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实践力”培养与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2018-12-17胡四喜张健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0期
关键词:案例素养

胡四喜 张健

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于2017年4月做出了修订,与2003年实验版内容相比较而言,课程的基本理念产生了一些变化。如2003年实验版表述的“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在2017年修订版中转变叙述为“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所以,修订版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能力。现以人教版必修2《人文地理》教学实践为例,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增强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从身边的案例说起,在“地理实践力”中渗透乡土情感,极大地提升地理教学的亲和力。

案例一:家乡工业区位调研分析

案例背景 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时,教材从认识工业的区位影响因素,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到运用中外典型案例作对比,为推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经验。地理教材中的案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有陌生感。由于笔者学校所在的宁国市是安徽宣城代管的县级市,于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选择本地的一些案例对教材进行补充和置换,由于学生对身边的案例感到非常亲切,因此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学习方式 班级小组分工合作,分配4个小组。小组1到宁国市规划局、民政局索取城市规划图;小组2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采访了解入驻宁国南山工业园区主要企业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小组3联系分管工业副市长理解宁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的含义;小组4利用部分家长的工作关系,提供相关咨询,收集宁国工业企业相关信息。班级汇总:对诸多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再利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等相关信息技术在地图上予以标示。

讨论分析 ①家乡宁国被誉为“中国耐磨之都”,但厂家规模不一、层次良莠不齐,对此,该怎么看?②“十二五”期间,宣城市唯一一家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民营企业——中鼎集团,生产的产品特点是什么?这对于毗邻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家乡宁国推进工业化进程,有何现实意义?③南山工业园区还有其他不同类型的企业吗?为什么一些“不相干”的企业在此“扎堆”分布?④学校校门口附近的一家电泵厂,为何要搬迁到平兴村?

学习巩固 前几年,宁国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到制造业较发达的南山工业园区。与此同时,学校校门口附近的莱恩电泵厂因原厂区日益变成城区,外迁到基础设施并不完备的董事长家乡平兴村。目前,宁国百余家规模不一的耐磨材料企业分散在不同的工业园区甚至乡镇,良莠不齐的耐磨产品正危及“中国耐磨之都”的品牌。据此,回答1-5题。

1.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南山工业园区,主要是因为:

A.地租价格低

B.加强企业生产上的联系

C.共用基础设施

D.减少运输费用

2.莱恩电泵厂外迁,主要考虑:

A.合理利用城区土地

B.减小对城区的污染

C.接近消费市场

D.加大科技投入

3.下列不是影响莱恩电泵厂搬迁至平兴的区位因素:

A.地租 B.情感

C.市场 D.政策

4.宁国耐磨材料企业分散在不同的工业园区:

A.利于在全市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效益

B.接近原料产地

C.不利于耐磨材料产业发展

D.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5.针对宁国耐磨材料企业发展现状,若你给宁国分管工业副市长写信,建议其带耐磨材料协会成员外出考察学习,最该前往的是:

A.德国鲁尔区

B.浙江温州

C.意大利普拉托

D.美国“硅谷”

教学反馈 此案例的设计,使教材中学习的工业区位理论在宁国本地找到了实例,学生在实际社会调查过程中感受到具体真实。同时,通过比较分析,也使学生了解了宁国的工业发展现状,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工业发展成就的自豪感,并对今后家乡“工业强市”的工业化方向调整甚至可以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案例二:指导地理小论文的撰写

指导思想 通过调研宁国市交通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发展现状,广泛搜集素材,整理分类,撰写相关主题的地理小论文,体会交通运输建设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的调研意识,鍛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写作能力,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调查研究方向 ①宁国交通发展之历史:“小小宁国县,大大河沥溪”受交通运输方式深远影响的调查;宁国铁路贯通之作用。②宁国交通发展之现状:过境高速公路投入运营——绩扬高速与宣桐高速(宁千段);安徽省第一个通用机场——青龙湾通用机场建成交付使用。③宁国交通发展未来之方向思考:现有线路的改造——皖赣铁路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新建线路,争取高铁项目的落户,宁广高速的开工。通过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如何使宁国经济能更好地融入我国长三角地区进行深入思考。④在搜集素材、缜密思考的基础上,最后再写一篇关于宁国市交通建设发展的地理小论文,由调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行文的理性认识高度。

教学反馈 由理论走向实践,再由调查印证理论,最后在行文走笔中,有论点,有论据,心系家乡的交通建设发展,教学效果自然比单一的说教改观不少。

案例三:流程图的绘制与判读

案例背景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流程图,比如工业生产流程图、农业生产模式图等,这既能反映生产的上下游的环节过程,也能揭示某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在此类图形判读过程中,往往“一着不慎,全题皆错”。如何提高判读的正答率呢?笔者尝试“逆向思维”,不妨着手绘制流程图,体会过程中的相关环节、因果关系的处理,这样也许既能提高答题效果,也不失培养了“地理实践力”。

绘图素材说明 ①生态农业模式图:宁国市汪溪镇积极推广使用的“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菜猪气产品多元化,大大彰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②工业生产流程图:宁国市港口镇二矿的电厂生产流程设计。经过调研,该地有(火力)发电厂、建材厂、水泥厂、供热厂、污水处理厂等。绘制一幅流程图,要体现出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清洁生产特点。

绘图指导 ①充分理解各种模式的本质含义,可以草拟出相应关键词。比如生态农业模式,关键词就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本质是物质的良性循环,体现的是生态效益;菜猪气产品多元化,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多,就业机会增加,社会稳定,体现的是社会效益。②如何实现物质的良性循环呢?这需要圈定几个体现物质良性循环的“主角”——日光温室、猪圈、厕所、沼气池。③结合所学,设计日光温室、猪圈、厕所、沼气池之间的物质良性循环的路径。④检查体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高度有机统一的信息。比如,体现经济效益时,可以再追加一个“市场”,见图1。

题型设计 (一)宁国市汪溪镇道路沿线的农户猪圈,过去破烂不堪,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三线四边”创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此,小莹带地理小组考察后,建议乡亲们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图1所示,回答1-2题。

1.大量污水不进沼气池而排入河流,日久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藻类物质大量繁殖,鱼类缺氧死亡

B.污水有毒,鱼类中毒死亡

C.污水较脏,鱼类得病死亡

D.污水成分复杂,鱼类一时难以适应而死亡

2.“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

A.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B.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C.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D.开展综合利用,既发展经济,又有效保护环境

(二)地理迷小晨参观了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海螺水泥厂先进的生产工艺后,对家乡港口镇二矿的电厂生产流程进行了以下设计,如图2所示,回答3-4题。

3.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建材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化工厂

4.与传统模式相比,该电厂的生产模式的突出优点是:

A.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规模大

B.资源的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

C.集中处理污染物,环境优美

D.配套协作条件好,交通运输成本

教学反馈 此举乃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尝试,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实践,关于做题效果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以上所述只是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另外在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方面仍有可供学习的实例。有感于此,降低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性,教学时不照本宣科,这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尝试。尤为可贵的是,这种尝试是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落实。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地理教学必须将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2017年修订版的地理实践活动主要指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三个方面,目标是拓展地理学习途径,增强地理学习的现实感、立体感和主体感。当然,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宗旨,与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观察、行动和思考,并在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进一步提升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在今后的常態地理课堂教学中,在传承的基础上仍需大胆创新,以期不断强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中学)

猜你喜欢

案例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样板案例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