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重塑

2018-12-13彭斌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主导性意识形态新媒体时代

彭斌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影响,探索新媒体时代重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途径: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法律方面对新媒体进行规范。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着日益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形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时代发展的角度,对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提供遵循、确立原则、指明方向。

一、新媒体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影响

所谓新媒体,主要是指诸如微信、微博、移动电视等新的媒体形态,它与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具备参与性、网民自发组织性、传播和发布内容的开放性、形式形态的中心化等诸多特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对执政党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國际形势不断变化、我国对外交流不断深化的今天,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形势下,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与之息息相关,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进而严重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道路征程上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被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性所弱化

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主导中,政府常用的方式是通过控制信息传播的内容和途径来主导社会意识形态。我国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来主导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但是新媒体的产生则对传统的意识形态控制方式产生一定的削弱作用。因为新媒体在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方面不仅是平等的,且不受限,每个人都可以在各种新媒体上接收各种信息、发布和传播信息等,这就导致国家对于信息和舆论的掌握能力变弱,导致多种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传播,并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被新媒体独特的语言内容消解

传统的宣传意识形态手段是通过掌控传统媒体途径来实现,其发布的内容多为书面化,严肃性、中心思想明显。与当前新媒体语言的自由性、碎片化、去中心化等特点截然相反,并逐渐显示出与时代发展的滞后性。这导致通过传统媒体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型的难度增加,因为广受欢迎的新媒体能够更容易被广大网民接受,并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其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看法,而新媒体中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和历史性的表达更加符合当今年年轻人的喜好,而导致他们对传统媒体中宣传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失去兴趣。

3、新媒体的快速兴起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整合社会的难度增加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具有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功能,即对社会的价值导向、舆论引导、规范秩序以及利益整合进行整合。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能够维护整个国家的安定与团结,更能够整合社会各方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新媒体环境下使得不同的社会价值、文化思想、社会舆论在网上进行相互传播,碰撞和融合,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他们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在网上趁机对我国进行文化的入侵、极端意识形态的散播等,对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各方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新媒体时代重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途径

当今,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言论自由度高、海量的信息资源等这些特点都在不断的改变着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重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尤为重要。而在改革开放至今约四十年中,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社会产生深刻变革,不管是社会环境还是人们生活理念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一直没有改变,一直是鼓励和指引中国人们走向繁荣和富强的明灯。当今新媒体的发展和崛起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产生影响,但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我国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一点是坚决不能动摇的。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发展的优势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时代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总体而言,在新媒体时代重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宣传是塑造和加强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和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当前几乎所有国家统治阶级塑造其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手段。通过不断的向社会各阶层宣传积极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塑造具有积极的正能量、科学的指引作用的意识形态,稳固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因此,我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都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把积极、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和思想灌输给广大人民。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受到网上及外国多元文化的冲击,同时也使得通过传统媒体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效性大大降低。为了在新媒体时代重塑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必须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空间,创新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即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上的宣传,进而起到对网民的教育作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网络阵地成为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抢夺的重要阵地。因为与其他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一旦失败,那么我们的文化、经济等都会受到严重损害。为此,可以在各种新媒体上采用网民易于接受的各种形式和内容、并时刻关注网民的思想动态、与网民进行互动等方式来宣传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可以优化宣传语言,各种网络语言是新媒体背景下的网民创造、并深受社会大众接受和喜爱的时代产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时采用网络语言,不仅能够改变人们对于以往意识形态宣传中严肃的印象,增加网民的好感,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给网民。在关注网民思想动态方面,通过网络语言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后,要及时关注网民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以前更加适合大众心理,同时也有利于把舆论朝着正确、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引导。在与网民互动方面,通过不断的与网民进行互动,了解网民内心对于意识形态的观念和感受,正确引导网民接受最新的主流意识形态。

2、从法律方面对新媒体进行规范

新媒体中高度的言论自由、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等特点很容易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制造谣言进而危害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工具。而新媒体的兴起不过短短几年,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适时的跟上新媒体的发展,继而对新媒体上各种行为的规范也存在一定的空白,这就导致了不少人肆无忌惮的在新媒体上散布各种危害社会和谐和稳定的不良信息、谣言等,误导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同时也给加强和稳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造成一定的削弱作用。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对新媒体管理者和运营者法制规范,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新媒体管理者和运营者的行为,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同时鼓励和引导各种新媒体利用自身优势,及时、积极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二是要加强对新媒体不法行为的规范。首先应不断推行网络实名制,当前不少人匿名在网上发布各种不实的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言论,传播各种极端的意识形态,一方面造成增加了追究的难度,另一方面又误导了大众。网络实名制的推行能够有效规范网民在各种新媒体上的言论,有利于及时的追究其责任和进一步控制其在新媒体上的各种行为。其次应该加强对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使网民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并时刻注意自身在新媒体上的各种行为,并时刻发挥自身在新媒体时代重塑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型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建国.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 理论月刊,2014(02)117-119.

[2] 黄丹.牢牢掌握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01)56-58.

【作者简介】

彭 斌(1979—)男,河南信阳人,在职研究生,西安思源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民办高等教育、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主导性意识形态新媒体时代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