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晋宁区:为文化产业摸清底子找对路子

2018-12-12昆明市晋宁区文产办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晋宁郑和昆明市

斑铜作品

乌铜走银

革帛绣虎头帽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深入开展交流学习,摸清资源底子,找准发展路子,不断探索文化资源向产业转变的新路径。

摸清资源底子,文化产业稳步发展。一是规划先行。制定《晋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三五”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共晋宁县委 晋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宁区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方案》,推进文化与大旅游、大健康、体育、特色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使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成为晋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二是推动资源转型。深度挖掘郑和文化的历史研究价值及文化传播价值,每年举办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已入选昆明市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十大文化旅游体育(节庆)活动品牌;“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被列入昆明市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十大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秧老鼓舞、宝峰调子会因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多点发力。通过资源保护、塑造文化品牌、强化交流学习、鼓励创意创新、实施项目带动、广泛宣传推广,逐步实现了晋宁文化及相关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发展向上向好,呈稳步发展趋势。

在文博会上展示的晋宁文创空间

借助平台找对路子,开拓创新谋发展。充分利用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品牌效应和聚合效应对文化企业发展的推促作用,集中展示晋宁区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一步提升晋宁知名度与影响力。一是展区设计独特。晋宁展区整体设计以“古滇文化”为主线,主要呈现郑和故里、湖滨新城、民俗秘境等晋宁文化元素,融入古滇文化、郑和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依次呈现、错落有致,体现了晋宁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的完美融合,依托古滇文化设计的“古滇之门”成为一大亮点。二是参展企业独具特色。晋宁展区共布置展位面积168平方米,筛选区域内10家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企业参展。晋宁文创空间在文博会上首次亮相;民俗作品尽显民族特色;有300多年历史的乌铜走银与景泰蓝并称“天下铜艺双绝”,独特的工艺尽显匠人之心;“七彩云南·欢乐世界”等重点项目尽显产业实力。三是投资商洽效果明显。展会期间,晋宁展区以浓厚的文化氛围、精美的产品展示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参观品鉴,多家单位和个人到展区磋商探讨项目合作事宜。在为期5天的会展活动中,晋宁展区现场交易额达30余万元,意向性签约项目5项,签约金额达200余万元,3家特色参展企业被特邀参加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

着眼未来抢抓机遇,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为晋宁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晋宁区将持续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推动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特色农业、工业、制造业等融合发展,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借助更多优秀平台全力做好宣传推广,发掘资源价值,促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做强做大文化及相关产业,努力实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滨宜居新城”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晋宁郑和昆明市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二)
晋宁区总工会:开展“职工书屋”授牌赠书活动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沃尔沃建筑设备助力晋宁磷矿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