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实训课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018-12-10张勇

教师·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三位一体教学改革

张勇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文章结合职业学校实训条件落后和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深入研究职业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引入企业生产案例,制订行之有效的实训指导书,制订项目化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在此形势下,加强师资的专业建业和技术技能水平,实施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教学实施内容是提高职业学校实训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学结合;三位一体

对于地方经济和财政来说,发展职业教育无疑能不断对地方经济提供新鲜的血液,培养现代化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就使得我们不得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我觉得,还要在“教学改革、设备投入、教学模式和技能实践”方面研究,才能改變我们职业教育落后的现状,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

一、机电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设备投入是前提,教学改革是基础,有效教学是关键,技能实践论成败!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这样机电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得以保障。加强师资的专业建业和技术技能水平,实施阶段性成果和连续性统一的教学实施内容是提高职业学校实训教学的核心。

(一)加大设备投入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

机电专业技能实训教学,说到底还是实训设备教学。如果机电专业没有设备机床和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设备作支撑,仅仅依靠理论教学,以本为本,是无法达到理实一体的要求的。如果没有设备的投入,那么职业教育的实训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就严重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需要引入各个科目相应的、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的专业实训平台,这样才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领悟和分析,使学生在现有的基础技能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很好地为拓展技能教学提供保障。

(二)深化教学改革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行业输送高技能人才,需要我们教师不断进行企业实践,把企业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但是,现在我们的现状是理论教师以本为本,脱离生产实际,也不去研究如何来验证自己所教的内容,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概念、定理、程序等,而实训教师又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往往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脱离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学生仅靠死记硬背,完全没有理解教师所教的内容,虽然知道概念或定理,但无法验证,只能是被动地接收,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合理安排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

1.加强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机电专业紧紧围绕为地方企业服务,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有用的人才。我们的师资水平必须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依托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建设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教得好不好,只要看学生的技能水平,如果做一个工件或者说编一个程序,教师自己都要研究半天,那么学生还有什么学习动力呢?所以,职业学校的发展,一方面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在下企业锻炼、企业调研、企业参观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企业生产项目,并将企业生产项目转变成教学案例。另一方面,学校要向行业企业聘请高技能人才,进校辅导专业教师,只有专业教师在技能方面获得了发展,其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得到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提倡以学生发展为重点,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来回辩证,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2.实训指导书是上好实训课的基础

要想提高实训课教学的质量,第一步要制订符合专业现状的实训指导书。只有在教材和教师共同具备的条件下,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机电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首先必须依托校企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其次,与相关企业主管商讨,将项目引入学校开展生产活动、教学活动,商讨企业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校园开展项目生产、项目管理、产品验收等工作;最后,利用校内实训中心,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企业生产项目。

根据学校实际,开发实训指导书。这样学生对实训内容和学习要求就一目了然,不仅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还能指导教师更认真、更全面、更有效地考虑实训的总体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实训中心全真模仿企业的生产场景,学习和借鉴企业的生产规范、企业对产品的验收要求和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使学生在未走上企业岗位前,能体验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制订实训指导书。

当然,实训课的教学是典型的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必须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围绕项目任务的内容、实施方法和路径,实施教学任务,不仅拓展了学习思维,还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3.构建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的实训教学内容

目前,职业学校的实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专业认知、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了“学习—实践”的阶段性过程,三个阶段的教学实施分别在各自教学计划所安排的学年上实施,相互之间没有构建适合专业建设的桥梁,使得实训过程变得单一,必须在实训过程中快速成长,没有扎实的基础做铺垫,急速的学习必然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成效。因此,形成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实训内容就变得至关重要。

学生在学校短短的几年,需要不断深化职业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呈现出一个阶段性的特征。阶段性并不是代表职业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分解,而是指形成这一职业能力的载体——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每一个学习阶段的项目任务的实施,通过系列问题的教学过程与任务的实施,得到阶段性完整的教学成效。从一定意义上也能说阶段性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既能帮助学生在系列问题上得到根本的解决,也能在今后的专业技能拓展道路上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教学成效。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具有连续性。以项目任务实践操作过程的逻辑组织专业领域课程内容,从而贯彻知识技能一体的课程体系,建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随着年级的递增,实习实训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进度不断提高,拓展专业技能,实施项目任务,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专业实验课的阶段性和专业实训课的连续性,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实训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学习的连续性是阶段性的递进,知识技能不断提升,在每一门实验课上,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于专业技能实践,论证各个知识点,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连续性的专业实训课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实训内容和要求,不断完善各个实训内容,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整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再结合翻转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前就知晓教学任务,然后设计好一套完整的学习思路,在上课时,先进行验证,看自己所学的内容和老师所讲的是否相符,或者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实现。这样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才能自己拓展专业技能,提高学习兴趣。

4.设置项目化三位一体的实习实训项目课程体系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是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有力手段。然而,按照专业技能学习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动机,确立实训教学内容的结构,不断完善项目化任务,将某一个课程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合理安排任务的实施步骤,实现项目化的教学目标,确保实施的项目内容前后的统一。

依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本地区机电行业的特点,制订符合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施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培养方案、素养拓展培养方案两部分,并将知识、能力、素养有机结合,融入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色,运用具体课程的特色,归并于对应的教学平台,有的放矢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确立知识、技能、素养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二、实施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职业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很多人看来,学生没能考出好的成績,不能上高中,才勉为其难地选择了职业学校,首先在思想上存在了歧视,造成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录取的学生相对而言学习差、底子薄,厌学情绪比较突出,要想把他们培养成才,起码要花上比普通教育多出十倍的功夫,那么如何才能使这部分学生尽快成才呢?那就是要因材施教,进行趣味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需要灵活多变,适当加入游戏和竞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会使教学效果突出。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诱导学生学习专业专业技能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不断对新事物产生学习的好奇心,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利用现有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的技术技能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应从旁指导,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再配合企业生产管理理念,融入“7S管理”理念,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开展技能实践教学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修科目

职业教育就是成才教育。只有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才能得到专业领域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呢?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学校与苏州宁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把生产线建在学校的实训室,这样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后,可以进入校企合作实训室,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之后,掌握企业生产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提高职业学生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光梅,徐 鑫.浅谈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助建高效的中职课堂[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305.

[2]俞云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2(2):109-110.

[3]胡凤英.CBE模式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4(9):132-134.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三位一体教学改革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