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18-12-12黄蓉熊晓玲陈玲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信号强度敏感性良性

黄蓉 熊晓玲 陈玲娟

【摘要】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活检病理或手术病理证实乳腺良性病变54例,乳腺恶性病变48例。患者均进行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通过观察和比较MRI动态增强扫描7项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并分析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等情况。结果:乳腺良性病变MSI值为(476.7±67.9)%,稍低于乳腺恶性病变(483.3±6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病变SER值为(77.9±6.3)%,显著低于乳腺恶性病变(104.5±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参数边缘、形态、播散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EE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参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75%、83.33%、88.24%。结论: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鉴别价值,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关键词】 MRI; 动态增强; 7项参数; 乳腺; 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6.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6-00-03

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可仅表现为单纯性的乳腺肿块[1]。诊断乳腺肿块的性质对早期治疗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上常采用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诊断该疾病,但在致密型乳腺腺体中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MRI對乳腺软组织具有较高的诊断分辨力[2],MRI动态增强扫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研究中,相关研究显示,其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则高达99.0%[3]。但目前关于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报道则较少。本研究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活检病理或手术病理证实乳腺良性病变54例,乳腺恶性病变48例。良性病变组54例,年龄23~57岁,平均(41.87±4.68)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1.43±0.64)年;恶性病变组48例,年龄22~64岁,平均(46.57±4.73)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1.44±0.63)年。纳入标准:(1)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2)未行抗肿瘤治疗者。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无法配合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或失访者;(3)未签署MRI检查同意书;(4)胸部金属置入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GE公司生产的BRIVO-MR355 1.5T MRI扫描仪器,取仰卧位,乳腺线圈进行双侧乳腺扫描,扫描层厚为5 mm,层距1 mm。脂肪抑制T2WI(TR 4 200 ms,TE 90.5 ms),T1WI(TR 500 ms,TE 10.6 ms);动态增强前后行LAVA扫描,增强剂为扎喷酸普胺20 ml,轴面快速弹丸注射,采集动态9个时相,30 s/时相,间隔20 s,层厚2~4 mm重叠扫描,矩阵256×256,采用GE公司AW工作站4.1版软件进行病灶动态增强数据分析;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成持续上升型(Ⅰ型)、平台型(Ⅱ型)和流出型(Ⅲ型);同时获得最大增强斜率(MSI)和信号增强率(SER)参数值、信号增强幅度(SEE)。SEE分成:<50%、50%~100%、>100%[4]。

1.3 观察指标

记录MRI动态增强扫描7项参数(边缘、形态、播散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EE值、MSI值、SER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并分析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I值、SER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比较

乳腺良性病变MSI值为(476.7±67.9)%,稍低于乳腺恶性病变(483.3±6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病变SER值为(77.9±6.3)%,显著低于乳腺恶性病变(104.5±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MRI动态增强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比较

MRI动态增强参数边缘、形态、播散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EE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MRI动态增强5项参数在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边缘欠清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0%、66.67%、76.47%;不规则毛刺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2.50%、83.33%、73.53%;播散征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8.75%、83.33%、76.47 %;Ⅲ型曲线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8.75%、83.33%、76.47%;SEE>100%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6.25%、83.33%、70.59%;MRI动态增强参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75%、83.33%、88.24%,见表3。

3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与安全较为多发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成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患者临床上又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可仅表现为乳腺肿物,易引起忽视。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MRI检查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MRI功能检查。MRI动态增强扫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MRI功能成像技术,其可通过药代动力学计算出动态增强相关参数[5-6],对病变的性质可进行定量的诊断。MRI动态增强可对乳腺病变强化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更好的显示,从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同时通过病变强化的程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观察病变的血流灌注,从而增加MRI检查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7-8]。临床上也应注意少数乳腺良性病变血供也较为丰富,可有分叶状,尚需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也可进行活检处理。

本研究探讨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其结果显示:乳腺良性病变MSI值为(476.7±67.9)%,稍低于乳腺恶性病变(483.3±6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病变SER值为(77.9±6.3)%,显著低于乳腺恶性病变(104.5±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参数边缘、形态、播散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EE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参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75%、83.33%、88.24%;因此,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鉴别价值。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病变血管系统的结构性差异有关[9]。恶性病变对比剂进入间质的量少,静脉流出量多,呈现快速下降,而良性病变信号则呈居高不下或不断升高。但是单纯依靠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形态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性质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10],尚需结合其他MRI动态增强参数。乳腺恶性病变MRI检查形态学常表现为边缘欠清晰,常有不规则的毛刺及分叶征[11],而良性病变则多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或呈圆形或类圆形。同时乳腺恶性病变播散征如嵴状突起、大导管也较良性病变多见。乳腺癌侵袭性强,血供丰富,本研究通过结合病变形态、边缘、有无播散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等参数,进而综合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性质[12],从而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性也较高。

综上所述,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鉴别价值。但本研究纳入病例数相对较小,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而为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宇翔,刘金芝,刘欢,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36-138.

[2]杨娴,徐子魁.数字钼靶X线摄影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含钙化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1):11-14.

[3]王珂,任芳,徐俊卿,等.MRI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1):13-17.

[4]蔡毓琦,周研,吳先衡,等.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3):333-335.

[5]尹森琴,刘永强,张国正,等.MRI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1449-1451,1453,1535.

[6]邓佳敏,韩秉艳,马景旭,等.MRI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7):1254-1257.

[7]王玲,鲁国卫,章宏,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11):1250-1252.

[8]陈红梅,于湛.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影像学鉴别及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69-72.

[9]高才良,乐暾,蔡福玲,等.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6,7(3):235-240.

[10]邹雪雪,秦东京,姜兴岳,等.DCE-MRI联合IVIM-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4):534-538.

[11]潘利福,邝平定.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4):655-657.

[12]靳雅楠,张焱,程敬亮,等.DCE-MRI及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1(4):530-533.

(收稿日期:2018-04-16)

猜你喜欢

信号强度敏感性良性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The arrow that saved my life救命之箭
新媒体时代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策略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何为盐敏感性高血压
钻铤对随钻电磁波测井信号的影响分析
良性愤怒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瞳孔大,决策力差
以WiFi和ZigBee联合定位的消防灭火救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