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父母言行教 育之误区及其对策

2018-12-17陈晓芳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0期
关键词:言行榜样家长

陈晓芳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毕竟父母和孩子每天生活相处的时间,远多于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交往。要知道,父母良好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反之,不好的言行,则可能起到消极作用,最终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具体案例,浅析当前父母言行教育之误区及其对策,以便参考。

父母言行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基于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使得同样的话,由家长说出来要比其他人说出来更具感召力。这种亲密性,使得家长的言行更易于使子女受到感染。所以,家长在生活中的待人处事,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启蒙作用 孩子一出生,等于一张白纸。他们对于外界的了解,乃至其人格形成的起点,还在于家庭教育。从牙牙学语开始,在孩子的早期阶段,比如上学之前,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的思想、智力乃至品德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启蒙作用。父母的言行,往往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如果父母的脾气比较暴躁,那么孩子也往往会经常发脾气;如果在早期注意引导,那么孩子的性格将会得到改变。但无论怎样,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言行都会对他们的启蒙教育发挥一定作用。

感染作用 父母自身的感染力,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力量。从血缘关系与亲密程度进行分析,父母对于孩子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样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更具有一种感染作用。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话语,但经过家长所说,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家长高兴时,孩子会跟着高兴;但家长表现不安时,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情绪是会感染的,也会传递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家长的待人处事方式,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来自工作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有润物无声的作用。

榜样作用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就要给孩子内心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引导他们善解人意,善于通过移情方式学会理解,关心他人,这需要家长的榜样作用。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里的“老师”,更多的是指榜样作用。相对而言,只顾空洞说教,要想对孩子形成影响力,是很难的;但通过言行影响,却会变得更为容易。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模仿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言行,继而实现一种自我的展示、自我的成长、自我的满足。

家长言行教育问题现状分析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阶段是其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在言行中注重对其引导,则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但从当前“独生子女父母”的实际情况来看,家长言行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说教方面 说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形式。但当前孩子多少存在一些叛逆心理,这也给父母带来了一些苦恼。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来自父母。一方面,源于父母的絮絮叨叨。不容否认,家长非常爱孩子,但许多家长爱空洞说教,而不注重从自身行动上去反思。比如,有的家长告诫孩子不能撒谎,自己有时却在孩子面前撒谎。这种言行不一的教育,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如果时间长了,会严重降低家长的威信。因此,父母要尽可能管住自己的嘴,少说一点。另一方面,家长语言比较尖刻,这往往比打孩子更有伤害力。比如,一开口就是“你真没用”“我再也不管你了”这一类的尖酸言语,如果父母整天这样说,那么时间长了,孩子往往就会自卑,认为自己不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因而要多鼓励孩子,多肯定他们,以便让他们更积极阳光地对待生活,这比其他更为重要。

行为方面 一是盲目攀比。比如,不少家长在与亲朋好友聊天时,总会提到孩子,有些父母一味地夸奖别人,却忽略自己孩子的感受;或者总是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学这学那;当然,其目的是很好的,但世上真正的神童毕竟是少数,一味地揠苗助长,最终只会害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还是因孩子而异,决不是盲目攀比,一味地模仿。二是过度溺爱。溺爱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这不仅容易给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而且还能让孩子不懂得爱别人。也只有去除溺爱,引导学生去感知父母的关怀,感知别人的爱,最终才有可能培养孩子爱家庭、爱集体,乃至爱社会、爱国家。三是教育不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统一,甚至是一个批评,另一个护着。这种意见不一的教育行为方式,往往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继而给孩子行为反复无常种下祸根。另外,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双方的分歧,这会让孩子在遇到问题后会利用家长教育不一致而钻空子,为其以后养成双重人格埋下伏笔。

其实,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也就是一个上施下效的过程。说教固然重要,但言行更重要。对于父母来说,以身作则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我们在强调身教的同时,也不放弃说教,而是两者結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在遇到问题后该怎么做,采取何种策略。只有两者之间的恰当结合,才能发挥家庭教育最大效能。

针对问题的对策建议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品位、有教养的人,前提是父母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一个对家庭负责的人。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来说,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笔者认为,对于父母来说,需要进行一番家教反思,并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善于有效表扬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某种程度上讲,表扬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需要。但对于父母来说,不能无原则地表扬,最好的方式就是立足幼儿实际,对孩子的一些好的行为进行表扬。比如,针对孩子房间乱七八糟的行为,最好的方式不是批评,而是选择一个好的角落进行表扬。这里对于父母来说,需要切记的就是慎用“不”。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以便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这样一来,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树立一种信心,对未来生活也会有信心。

善于即时施教 教育是无痕的,是无所不在的。对于父母来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言传身教。也许在家长看来,是很小的事情,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在孩子发生错误时,即时施以教育。如有可能,可以尽可能多与孩子交流,尤其是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多与其交流。至于交流的方式,可以是询问,也可以是问答,还可以是一种探讨的方式。这种看似平常的谈话,却能给孩子以无形的教育影响,增强教育的力量。

善于榜样示范 对于孩子来说,说教固然是有必要的,但更多还需要家长的言行给孩子做出榜样,来影响孩子。毕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加之处理经验的缺乏,不会辨别是非,往往容易做出一些愚蠢的行为。因此,父母既要给孩子说明道理,告诉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如果从中忽略这一点,或者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对孩子要求是一套,对自己另外是一套,这样会给孩子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结束语

家庭是孩子的安全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里不仅仅是指血缘关系,其实更多的还有教育与被教育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施加影响,以便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给家长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要处处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用健康的、良好的言行为孩子作榜样。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言行榜样家长
家长错了
语录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漫画论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