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障儿童亲子阅读的绘本选择

2018-12-17雷淑贤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图画书亲子绘本

雷淑贤

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以1岁为界限,将其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这是由于刚出生的婴儿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获得语言经验的累积,在1岁左右讲出第一批被理解的词,然后开始进入语言发展期。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听障儿童能够通过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补偿或重建听力。重新获得听力的听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也需要一段语言准备期。经过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才可能让听障儿童从“听的清楚”到“听的明白”。因此,对于听障儿童来说,通过专门的听说训练,让他们“听得清、说得出”,从而发展语言能力,是第一要务。

亲子阅读促进听障儿童语言发展

康复机构中的康复教师,会通过专门的听说训练教材、特定的训练方法来帮助幼儿提升听说能力。但是,听障儿童相当多的时间都是和父母相处的,因此,家长在促进听障儿童听觉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生活实践中,许多家长表示,他们不是专业的康复人员,常常有心无力,听说训练无从下手。对于一筹莫展的家长来说,亲子阅读是一种最容易也最合适的提升听障儿童听说能力的方式。

亲子阅读是一种“家长念、幼儿听”的阅读过程,听障儿童在图画的帮助下,更容易理解家长念的文字内容,而且亲子阅读还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输入,因为孩子在“读图”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不懂或特别感兴趣的事物,就会主动发问,在亲子互动中听障儿童的“语言”就会发展起来了。没有刻意的训练方法,没有专门的教材,给自己的孩子念绘本,就能发展孩子的听觉语言能力。

从1992年英国伯明翰发起全世界第一个婴幼儿赠书计划“Book Start”活动开始,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亲子阅读和早期阅读的潮流。这个潮流进入了中国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绘本,作为听障儿童的家长,如何为听障儿童挑选适合的绘本?怎样开展听障儿童亲子阅读呢?

绘本又叫“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出版物。依据图文搭配的不同设计,可以将绘本分为“有图无字的绘本”和“图文搭配的绘本”,不管绘本的形式如何,图画都是绘本不可或缺的元素。早期阅读是幼儿早期学习的基本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活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发现,0至3岁是养成儿童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3岁至6岁则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

绘本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有没有一份标准的书单,像“三翻六坐八爬”一样,清楚列出每一个年龄阶段该阅读的相应书目呢?答案是没有。比如美国绘本作家大卫·夏农的《大雨哗啦哗啦下》,是邻居推荐给笔者的一本经典绘本。绘本讲述的是星期六的早上下雨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里面涉及很多类型的交通工具和职业名称,刚好笔者家2岁的孩子那段时间对各种交通工具极为感兴趣,于是笔者也买了一本和孩子一起阅读。小家伙很快就被绘本中夸张的人物造型和依次出场的各种车子吸引,看得津津有味,2岁半的他和邻居7岁的哥哥都同样喜欢这本绘本,并且经常阅读。优秀的绘本是没有严格年龄划分的,老少咸宜。既然绘本阅读没有年龄之分,市面上的绘本种类又纷繁复杂,质量也良莠不齐。那么,在亲子阅读时,我们应该怎样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来保证亲子阅读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长期选择和购买绘本的经验,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儿童本位与幼儿生活 图画书有从儿童视角创作的,也有从成人视角创作的。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就曾说过:“我在选择图画书时,首先考虑的是那些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图画书。”家长为孩子选择绘本时,应考虑到孩子是否能主动接受绘本内容,绘本能否让孩子产生亲切感。日本画家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宝宝绘本》系列,之所以被广大家长和幼儿喜爱和阅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站在幼儿的视角,描述小熊的一日生活。幼儿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很容易有代入感,“耶,这个可爱的小熊不就是我嘛!”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因此,我们在为听障儿童选择绘本时,应当以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实际体验、引起幼儿的兴趣为主。熟悉的内容,能够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所传达的意义。当听障幼儿理解了绘本的意义后,家长可以用重复句式或儿歌的韵律来向幼儿呈现绘本内容,慢慢地,幼儿就会去模仿、重复,其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也会由此发展起来。获第四届信谊图画书奖“图画书创作佳作奖”的《跑跑镇》,讲的是跑跑镇上的居民爱快跑,当两个不相关的事物快跑撞到一起的时候,会变成“新”事物。整本绘本里就出现一个句式“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重复的句式,简单的句型,还有“哒哒哒”和“咣”这种能加强听障儿童听觉刺激的拟声词,特别适合听障儿童阅读。

主题绘本与形式选择 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绘本主题多元而丰富,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分为科普绘本、生命教育、品格养成、人文艺术、历史文化等。在为听障儿童选择绘本时,我们可以不同的主题来选择,尽量全面地选择不同主题类型的绘本,这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比如,《绿池白鹅》是关于品德教育的绘本,《大灰熊说再见》向幼儿讲述什么是“死”,《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让幼儿爱上自己的名字等。在绘本形式方面上,除了常见的绘本之外,可供选择的还有翻翻书、洞洞书、布书、立体书等。这些不同形式的绘本,可以让听障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绘本的内容,极大地增强了阅读时的快乐体验。比如,《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绘本里,以不同的大小的“洞洞”向幼儿展示老婆婆吞在肚子里的各种动物;《喵喵和吱吱的颜色游戏》里,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绘本,和喵喵吱吱一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家长在为听障儿童选择绘本的时候,应考虑到绘本主题和形式的多样性,让幼儿阅读不同主题的形式的绘本。

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并重 不得不说,在许多优秀绘本中,国外作者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我们在为幼儿选择绘本时,不知不觉地受大环境的影响就国际化了。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国外的绘本起步早,正处于遍地开花的时期,因此不乏优秀的作品。而国内的绘本热是近些年才兴起的,本土绘本的创作还未跟得上市场的需求,可以被称为优秀的本土绘本还在等待阅读群体的考验。虽然大环境如此,但是我们在为听障儿童选择绘本时,还是应该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并重。幼兒从小看国外的绘本长大,很容易就了解到什么是“圣诞节”;与此相应,我们能不能为幼儿选择一本本土化的《过年啦》,让幼儿了解我们传统的春节的风俗和人情呢?如果幼儿对“彼得兔”特别痴迷,我们也可以提供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了解我国民间古老的传说。

权威推荐与获奖作品 选择绘本的经验是一步步慢慢累积的,当我们对浩瀚的书海不知如何选择时,有一条捷径就是对照几个权威推荐的书单,进行选择性购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国家图书馆在《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的基础上,从3000本图画书中选出100本代表作品编成《绘本100》,它是我国图书馆界首个经典推荐的书目,为儿童阅读和亲子阅读的推广提供了指导。松居直先生撰写的《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书中对50本优秀图画书进行了解读,对图画书入门者解惑,为图画书爱好者释疑。除此之外,一些绘本阅读推广人撰写的作品中,常附录的优秀推荐书单,这些书单是经过他们理论检验过的,也不妨作为参考。除了权威推荐的书单作为参考之外,还有一条可供走的捷径,那就是当你不知道选择哪本绘本的时候,尽量选择获奖作品。其中含金量较高的奖项有:美国“凯迪克奖(The Caldecott Medal)”、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Kate Greenaway Medal)”、国际安徒生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德国绘本大奖”等。与此相关的,则是那些屡获大奖的大师们:芭芭拉·库尼、约翰·伯宁罕、安东尼·布朗、佐野洋子、李欧·李奥尼、大卫·香农……如果喜欢他们当中的某一部作品,不妨看看其他的系列,说不定会有惊喜。

带着孩子去书店挑选或者去图书馆借阅 和孩子亲自去书店挑选绘本的好处是,兴趣是不会说谎的,幼儿喜欢的绘本才是好的绘本。如果条件允许,和孩子一起逛逛书店,当他翻开绘本的一刹那,我们就会知道什么是最合适的绘本。附近有图书馆的家庭,也可以利用公共资源为亲子阅读服务,“书非借而不读焉”对于幼儿同样适用。在图书馆琳琅满目的绘本里,借阅回家的一定是孩子和家长都极为满意的作品,借回家细细品读,既满足了需求,又不“伤财”,两全其美。

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我们给听障儿童阅读绘本的初衷是什么?不是寄希望于通过绘本阅读让孩子学会多少词汇,而是通过绘本和孩子分享亲子阅读的乐趣,培养孩子的情感,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大孩子的视野。很难想象,在一个缺少阅读环境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会爱上阅读。营造好的家庭阅读环境,需要家长做到:一是购买或借阅大量的适宜幼儿阅读的图书,图书的种类要丰富,才能满足听障儿童各种认知方面的需求。二是为儿童添置儿童专属书架,让家中的图书随手可得。三是每天安排固定的时候进行亲子共读,阅读的时长比孩子的专注力和兴趣能持续的时间多一点点。这样,既能让幼儿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又让阅读这件事不至于是一件需要被动完成的功课。四是专注而不被打扰的场所。这样的场所可以是书房的一块空地,可以是客厅安静的一个小角落,在这块“阅读空间”里孩子享受的是阅读的快乐和不被打扰的“特权”。五是家长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读书,这种言传身教的无形影响远胜于任何语言。

结束语

阅读确实会影响人的一生。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受限,在理解、处理抽象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而绘本以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往往能弥补听障儿童对抽象信息处理不足的缺陷。用心为孩子选购绘本,认真读绘本给孩子听,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是每一位听障儿童家长能做的最简单的事。一个从小爱阅读的孩子,他的内心必然是幸福的;一个从小聆听绘本故事长大的听障儿童,他的语言必然是丰富的。

参考文献

[1]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2.

[2]Hong.Significanc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Library sharing and reading activities[J].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2007(2):51.

[3]劉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3.

[4](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郭雯霞,徐小洁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46.

[5]熊雷欣,卢清.学前儿童图画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基于图书馆网络市场当当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0):123.

[6](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许慧贞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2.

[7](日)松居直.幸福的种子[M].刘涤昭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16.

(作者单位:南京市聋人学校)

猜你喜欢

图画书亲子绘本
神奇的图画书
绘本
绘本
绘本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图画书的诞生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