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学生

2018-12-10谭秋

教师·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留守学生农村小学课外

谭秋

摘 要:文章作者针对农村小学的现状,提出了“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学生”的论题,并从三方面入手展开论述,即了解留守学生的现状,为教育他们做导航;在课堂多给留守学生一点关爱;在课外多给留守学生一点温暖。最后提出希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要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真正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学生;班主任;现状;课堂;课外

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关注农村留守学生,不仅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还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农村留守学生,他们很少得到父爱母爱,在心灵上是有缺陷的,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多多和他们沟通,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随着农村留守学生的增多,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当好班主任呢?

一、了解留守学生的现状,为教育他们做导航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一般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人一起生活,部分学生甚至是独自一人在家。目前,农村留守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留守学生的生活问题

留守学生的生活,我们不难想象,他们是无法享受非留守学生的那种快乐的。我们教师即便帮不上忙,也应该光注他们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感到还有老师关心他们。

2.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

留守学生普遍得不到亲人的关怀,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且很少与外界接触,这些学生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就与家人产生了隔阂和陌生感,甚至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学生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自己身上,不能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临时监护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留守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留守学生的教育,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3.留守学生的道德、安全问题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许多留守学生缺乏必要的管教,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他们的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如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都不强,遇到危险缺乏必要的自救经验,对自己的许多危险行为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由此导致留守学生频频出现安全事故,如溺水、车祸等。因此,留守学生的安全问题是留守学生管理的关键问题,不容有丝毫懈怠。

二、在课堂多给留守学生一点关爱

爱是一种美德,爱是一种温馨,爱是一种力量。有了爱,人与人之间才容易沟通,有了爱,倔强的人才会变得格外驯良。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关爱留守学生呢?

1.发挥教师会说话的眼神作用

在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留守学生都易产生胆怯的心理,此时,我往往采取鼓励的办法,用眼神示意他们放下自卑的包袱,大胆回答问题;之后用赞许的眼神,肯定他们的回答,这样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并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课堂上不揭留守学生的“短”

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因此教师不应该揭学生的短,如果只看到学生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以及其他的弱势学生我们应该细心观察,从“短”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

3.帮助留守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每个人都希望改进自己所处的地位,而教育学生采取某种行为来消除自己的自卑也是重新获得自信的一种方法。有了自信心,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会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自卑,重拾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留守学生的自卑心理消除了,他们在各科的学习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兴趣也比以前浓厚了,性格也更加开朗了。他们自己也感觉有人关心、有人疼爱,并且也会关心他人,不再无缘无故发脾气,这些都令我感到欣慰。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关爱留守生,为他们营造充满爱心的氛围,让他们不再孤单、不再迷茫。

三、在课外多给留守学生一点温暖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因此,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爱心,应多给留守学生一点温暖。

1.和留守学生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师爱

教师要把留守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对待,让他们跟自己倾诉心声,从而帮助他们打开心灵上的枷锁。我认为沟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能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为了培养学生们尊敬长辈、富有爱心的良好品质,我要求留守学生给爸爸、妈妈或老师、同学写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教师应该多找他们谈心,多给他们微笑,多给他们鼓励。谁都知道: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学生智力、道德、個性发展的风帆。如果教师厌恶学生,那么,当教师的教育工作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

2.与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联系,及时获悉他们在家的表现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学生的表现,教师也应经常向监护人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地向监护人汇报,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对留守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教师只有关心、爱护留守学生,师生之间才能知心、交心、贴心,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去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同学。因此我们要对留守学生倾注真情,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留守学生干涸的心田。

3.传授留守学生与人相处的艺术

留守学生离开家门,踏入学校,要与许多老师同学打交道,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的艺术。如为一点小事千万别斤斤计较,对一些闲言碎语千万别耿耿于怀,心胸要宽广,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4.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强自立

留守学生在学校里会遇见许多不同性格、背景的同学,要与这形形色色的同学处理好关系,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学生比较单纯,思想也比较简单。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时刻教育留守学生自尊而不自卑、自强而不懦弱、自立而不依赖、自信而不畏缩,还应给予其百倍的关心与爱护,让这些小树在风雨的洗礼下,更加茁壮成长。

四、结语

总之,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呵护,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和人间的温暖。因此教师要用心呵护,做一名传递温暖的使者。最后我呼吁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真正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温生彬.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从沟通开始[J].学周刊,2011(19):208.

[2]周遵峰.关注留守学生心灵 协力营造和谐校园——桐城市第七中学留守学生工作之路[J].才智,2012(9):329.

[3]吴艳霞.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怎样与父母沟通才最有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16.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农村小学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