教师的阅读课,大多仅仅是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课堂上关注“内容分析”,而漠视“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

上语文课而偏离“语文”,怎能不“高耗低效”?请看下面两个教师的教例:

一位教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先是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该教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只是关注意思和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没有带领学生体悟、揣摩这些词语的表达的妙处。这是“教课文”的第一种表现,也是最常见的现象:忽略课文的言语密钥。仅仅注重内容理解的阅读教学,怎么会有实效呢?

另一位老师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多,漫无目的、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的多,而潜心静气、细读咀嚼的少。课堂上太“花哨”,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讲到外洞时,教师时而让学生朗读,时而让学生对于课文的描写进行交流,紧接着又让学生上台进行情境表演,最后教师总结。这样好似“胡闹”的阅读教学,怎么可能有实效呢?

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走向高效

语文姓“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阅读教学的独当之刃,是语文的独特之处,是解决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的关键。那么,语言文字运用怎么落地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三个层面。

关注文本特点,明确语用目标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不同的文本有其表达方式和手法上的巧妙之处,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关注并发现文本的特点。如《莫高窟》是一篇说明性文章,除了首尾呼应、衔接自然、结构相似、句式整齐、用词精炼之外,作者运用“分类别”“摹状貌”这两种说明方法是本文的表达特色。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可以聚焦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使用,并确定为本课重点的教学目标。《夹竹桃》一课摒弃“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这一内容重点,而领悟“韧性”和“幻想”的虚实结合,作者季羡林“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散文风格作为核心价值目标。“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样教学目标的设立,明晰了教学方向,避免与表达擦肩而过,变“理解主导”为“表达主导”。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把目光和精力都集中到这些核心内容上,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魅力,围绕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展开教学。

关注文本表达,夯实语用基础 德国作家歌德有言:“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是一个秘密。”如在执教《谈礼貌》这篇说理文时,有位教师一开课就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发现总的观点,并告知说理文的“小观点”在开头和结尾,让学生了解说理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举例子是证明观点的方法。教学时,不在故事内容上纠缠,不停留在论点论据、论证上,而是通过比较的阅读方法,引领学生探究“以事说理”的秘密,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事例进行整合,抽取两个事例,引导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作者为什么举三个事例,少一个行吗?把你的理由和同桌说说。”学生交流时,教师引导关注作者的观点,用“少一个事例”与课文比较,从而发现作者论证事例典型,所以令人信服。“这三个事例一个不能少,那顺序可以调换吗?”最后,教师引领学生从生活不同侧面,体会事例与道理的层层递进。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可以当作写作的范本,恰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高学段阅读教学提出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超越文本内容,推动语用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外,还应该抓住作品的文体特征,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从而转变成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的教学中,学校教师谢郑梅紧抓外貌描写“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一头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引领学生进行朗读体悟鉴赏,对外貌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关键特征”进行深入辨析,最终使学生体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评析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这个片段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进行修改,引导概括;同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方法,写一写身边熟悉的人。这是一个富有生长气息的语言实践,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文内容成了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律的范本。课文的写作形式,在语言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整个过程融合了提炼信息、阅读理解、概括表达、深度思维于一体。

结束语

教师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解读文本,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语文。只有关注文本特点,注重表达,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才摆脱高耗走向高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实验小学阳泉校区)

猜你喜欢

事例语言文字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例”后有“析”方可取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