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粉市场加速洗牌

2018-12-12

农经 2018年12期
关键词:雅培贝因美飞鹤

国品奶粉的持续发力,不断冲击着一线国际品牌的市场地位,这对于中国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双11刚过,飞鹤乳业总裁蔡方良就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从扛起振兴中国民族乳业大旗,到2018年11月7日,提前53天突破100亿!

很快,飞鹤成为国产奶粉中第一家销售额破百亿企业的消息就刷爆了朋友圈,这一消息也再次提振了国产奶粉的行业信心。其实,从近期纷纷出炉的各大奶企的三季报也可以看出,国内奶粉市场在国际巨头出现业绩分化的同时,中国奶粉企业正迎头赶上。即便是在年初卖房也难逃ST戴帽、年中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贝因美,三季报也打了个翻身仗,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而以飞鹤、伊利为代表的国产奶粉更是爆发出了巨大的潜力:打造高端产品、把控二三线市场,在国内的业绩直逼国际巨头第一阵营。国内奶粉市场阵营或将出现值得可期的洗牌。

第一阵营业绩分化

据估算,目前中国奶粉市场需求规模在75万吨左右,其中包括一部分额外消耗。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奶粉市场,婴幼儿奶粉几乎占到全球的30%—40%。也就是说,谁在中国市场成为老大,谁就成为了世界的老大。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奶粉市场的第一阵营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目前来看,雀巢系是全球老大,也是中国市场的老大,雀巢、惠氏加在一起目前占据行业第一。目前还没有品牌可以轻易撼动惠氏、达能的地位,但是未来的市场格局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从雀巢、达能、雅培先后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出,这些奶粉行业的顶级企业在华奶粉业绩开始分化,再加上中国品牌奶粉企业正在崛起,今年哪个品牌可以占据主导、排名是否会有大变化,十分令人期待。达能三季度婴幼儿奶粉业务销售额下降了1.5%,出人意料的是,仅在中国市场就下降了20%。雅培三季度营养品业务增速6.1%,其中,婴幼儿营养品增幅达到8.5%,在中国奶粉市场增速至少超过10.9%。而巨头雀巢公布的前三季度业绩,包括奶粉在内的营养品销售额增长4.4%,这里面主要是雀巢的营养业务和惠氏奶粉。

10月中旬达能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达能中国奶粉销售出现放缓,经历12个月的高速增长后,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20%。三季度达能早期营养品销售额17.23亿欧元,同比下降1.5%;前三季度,达能早期营养品业务销售额53.53亿欧元,同比增长7.5%。仅从数据上看,可能会认为达能遇到“挫折”了,但是放在达能中国奶粉大背景下,实际情况变化不大。中国奶粉市场占到达能全球奶粉市场的约25%,市场庞大。达能上半年销售额增长很迅猛,上半年其奶粉在中国的销售增长超过40%,表现超过其他外资对手。根据三季度增幅计算,前三季度,达能中国奶粉增幅不会低于20%。

事实上,达能去年也保持了50%的增速。对于中国市场主线增速下降,达能在财报中给出的原因,一是由于新生人口增长下降,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就明显表现出来,1-2段奶粉需求下降,3段奶粉保持增长;除此之外,特配粉保持较快增长。二是,跨境电商销售遭遇压力,代购商业务调整,销售出现大幅下降,在达能中国整体销售占比下降。第三季度,跨境购、海淘和代购销售的达能奶粉仅占达能奶粉在华销售的30%,去年同比,达能官方渠道与非官方渠道销售达到了50%:50%。这意味着,从下半年开始,跨境购对达能奶粉销售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在达能遭遇小小麻烦的同期,雅培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的1—9月,雅培婴幼儿营养品业务销售额30.84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销售额1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除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销售额17.08亿美元,同比增长8.5%。前三季度奶粉营收30.84亿美元,中国市场增幅超10.9%,三季度,雅培营养品业务销售额18.36亿美元,增速6.1%。其中,婴幼儿营养品增幅达到8.5%。雅培婴幼儿营养品业务10.39亿美元销售中,美国市场销售额4.59亿美元,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销售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雅培在美国以外的婴幼儿营养品销售,亚洲和拉丁美洲占据主要份额。尤其是中国市场,是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预计中国市场约占到雅培奶粉除美国以外总销售额的1/3。雅培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众多,有高端有机奶粉菁挚、特殊配方奶粉等等,其中,雅培有机奶粉占到中国市场份额的一半。

雀巢旗下的惠氏是中国高端奶粉市场老大,目前还保持着较大优势。雀巢公布的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雀巢包括惠氏奶粉等营养品业务在全球营收119.05亿瑞郎,同比增长4.4%。第三季度雀巢奶粉业务销售额39.93亿瑞郎,同比增长2.72%。雀巢旗下的惠氏已经在国内奶粉市场占据第一好几年了。今年前九个月,雀巢婴儿营养品业务在中国市场仍保持加速增长,今年三季度是雀巢和惠氏过去三年以来业绩最强劲的季度。

崛起中的国品奶粉

2018年,中国奶粉市场的排名榜单风云诡谲。飞鹤、伊利等中国品牌崛起,飞鹤更是直逼传统由外资巨头把持的前三俱乐部。

君乐宝奶粉2017年全年收入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108%,成功跻身前十。

2018年,惠氏、达能、飞鹤、美赞臣、美素佳儿、伊利、雅培、健合(合生元)、澳优、君乐宝应该位列前十。在这个名单中,君乐宝、澳优是迅速崛起的新军,其他九大品牌都还是老面孔。除此之外,通过行业数据以及海关数据统计对比了解,今年中国奶粉品牌销售额过40亿的不少于四家,分别是飞鹤、伊利、君乐宝、澳优。

而飞鹤的一飞冲天确实难能可贵,这也就不难理解飞鹤乳业总裁蔡方良的激动之心。仔细分析飞鹤业绩高速增长背后的原因,主要应得益于高端奶粉产品的销量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飞鹤高端奶粉的营收分别为9.87亿元、12.99亿元、15.86亿元,占飞鹤总营收的27.6%、36%、42.6%。2017年,飞鹤整体销售增长超60%。在此基础上,飞鹤制定了“2018年突破100亿元”的销售目标,并提前完成,从而成为首个跻身营收百亿元俱乐部的国产奶粉企业。

飞鹤虽然提前实现“年营收破百亿”的目标,但未来面对的挑战将更大。飞鹤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以前飞鹤的增长看渠道管理和产品力,未来更多要靠研发创新和品牌驱动。

老品牌仍在奋起

飞鹤的崛起,不能不让人惋惜曾经的国产奶粉龙头贝因美。在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贝因美从2014年开始业绩却走向了另一面。财报显示,2014年贝因美实现营业收入50.49亿元,同比下滑17.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9亿元,较2013年的7.21亿元大幅下滑90.45%。2014年,贝因美的净利润骤然跌至2008年水平以下,随后也并没有什么起色。由于贝因美2016年净利润为-7.8亿元,过去两年贝因美的净亏损高达18亿元,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4月27日起贝因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贝因美”变更为“*ST因美”。之后,贝因美的任何举动都被冠以“保壳战”的名头。

然而,创始人谢宏复出并担任董事长的五个月之后,被打上退市风险警示的贝因美迎来了业绩反转。10月24日晚间,贝因美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已实现营收5.78亿元,同比虽然有微度下降,但整体呈现转好趋势,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信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3.35万元,同比暴增228.63%,这无疑是对2018年至今贝因美努力的最大认可。报告还显示,本年初至报告期末,贝因美已经实现营收超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6.40万元,同比增长107.30%。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可能为2800万至7800万元,与去年相比扭亏为盈,在今年保壳成功应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能否重返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第一阵营,仍是贝因美未来发展的最大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君乐宝这几年的表现也是突飞猛进,实现了从20多亿到突破百亿的跨越,旗下奶粉、低温、常温、牧业的四驾马车全面发展。其中,君乐宝奶粉2017年全年收入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108%,明星产品增长超过300%,成功跻身前十。

2018年是奶粉配方注册制政策实施的元年,超过半数的奶粉企业和品牌退出婴幼儿奶粉的竞争行列。有专业人士估计,未来将腾出300亿元的市场空间,不管是国产奶粉品牌还是外资奶粉品牌,都铆足了劲希望占领新的市场空间。显然,国产奶粉市场的下半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市场整体的洗牌结果到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雅培贝因美飞鹤
飞鹤加快品质创新推动品牌价值发展
业绩增速放缓飞鹤能否维持高毛利率
贝因美和恒天然还能携手多久
中国乳业的飞鹤样本
贝因美绿爱+,来自爱尔兰的绿色营养
放松管理的智慧
雅培连续四年获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