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是出路

2018-12-17宋亮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亏损机构教育

宋亮

2018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一大批无办学许可证、教学内容超纲、存在安全隐患的线下教育机构已应声停业或整改。这是历来针对K12(即基础教育阶段)线下教育市场最严厉的整顿通知,而K12在线教育市场暂时处于监管空白状态。未来K12在线教育市场也将受到管制,《ICP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等证书可能成为必备的入行条件。

“野蛮生长”的在线教育

2012年以来,在线教育被广泛看好。虽然经历了2014年和2016年市场的严冬,但总是在很短时间内卷土重来,吸引全社会的关注:从每年的全国两会到每天接到的营销电话,在线教育不绝于耳。但是,尽管每次都被高高吹起,而风头过后,在线教育也会迅速落回地面,让人们看到,仅靠投资和市场之风托举,不真正融入教育生态,在线教育很难飞得更远。

2018年第一周,在线教育迎来了数起巨额融资案:1月4日,K12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海风教育完成,来自好未来和源码资本的数千万美金C轮融资;IT在线教育公司北风网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稍晚一些,哒哒英语也传出获得老虎环球基金、好未来1亿美金C轮融资的消息。随着资本竞相入局,在线教育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速度受到极大推动。

融资数额与速度的不断提升,已然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一种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教育行业一级市场共发生412起融资事件,总金额达282.86亿人民币——在一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55亿元。从时间维度上看,发生在2017年前半年的融资案共170起,涉及金融67.18亿元;下半年融资案共242起,融资金额为215.68亿元,几乎高达上半年的3倍。

在资本催化下,在线教育行业的化学反应愈演愈烈:优质初创企业不断获得资本追逐,这些来自在线教育头部企业的投资又进一步加快了初创企业的融资、成长速度。“野蛮生长”——这是央视新闻于2017年末对在线教育的评价。在更早一些的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加强互联网教育立法的议案》,希望能规划甚至是限制在线教育市场的高速成长。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虽然从侧面反映出行业的火爆,但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在线教育市场的无序扩张。在部分投资机构看来,投资在线教育只是为了获得高额回报后卖出。选择在线教育,与选择O2O、网约车、VR、共享单车、AI等并无实质区别。一方面,在线教育圈地忙;另一方面,这种新教学手段对基础教育的正面影响非常小。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隨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近一时期,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印发了这份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同时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不良网络信息渗透中小学的同时,在线教育去了哪里?这种失位是怎么发生的?

逐利导致教育失位

被称为“中国在线教育元年”的2013年,已经过去5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在线教育品牌、学校和学习者对在线教育的态度都逐渐变得理性。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在线教育刚刚兴起时的狂热,现在更加注重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教育公平。在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质量,但为了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需要对学生进行测评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想要学习哪些知识,针对其痛点来设计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多参与互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互联网教学模式。事实证明:在线教育可以也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世界各地,帮助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更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甚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与国外的优秀老师一起学习。但在现实中,这种一对一引入国际教育资源的操作,却迅速失败。

2016年和2017年是在线一对一教育模式最流行的两年。但是2018年过半之后,这种模式迅速萎缩,曾经在这方面押宝而投入巨大的在线教育机构纷纷退出或者倒闭。一个学习场景说明了这种事情是怎么发生的:4月的北京,一位三年级小学生,坐在电脑前,电脑屏幕上是身在加拿大的外教。在简单的聊了几句之后,加拿大的外教开始在寒冷的天气里打喷嚏,然后双方默默对坐,除了几句尴尬的哈哈、呵呵之外,只有外教不时发出的咳嗽和打喷嚏的声音。接下来的时间里,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就是这样一节尴尬的外教课,孩子的家长要付出150元人民币的代价。这样价格高昂、没有实际作用的课程,却有数十家在线教育机构在进行铺天盖地的营销推广。多数机构的年均收费达到1.5万元以上。终于,有机构认识到,这种低性价比课程很难被市场广泛接受。

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在线英语教育公司51Talk,在2018年初推出了主打40元每节高性价比的菲律宾外教课,而教师原来是干保姆的。这种低价课程其实也不是追求教学质量,只是利用了价格优势,让更多人易于接受而已。可以说,一对一外语在线教育的效果,在总体上并不成功。

发展迅猛但入不敷出

创立于2001年的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在网上做教育的专业机构。

2018年7月3日,沪江教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沪江教育将成为首家港股上市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招股说明书显示:虽然沪江教育3年来营业收入在增长,但是仍未实现盈利,每年亏损也在逐年增长,2015年亏损为2.8亿元,2016年亏损4.22亿元,2017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5.37亿元,3年累计亏损超过12.4亿元。

沪江教育董事长兼CEO伏彩瑞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教育在中国是非常大的生意,在全球也是。现在市场规模是过万亿元,未来10年一定在10万亿元以上,会到一个井喷点,之后就不再是每年30%、20%的增长,甚至100%。最终教育跟每个人息息相关,是一个巨大的生意。但是这个市场虽大,成本更高。

2015年至2017年沪江教育的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4亿元及5.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3.3%,毛利分别为0.96亿、1.96亿和3.33亿元。但是,营收和毛利持续增长的同时,沪江教育的亏损也在持续扩大。2015年和2016年沪江教育的年度亏损分别为2.8亿元、4.22亿元,2017年的年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5.37亿元。3年里,沪江教育的亏损总额超过12亿。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1.20亿元、-2.72亿元和-4.31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最近3年仅销售及分销开支,就分别占到沪江教育总收益的132.2%、115.3%及106.1%,收益尚不足以应付开支,也被媒体质疑沪江教育是“流血上市”。沪江教育的出资方,持有股份时间最长的一家已经持股9年。按照业内3年到5年的退出时间计划表,沪江教育的投资人希望上市实现退出的愿望已经十分迫切。招股书中,沪江教育也提示投资者,根据以往的净亏损、负经营现金流以及流动负债净额,“我们未必能在未来实现盈利或产生正经营现金流量”。在线教育正在进行“烧钱大战”,虽然它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但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学习效率并不能和线下相比,线上教育主要为辅助学习之用。与传统线下教育的区域性自然引流方式不同,在线教育的获客主要是通过线上渠道、楼宇液晶和线下地推实现,需要付出较高的推广和渠道成本,加上线上教育市场竞争激烈,进一步抬高了获客成本。

需更多融入基础教育

沪江教育高企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并非独有。已经上市的尚德机构和无忧英语同样存在销售费用高、持续亏损的问题。销售费用高企,并不是沪江这一家线上教育机构独有的现象。

2015年及2016年,尚德机构及无忧英语销售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均超过了100%。2017年,尚德机构该项占比增加至139.38%,无忧英语下降至77.48%,沪江教育销售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为106.1%,位于两家公司之间。招股书披露,沪江教育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自有品牌课程业务、CCtalk平台业务分部及其他收入。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公司自有品牌课程业务分部收益分别为1.85亿元、3.40亿元、5.54億元,CCtalk平台业务自2017年起才开始产生收益,当年收益为52.1万元。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广课程,沪江从2017年开始还开始接受学生的分期付款,导致2017年产生大量应收款项。沪江教育也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中国的教育技术行业发展迅猛、高度分散且竞争激烈。我们预计该行业将面临长期激烈斗争,这可能导致利润降低,或造成重大亏损,我们定价时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定价。”由于在营销上巨额投入,尚德机构及无忧英语2015年至2017年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尚德机构及无忧英语亏损额分别为9.19亿元及5.81亿元。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在线教育研究报告显示:K12在线教育行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从业者来说,最令人望而却步的问题是增收不增利;对用户来说,优质师资和内容不足、教学体验和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2017年,企业倒闭、名师出走、流量虚高、被指涉黄、明星代言战、电话营销战等媒体爆料频频出现。混乱产生的根源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但对核心资源的要求程度高。这是新兴行业快速增长下的必然现象。

目前在线教育机构的投资重点是在线和营销。以后,在线教育势必要回归教育本质:全面育人。2018年7月26日,新东方多纳外教直播课项目总监章洁在“新浪2018中国教育行业论坛”上表示:无论选择了哪种在线教学模式,真正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是团队做好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次论坛上,所有发言者都反复提到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对于教育内容的研发和对教育人才的培养,是在线教育今后发展的重点。

猜你喜欢

亏损机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