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如何协调班级的人际关系

2018-12-10罗莺莺

教师·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协调班主任

罗莺莺

摘 要: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要使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全面发展,班主任首先必须协调处理好与班集体相关的人际关系,这是班级建设的需要和保障。

关键词:班主任;协调;人际关系

班主任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骨干力量,对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推进素质教育起着保证作用;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也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培育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小环境上起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的教育者,学校虽是教育的净土,但班主任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有诸多方面。首先最直接的要协调好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关系,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怎样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对班级建设和发展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和家长。因此班主任对班级里的学生要有全面了解,要学会处理好与学生、任课教师、家长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工作信息畅通,各科任教师团结协作,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浅见。

一、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

(1)“有爱才有教育”,爱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得到发展。”可见,爱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是多么重要。作为学生“第二家长”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班主任的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它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它要求班主任具有献身于教育的远大理想,具有热爱真理的伟大精神。

(2)班主任和学生关系要建立在真诚、尊重、理解、平等的基础上,以诚相待,这样师生间才会心心相印、充分沟通,促进教学相长,班级才会形成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班主任协调自己与学生间关系的办法多种多样,如个别谈话、分类交流、文体活动、评语书信等。如我班学生张XX任性、聪明、成绩优异的同时坏习惯也多,我尝试用书信和她交流,既指出她的优点,也指出她需要努力的方向,现在她彻底改变了坏习惯,让家长、同学、老师们看到了一个全新、优秀的她。另外,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班主任一定要心平气和、沉着冷静,要让学生在内心感受到班主任不仅仅是知识的化身,更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在立德树人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取得任课教师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1)要尊重任课教师,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学生对科任教师信之、亲之、爱之,从而喜欢这门学科,学习成绩就会提高。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就班级学生的日常情况主动沟通,这样既可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又达成共识,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形成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的教师团队。为了让学生信任每一位任课教师,尊敬每一位教师,积极配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珍惜每一位教师的劳动成果,班主任一定要帮助学生接纳教师、适应教师。现在的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学那门课程;不喜欢,即便教师水平再高,学生也不愿意接受你,教师很难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教师才华也不能充分展示出来,这就需要班主任发挥其协调作用。因此,我向学生介绍班级情况时,把所有任我班课的教师都夸奖了一番,激发学生以有这样的好老师教自己的骄傲自豪感。

(2)要妥善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化解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是班主任协调工作的重头戏。班主任既要相信科任教师,又要不失科任教师脸面,帮助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正值青春期,非常敏感,加之功课太紧,学业较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容易与任课教师产生一些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师生间的矛盾比较复杂,有时完全是学生的错误引起的,有时是由于任课教师要求过严、态度过硬而导致。当科任课教师与学生因某种原因出现对立情绪时,班主任一定要妥善处理好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矛盾,要坚持实事求是、尊师爱生的原则,及时疏导协调,使双方主动化解,绝不能出现贬低任课教师或与任课教师共同训斥学生的现象。班主任既要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让学生产生怨恨与隔阂,因此而影响学习。

(3)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的要求,合理协调各任课教师的辅导时间,彰显该学科的重要性,以赢得科任教师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总之,班主任要协调与各任课教师的关系,必须真诚相待,将心比心,以班集体进步为共同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创设更有利的学习环境。

三、协调家长的关系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正如课堂是学生的第二家庭一样,家庭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左右学生的想法、思维。所以班主任有必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与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1)尊重每位家长。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待人以礼是基本道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所有家长都要有礼有节。不管家长职务高低,不管学生学习成绩好坏、表现优劣,班主任都要以礼相待,充分尊重家长。对待家长,尤其是后进生家长,班主任千万不可像批评学生一样“妙语如珠”,更不可随意数落,伤害家长的自尊。其实尊重家长就是尊重自己,作为教师,良好的礼节才能显示自己的修养与品德。

(2)组织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对家长了解班级、班主任的作用重大,所以班主任要重视家长会,充分利用家长来教育家长。家长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经验,相互座谈,共同为教育好孩子献计献策。班主任应重在策划,为家长们牵线搭桥,提供教育资源和受教育的机会。家长会内容不应只局限在对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更多地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高尚品德。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成败!因家长职业、素质、水平等相差各异,开展家长会时教师应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教给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

(3)要创造条件,积极家访。家访是与家长协调关系的重要途径。尽管现在科技发达,电话、短信、微信联系方便快捷,但这都永远替代不了老师的登门家访。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生活环境对学生何其重要!学生所住位置、生活环境、家庭状况等班主任都必须亲自去了解、感受、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心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在目前家访愈来愈少的情形下,班主任的家访更应做好充分准备,每次家访的目的、谈什么、怎样谈、效果会如何等都要预先周密考虑,不可盲目或应付。在家访中也应注意廉洁自律,尽量不给家长添过多麻烦。

四、结语

班主任担负着管理学校基本单元的责任,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家长将家庭的希望托付给了你,可见班主任责任之重大。为了管理好班级,班主任应多与学校领導、任课教师、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促进班级中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苏)山.A.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M].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齐 欣.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好学生:名师的人格教育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李 峰.优秀中学班主任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协调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