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2018-12-10汪志愿

教师·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小学管理工作

汪志愿

摘 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愈加突出。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整个基础性教育工作中始终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留守儿童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文章介绍了农村小学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工作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于落后,班级管理制度过于随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外出工作,而孩子们都是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但由于老人的年龄比较大,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管理方式上也比较落后,这就导致留守儿童自小就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而班主任在管理的时候,仅将工作重点放在后进生身上,过多地使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再加上部分班主任往往看重的只是学生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与心理教育,这就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了逆反心理。

2.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差,思想品行不健全

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长时间由爷爷奶奶照顾,缺乏家庭温暖就导致其非常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其中心理素质差就是一种体现,如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愿意和别人过多地交流,甚至有的孩子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很难融入班集体中,这不仅不利于班主任的管理,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没有父母管教的情况下,爷爷奶奶的教育过于溺爱,而留守学生在学校中经常违反纪律,如果不严加管教,很容易就走上一条不健康的道路。

3.教师的工作方式简单,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有一部分是来自农村,他们接触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太少且教育理念滞后,很多还沿用着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班级管理的机会也是非常少的。小学虽然不会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班主任更为重视的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他们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

4.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管理的难度升级

农村受教育人口数量和城市相比更少,社会风气也要较差,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仅仅是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凭借自身的经验与主观意识,在缺乏一个明确目标的情况下,没有选择合适的班级管理方式。同时受到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管理的难度。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根据留守儿童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境情况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整体掌握,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正确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在学习方面要更为严格,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竞选或者参加一些征文活动等,另外还要帮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督促其不断努力。而对于部分学习成绩、个人习惯较差的学生而言,班主任应该以鼓励的方式为主,尽量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让他们可以逐渐改掉这些缺点。

而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选择合适的班干部。通常情况下,农村班主任会选择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做班干部,而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代表他们的管理能力也同样突出,所以,教师尽量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推荐或者是投票的方式,选择适合的班干部。

2.班主任要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在整个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都缺乏安全感,与外界的交流也比较少。因此,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着重考虑到整个集体的感受,进一步增强留守儿童与外界的交流。为了进一步促进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班主任要征求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意见,构建不同类型的活动。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在操场上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让他们感受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例如,某农村小学为留守儿童组织了各种各样的集体性活动,并以农村小学少年宫的形式,定期开展乐器、书法和棋艺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因此班主任应以一个正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其班级荣誉和凝聚力,让学生都能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消除其中的不平等,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重视对留守儿童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小学班主任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与人格魅力,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多与一些优秀的教师积极交流,吸取经验。例如,在某项针对小学班主任的培训活动中,学校可以积极构建适应当地基础性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的小学教师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教育优质的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层次合理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各个乡镇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在培训内容上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主,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式研讨,让小学班主任有一个更为充分的条件来增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记录好学生父母的联系方式与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自身的优点,理性地对待他们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潜能,为其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基础。

4.加强与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如果仅仅是依靠班主任这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学校,家庭也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这就需要教师将学校与家庭联系在一起。在周末或者暑假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班主任也可以成为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不定期地向学生家长报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适当地告诉他们,要加强和子女的联系。而在课下,班主任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谈心教育,告诉他们,父母在外辛苦地工作,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这种方式能够化解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疏远感。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专家来学校进行演讲,这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通过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监护体系,可以调动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营造出一种和谐友爱的氛围,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管理问题是一种比较突出的社会性问题,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教育人员、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培养合格、全面发展的社會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程志超,张 涛.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37(2):97-102.

[2]石兰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成效、问题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3):91-95.

[3]和学新,李 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其政策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1):100-110.

[4]明庭兴. 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介入[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69-74.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小学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