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油画创作诸要素的再认识

2018-12-15戴文哲

参花(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灵感油画创作情感体验

摘要:油画创作是作者由感而发的自主创造。就创作的内容、形式和题材来说是各种各样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反映了所处时代的面貌和精神特征,都是情感自然的流露。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物质繁荣的同时也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画面上有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画面传达了什么。了解油画创作的诸要素,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创作便成了感情自然流露的过程,油画可以使我们心灵上得到慰藉。

关键词:油画创作 灵感 创新 情感体验

油画创作诸要素分为对创作中选题的认识,对创作中情感体验和灵感的认识,对创作中构图的认识,对创作中具象与抽象关系的认识以及油画创作素材的收集。好的油画创作首先需要解决画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选择一个熟悉的题材,有感而发地表现,才能感染更多的人。然后解决怎么画,关于构图取舍的问题。油画语言的方法和技巧能有助于更好地表现内容。最后是适当地运用平时收集的素材。只有理解油画创作诸要素的关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创作出好的作品。

一、创作题材

(一)对创作中选题的认识

历史上出现过的绘画题材不胜枚举,像西方宗教题材、历史题材、人物肖像、风景,我国的花鸟、山水、人物、仕女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就题材本身来讲,并没有优劣之分。因为绘画不是图解,一幅好的静物绘画可能会比一个所谓的大题材蕴涵着更大的力量。花朵不但能表达美好,也可以表达精灵怪异。当我们想要表达时间时并不一定去画一个钟,想要表达安静时并不一定画一棵树死死地站在那里。因此,选题本身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不是更有利于画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艺术技法去表现内容,画面上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画面对我们传达了什么。

就像一个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他可能对城市里的题材不感兴趣,城市里的人也可能对农村题材不感兴趣。只有当画家选择了一个熟悉并且感兴趣的题材时,才更易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更能运用艺术技法进行成功的艺术表现,从而在创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被动地创作最终只能顾此失彼导致失败。

(二)对创作中情感体验和灵感的认识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些画家在灵感枯竭时还在创作着大量没有生命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凌乱思维的拼凑,或者干脆是对商品经济的一种迎合。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由感而发、由情而出的。当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了某种感触并因之而动情时,我们便想用画笔传达出来。这时,我们要画的就是我们自己心中的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一定是具体的图象,它也可能是艺术家内心感受所幻化的符号。

能够打动人的东西往往是最自然的。艺术家不仅代表本人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人的社会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星空》读懂梵高内心的痛苦,从拉斐尔的《椅中圣母》感觉他对女性的尊敬之情。情感是一种伴随艺术灵感和潜意识而来的非常微妙的感觉,只有具备极高的艺术素养才能感受到这种特别的感觉。创作中情感的表现可以构成油画更高的品质。

灵感是一种天生的理解力与艺术家各种素质修养的结合,它是对生活直观性的感悟。历史上很多经典之作都是在画家处于灵感状态时产生的。灵感状态中所产生的作品是不能够模仿的,也是不能重复的。艺术家有什么样的经历、情感及艺术修养,决定了他产生什么样的灵感。印象派画家们热衷于大自然中光的瞬间变化所呈现的各种印象,表现主义则热衷于变形分解。毕加索在不断变化中呈现自我。灵感因人而异,但产生的效果不容抹杀。不管它是柔和的还是强烈的,在它的召唤下所产生的艺术作品中都蕴涵着非凡的超物力量和绝对的造物力量。灵感来自于生活,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细心观察生活,擅长用生活中的事去激发属于自己的灵感。

二、创作形式

(一)对创作中构图的认识

构图艺术是最基本、最传统的规则之一,是一幅好作品的基础。所谓构图就是一种画面位置的安排,它涉及很多复杂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构图就是发现和体现一个整体中的多样化。”它简练而概括地说明了画家应当怎样去安排一幅画的构图。[1]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最直接的,所以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希望所创作的作品形式丰富,可以唤起别人的兴趣,使别人在仔细观赏当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美感。但这种形式的多样化必须在一定的整体和谐中呈现。也就是说:多样之中求统一,统一之中找变化,这便是构图最基本的法则。

艺术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有的节奏,轻重缓急,强弱虚实,大小长短,这些都必然引起感官的反应。比如在詹建俊非常著名的那幅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中,我们看到画家使用了三角形构图,每个人物在构图当中有最恰如其分的位置,使得这个三角形具有纪念碑似的稳定感,这正是画家构思的一种体现。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节奏,通常带着一定的规律,它是我们感知事物的依据。在构图中就可利用事物带给我们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正三角形带给我们坚固的感觉,锐角三角形使我们感觉到不稳定,水平线使我们平静。这是基于人们所具有的共同情感反应所产生的感受。构图在视觉上对观众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与构思有密切的联系,构图是严谨的、写实的、造型的,它要求你能全面、灵活地安排。构图的随意变形和取舍的轻率,都会损失构图的内在表现力。

(二)对创作中具象和抽象关系的认识

创作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意图自由地去创造。油画是毫不掩饰去表现的一种绘画样式。因为表现手法不同,绘画的风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才产生了“具象”与“抽象”绘画。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之前的画家们十分注意对形似的追求,他们尽量如实地再现客观事物。到了印象派,画家开始对光与色彩的追求,才模糊了物体的形与轮廓,开启了西方近现代绘画革命时代的到来。到浪漫主义时期,画家才开始注重绘画的表現功能。西方文化的历程向来是一个推翻另一个的过程。具象艺术与客观生活密切相关。但作为艺术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复制,而是对生活的一种再创造。

我国从远古时代至近现代之间的绘画创作,基本上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的是一种“神似”的境界,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相关的,究其原因在于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有其本源性的不同。所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不管它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都和一定的民族文化相关,都是为了表现而服务的。同时,抽象中包含了具象的内容,具象中也蕴含了抽象表现的可能性,只有两种形式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表现内容。我们可以用具象的手段表达抽象的含义,使作品呈现出含义的不确定性,营造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素材收集

(一)写生素材的收集

创作中所运用的写生素材和照片素材都是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但二者之间有很多不同。写生是创作的源泉,创作是写生的升华。在创作中,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形成这种偏爱是有多种因素的。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和各种修养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3]写生素材并不是艺术家对客观景象的照抄,而是一种心灵体验、心灵创造、心灵升华。生活当中美的感受能力除了客觀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也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受的教育有很大关联。对艺术家来说,感受深刻,更加真实,其本身也就是创作,所以运用起来更加可靠。

(二)图片素材的收集

照片素材只是客观的记录,照相技术的发展虽然距今只有100多年,但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惊喜,把看到的用相机记录下来,绝对是个好方法;所看到的,就是我们视觉经验的全部来源。照片本身又有很多优点,它提供的信息是超出图象本身的,所以照片在创作中是有很大用途的,只是不要过分依赖它,把它当作模仿的对象就是了。我们还可以在其他素材当中收集资料。近几年来,笔者就在民间木刻版画和凤翔泥塑之类的民间艺术作品中借鉴传统的配色方法,使得作品达到更古朴的画风。再如我国剪纸、刺绣、皮影等艺术形式,夸张的色彩、简洁的造型、突出的个性,体现出我们自己民族的特色,是我们不朽的艺术资源宝库。另外,研究当代画家的素材,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艺术情感,亦可以激发艺术灵感。作为教师不免会受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影响,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学生优秀作品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造型特征抑或色彩表现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四、结语

一个好的创作就是,它的形式恰当地表现了客观真实的内容,它是艺术情感的自然流露,如人们的喜、怒、哀、乐,又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只有有着同样感受的人们能够理解,这种艺术共鸣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发自内心,又通过艺术家的画笔来传递。注入了情感的油画创作,必将点燃艺术作品的生命之光。再来看看油画创作中不可或缺又相辅相成的诸要素。从资料图片素材、写生素材的收集,到构图、形式、色彩围绕题材的布置、安排,都是为了更加准确地传递艺术情感,从而真正地解决画面上需要画什么的问题,将艺术情感通过艺术家的画笔传递震撼观者内心的一幅幅不朽佳作。

参考文献:

[1]董国恩.构图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1(13).

[2][美]杰克·德·弗拉姆.马蒂斯论艺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戴文哲,女,本科,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创作和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灵感油画创作情感体验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论油画创作中潜意识作用及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