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化自信

2018-12-11康华

人民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和平中华中华民族

康华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持续性。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文化自信的树立以及我国文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民族精神的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是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也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沉淀和升华,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傲然屹立。与此同时,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精神文化家园的一个重要支撑,可以让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从而筑牢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石。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而言,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自信非常强大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都具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在坚持自身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对于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在进行吸收和转化,将其变成适合本民族发展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和谐和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文化自信的树立以及我国文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滋养文化自信的现实动力。在当今的世界大环境中,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日渐激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以及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动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呈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连续性。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一个个孔子学院的建立也让更多的人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所了解和感悟。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我国人民逐渐树立起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对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化自信的建立,具有着非常良好的带动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文化自信的涵养

要在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同时,提升文化自信。就我们个人而言,要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地探究和了解,对于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进行详细且深刻的总结。一支清正廉洁、坚持立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优秀的领导者的带领下,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并使其不断地滋养我们形成的国民文化自信。

要在充分肯定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世界和平的价值的同时,提升文化自信。对于当今世界而言,最大的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虽然整个世界从整体上看是和平的,但是在局部地区冲突依然存在,因此对于世界和平的维护,一个国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这种和平的理念早在儒家思想中就有所体现。中国的这些优秀的思想为世界的和平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各个国家在相互的交流和交往中只有保持着和平的信念,才能减少彼此的争端和战争,维护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从而在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中提升文化自信。

在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全球性问题的化解的同时,提升文化自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在世界范围之内不断出现一些不利于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譬如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处在了高科技的严密包围中,由于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化,“单面人”的现象更为显著。在中华文化当中,和谐宽容、自强不息、务实求真等思想理念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解决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

积极探索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道路

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在这个教育体系当中,首先,应该涵盖的就是各个教育阶段,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教育阶段,并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链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次,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有要求。对于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够清晰明了地将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理念讲述给学生们,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学到传统文化的精华。最后,对于教材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应该做到一定的改革和创新,让传统文化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让学习者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来自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力量。通过这些展现,不断增强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要不断地进行开发和探索。一是,在创新方面,要敢于创新,不要仅仅拘泥于一种形式和原来的表现方式,要用新颖的形式,让受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与传播相关,在传播上,传播手段的不完善,传播力度的不到位,造成了传播效果不理想,这并不是传统文化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传播渠道和信息资源没有有效整合。现代传播我们要学会善用互联网,注重移动媒体、微信平台并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共同进行传播,借助这些平台,发布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使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让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更加全面具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想要在当今社会很好地传承下去,就要不断地找到新的载体,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播,找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某种观念或者理念中的特有价值,而不是不切实际的“空谈”。换句话说,就是要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普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面进行适当的扩大,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方向和问题,积极地面对和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和谱写新的篇章。在现实社会当中,我们要积极地从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并将这些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形成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总而言之,就是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和平中华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