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剧作角度浅析中印体育电影类型化进程的差异

2018-12-15李瑞珍

参花(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差异

摘要:随着电影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类型电影规范化的要求也日渐凸显,体育电影作为一种“国民电影”,是类型电影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印同属于亚洲且都是人口大国,印度在体育事业远不如中国的情况下,近年来却在体育电影上涌现出众多佳作,这值得我们反思。

关键词:类型电影 体育片 中印对比 差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影产业也蒸蒸日上,成为国民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其中蕴含了较强的故事性、时代竞技精神以及团队乃至国家的集体荣誉感,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很重要的电影类型。纵观中外影视,优秀的体育电影鳞次栉比,但细数国内的体育类型片,自2008年奥运风潮之后就少之又少。体育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类型,国内近些年在这方面可以说一片空白,这种现象值得国内电影创作者进行反思。

本文选取了2016年印度体育片《摔跤吧!爸爸》和2017年中国体育片《我是马布里》为例,进行两国体育类型片进程差异化的研究。站在文本叙事的角度研究,笔者尽可能地保证影片其他方面的持平。第一,这两部影片的制作和上映时间是同一时期,在电影产业国际化的当下,技术手段和营销方式等两国差距不大。第二,这两部影片虽然在题材方面略有出入,一个是摔跤题材,一个是篮球题材,但是二者的民众关注度相差不大,甚至篮球的爱好者要更多一些。第三,两部影片都是改编自真实事件,其中的主人公都是真实存在的运动员,也就是说在尊重真实事例的基础上,二者的素材来源基本一致。第四,明星效应,《摔跤吧!爸爸》由印度演员阿尔米·汗主演,《我是马布里》则由NBA球星马布里本人出演,其他配角也拥有差不多的明星基础。在其他条件差距不大的基础上,《摔跤吧!爸爸》收获了 12.95 亿人民币的票房,创下非好莱坞进口影片的票房纪录;《我是马布里》仅有 890 万人民币左右的票房收入。因此,笔者认为,类型化差异的关键在于故事情节,叙事的差距是《我是马布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摔跤吧!爸爸》讲述了前摔跤运动员马哈维亚由于生计被迫放弃了摔跤的梦想,他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可惜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女孩,绝望的马哈维亚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两个女儿有很强的摔跤天赋,于是他不顾众人的阻拦和嘲笑开始训练女儿摔跤,最终培养了两个世界冠军的故事。《我是马布里》讲述了NBA球星马布里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陷入了职业生涯的低谷,在经纪人李楠的邀请和母亲的鼓励下只身来到中国打球,加入过数个球队都没有大的发挥,这让马布里决意回国。就在这时,北京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这是一支已经很多年没有拿过冠军的球队。马布里抱着冠军梦加入了北京队,最终打败了蝉联七届冠军的广东队,也收获了他梦想的人生。

从经典剧作情节来分析,《摔跤吧!爸爸》的节点非常明显,开端部分是交代背景和建制剧情,直到爸爸要开始训练吉塔和巴比塔,故事进入了发展阶段。吉塔和巴比塔经历了顺从到反抗,这个部分的小高潮是二人去参加好朋友的婚禮,从这场婚礼开始真正反思印度女性的命运以及父亲的良苦用心,婚礼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姐妹俩开始主动积极地进行训练。吉塔一路打败了许多对手,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但她开始不专注、浮躁,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几次大赛的失败。最终吉塔在英联邦运动会上重新遇到了曾经的对手娜欧蜜,这是高潮的到来,也是影片主人公吉塔与自己的心魔斗争的决定性时刻,最终吉塔取得了胜利,也完成了爸爸的心愿。反观《我是马布里》,虽然也采用了三段式的结构,但是明显节奏不对,节点也不清晰。首先是马布里在NBA失败,来到中国后也没有大的起色,这个阶段占用了影片的20多分钟,却大多是散镜头,没有很具体的事情,显得支撑不够。到了第24分钟的吃火锅桥段,可以勉强看作是第一个转折点,此刻的马布里决定留下来,加入北京队。在加入北京队之后,马布里一心想拿冠军,其他人却由于见过太多说大话的外援,再加上很多年没有赢过比赛,信心不足。经历了一番磨合,队员们渐渐接受了马布里,这个时候教练的一番说教使得队员们开始积极主动地练习,这里可以算作第二个节点,但没有具体的事件,很难支撑剧情。北京队和广东队比赛赢了,广东队的外援告诉马布里,当年父亲心脏病突发去世是因为他和观众争执起来,马布里陷入了自责,但是转而他很快就走出自责,这个本该是节点的地方被草草带过,使得后面新闻发布会情节的高潮效果大打折扣。

作为类型影片,遵循类型所沿袭的节奏和惯例是必要的,在固有的模式下如何创新则是更重要的。横向比较两部影片,《摔跤吧!爸爸》情节清晰,结构紧凑,人物动机充分,而《我是马布里》则结构松散,情节平淡,转折点弱,也没有强大的矛盾冲突,故事自然就无法吸引观众,同样作为三幕式表达的剧作,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

(作者简介:李瑞珍,女,硕士,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责任编辑 象话)

猜你喜欢

差异
“再见”和bye-bye等表达的意义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法观念差异下的境外NGO立法效应
构式“A+NP1+NP2”与“A+NP1+(都)是+NP2”的关联和差异
论言语行为的得体性与礼貌的差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