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乳企的数字化转型

2018-12-12

农经 2018年12期
关键词:蒙牛伊利乳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阶段,我国乳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一大趋势。

10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中国食品工业互联网大会在上海举行,荣获“2018年度数字化推动中国食品工业转型示范企业”称号的伊利集团分享了企业的信息化历程、信息化理念、数字化转型方向和数字化成果。

当前,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刻影响我国乳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乳业从生产到销售,整条产业链的技术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各类日益成熟的行业应用技术正在迅速有力地支撑新的商业模式。新一代通用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也在乳业发展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数字伊利

近年来,由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迅速发展并与乳业实现快速融合,一场由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

据了解,伊利在发展中,很早就制定了“数字伊利”的战略,并已打造从牧场到工厂到终端的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系统,塑造了企业向数字化过渡可供参考借鉴的完整转型样本。

在牧场端,伊利借助自行开发的牧业管理系统,对牧场的工作流程进行数据化管理,其中包括了奶牛管理、库存管理、营养饲喂、牧场设备、发情监测等各个层面。借助这一系统,伊利的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就可以了解到每头牛的情况。同时,借助电子耳标,实时监测奶牛的各种变化,保障了奶牛的科学饮食和健康护理,改变了传统牧场粗放型管理的弊端,实现了效率的提升和管理的精细化。

在工厂端,伊利打造的智能工厂实现了全部信息的数字化。各种数字化信息能够实时地反馈给管理者,各项指标自动汇总计算、多维度的对比,得益于“智能参谋”的相助,整个管理更加精细、透明和高效。而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智能生产线可以敏锐地捕捉生产制造环节的蛛丝马迹,密切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在外部,伊利推行覆盖全链的数字化系统,正在重构上下游产业生态。

据了解,伊利通过自主开发的“浑天仪”地理大数据系统,依靠数字化系统分析可以精准评估、精细预测市场发展态势,支持终端网点的布局精确规划和落地。目前伊利已经利用“浑天仪”建立了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几十类业态、500多万个网点的伊利集团精准门店管理系统,每天有1亿多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

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采用自动化包装线

在业内看来,从牧场到工厂、到终端,伊利构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建立了一个全程可追溯、数据互通共享的体系。这对于巩固伊利全球乳业第一阵营形成有效助力;尤其是在当前消费者主导的市场环境下,伊利以数字化的工具协同上游、把控产品、分析市场、主导销售,同时再用数字化的工具分析销售结果和消费者反馈,对研发和市场部门进行再反馈,对企业下一步发展帮助巨大。

蒙牛的数字化转型

除了伊利,同为“草原奶业双雄”之一的蒙牛,在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消费者洞察等方面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蒙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逐步向上游推广,带动牧业合作伙伴的全面提升。在上游,蒙牛所有的牧场都已经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从2012年开始,蒙牛就与战略股东丹麦阿拉一起,制定了完备详实的牧场管理标准,再运用数字技术让标准在各个牧场落地。如今,蒙牛的全部奶牛都已经部署了RFID耳标,记录专属健康档案,部分还配备了更复杂的传感器。牧场对奶牛的所有动作,包括喂料、挤奶、按摩等,均通过数据分析来设定并随时调整。整个牧场甚至就像一个现代化、自动化的智能工厂。

向下游则通过大数据支撑,持续加大消费者洞察,改进研发创新产品,建立起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连接,加强互动性、社交性的消费体验。在下游,蒙牛积极探索销售渠道、终端管理和营销的智能化。

蒙牛智慧供应链的三个特征,是平台可视化(端到端的数据集成)、可感知(考核和监控指标体系)、可调节(快速响应和集成)。其中可视化是可感知和可调节的基础,蒙牛在智慧供应链建设的过程中就遵循了这个原则。

蒙牛通过构建有效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发现新的客户洞察,并以此作为企业决策与业务流程优化的依据。与信息产业的融合,为蒙牛的企业管理和产业运营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从奶源、运输、仓储、生产到销售,全流程端到端地打通整个系统,实现更加智慧的升级转型。

蒙牛的消费者洞察可视化,是通过营销化的可视化监控以及其他技术手段实现的,对于新的市场环境下的数字化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数字化的浪潮下,结合内外部的环境变化,蒙牛集团已经制定了2020年达成千亿的宏伟目标,但随着乳品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全面数字化建设的要求更加迫切。要实现企业的战略布局,蒙牛的数字化建设,还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建设过程,才能帮助企业更深入地开展业务,更高效地服务市场,全面赋能集团的战略达成。

乳企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虽然不同国家战略中对数字化及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但核心内容大体相同: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的闭环,打通不同层级与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提高行业整体的运行效率,构建全新的数字经济体系。

从业务流程来看,数字化转型对我国乳企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我国乳企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IT系统快速迭代,提升业务敏捷度。传统IT系统构建的烟囱式架构,系统复杂度较高,灵活度较差,还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当业务出现较大变革,传统IT架构难以快速更新,影响业务敏捷度。全新的IT架构由云平台、大数据平台和 DevOps构成,底层由硬件提供商提供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硬件,中间层构建PaaS平台,并结合我国乳业,提供针对乳业的解决方案。新架构的最大优势在于层次分工明确,每一层均交由专业的供应商来完成,能够保证每一层的稳定可靠。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仅需要关心顶层应用即可,将更多精力投入业务创新中,有助于企业的转型发展。基于顶层的敏捷开发,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企业需求,当业务有需求时,IT可以迅速响应,快速更新IT服务内容,实现在线状态下快速更新。目前,开发运维一体化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运维环节并入开发环节,将IT服务并入业务创新,能够适应新时代下快速变更的业务发展。

其次,我国乳企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我国乳企来说,提高效率意味着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优化流程、提升流程管理能力,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字化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为提高效率创造了诸多可能。在投产前,通过模拟的方式来建造虚拟工厂,优化生产工业和流程,可以提高工厂流水线设计效率,缩短调试周期,杜绝未知风险,提高产业化能力。产品监测与反馈能够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不断优化生产过程,预测位置风险,不断修正生产参数,避免误差放大。

最后,我国乳企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延伸产业链长度,扩展服务环节。传统产业中,乳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有限,产品销售后,除简单的售后外,产品的生命周期基本结束。造成这种产业间的断层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产业间的数据孤岛,数据的隔绝直接导致业务的隔绝。而数字化转型则意味着打通产业壁垒,推动数据流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可以追溯到产品的生产源头,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等手段,可以追溯农产品的原产地,追溯上游环节的供应商。这些数据对于产品的评估、升级的把控,以及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供应链断裂和供应链风险等问题。向产业下游延伸,可以将乳业与服务业对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设备,直接获取用户对产品的反馈信息,一方面可以接入金融产品,推动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产品后续的服务内容,提升产品价值。

近十年来,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呈指数级增长,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呈现大爆炸的形态。中国已经是最大的数字化消费市场,崛起的新兴数字行业、企业在各领域对传统的市场规则和传统行业、企业形成巨大冲击。中国经济正经历由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我国乳企在数字化所带来的新的理念和商业模式的影响下,将继续加快转型步伐。

猜你喜欢

蒙牛伊利乳业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稿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蒙牛全购现代牧业
伊利的万科式恐惧
伊利的软硬功夫
伊利升至全球乳业八强
蒙牛有个关工委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