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需多元力量共同参与

2018-12-10吴思斌

人民论坛 2018年3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主体政府

吴思斌

【摘要】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达到这一目标,乡村振兴需借助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政府、村委会、村民、企业、公益组织都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参与主体。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主体 政府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振兴战略统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决定了乡村振兴不能依赖单一主体完成,必须由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基于不同的参与力量,应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政府应担任乡村振兴总指挥,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村委会则应扮演乡村振兴接洽入角色,负责为政府和村民搭建沟通桥梁;村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主力军,应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企业则要做好投资人工作,找准方向、落实项目,带领广大村民共同致富;公益组织要承担引导者角色,时时刻刻引导村民朝着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方向迈进。

乡村振兴总指挥——政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应肩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任,既要成为乡村振兴总指挥,又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者。

中央政府主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以及行动计划,将国家资源进行科学调拨与合理分配,落实不同部门的责任,确保各部门科学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乡村振兴大计。同时,中央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做好本区域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乡村派兴目标和中长期计划。

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要求下,积极落实本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规划中长期发展战略,科学分配区域资源,推动和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行动计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进行考评与监督。各地方政府秉承中央要求,设置乡村振兴落实目标,到2020年,形成乡村振兴基本格局,体现在农产品供给力增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全面建立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稳定提升,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乡村振兴接洽人——村委会

村委会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堡垒,主要负责架起地方政府和村民之间的桥梁。村委会需要接受地方政府的指导,依照地方政府要求,积极落实地方政府的各项政策,实现对村民的科学管理。同时,村委会还要倾听民意,向上级政府传达村民对相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想各类乡村振兴措施“落地”,必须要依靠村委会的桥梁作用,疏通和协调政府与村民的矛盾争议。

一方面,村委会坚持治理为重。村委会需要向村民传达政府的最新政策与资讯,向村民灌输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要求村民依照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现代化乡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村委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敢于创新突破,带领村民利用最新优惠政策占领先机,引导乡村产业向“产、加、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坚持村委会规范职责,全面梳理村委会干部的权利与义务,有效保障村民集体利益。

另一方面,村委会要以村民利益为重。要积极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搜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困难和问题,将这些困难及时反映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妥善处理。同时,村委会也要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注意多主体的协调合作,依法处理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事宜,利用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的方式处理矛盾争议,真正做到“听民情、集民智、惜民力、求民策”,积极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影响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各种因素,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

乡村振兴主力军——村民

村民是乡村振兴战略最主要参与者,也是最直接受益人,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一直强调村民的主体地位,要求村民能够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把良好的乡风融入到自身习惯和日常行为中。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始终保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充实自我,朝着职业农民的方向不断迈进。

一方面,乡村振兴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责任。要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中村民的责任意识,只有村民意识到自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参与主体,才能敢于自觉承担责任,才能激发出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保障村民主体地位。既然村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就需设计相应的保障制度,使村民合法权益有所保障,要健全乡村振兴战略中民主决策、事务协商制度,规范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程序。同时,要提高乡村振兴战略中各项事务的公开度、透明度,确保村民具有知情权。此外,允许村民对村委会履行监督权,确保能够监督乡村振兴战略项目资金流向、资源分配事宜。

乡村振兴投资人——企业

企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投资人,这种投资不仅是指资金方面,更是知识、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全方位投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化企业不仅关注传统农业产业领域,更是在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等多方面进行投资,既帮助乡村实现收益多元化,又推动了乡村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首先,企业带动传统农业现代化发展。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要求在产业链质量、效益、竞争等多个方面实现提升,企业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能够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的方式引导村民、帮扶村民。在现代化农村中,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形式丰富多彩,这些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牌、销售等多方面具有优势,在与村民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切实解决村民困难,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其次,企业投资乡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只关注传统农业,更关注乡村产业多样化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诸多乡村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传统文化,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亟待相关企业进行开发。伴随企业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以及营销模式,企业与乡村进行旅游开发合作,不仅能够帮助乡村实现旅游开发,更能解决后期运营问题。在全国范畴内,诸多乡村已经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实现创新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参与者——公益组织

公益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补充,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引导和帮助村民开展乡村振兴建设,促进村民在民主政治、社会服务、文化道德等多方面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参与者。

一是要发挥不同公益组织的积极作用。公益组织是以非营利为主,并且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推進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同的公益组织发挥不同的作用:环保公益组织注重引导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时向村民灌输环境保护知识,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抵制环境污染行为,共同构建美丽乡村;医疗公益组织则致力于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免费为村民提供义诊服务,普及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方式,向村民灌输健康思想,引导乡村医疗踏上新的台阶。

二是要设立公益组织慈善基金。各类公益组织在乡村开展公益活动时,时常会面临资金困难,单纯由政府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应设立公益组织慈善基金,号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参与其中,通过筹集慈善资金的方式,开展乡村振兴公益服务活动。同时,慈善资金不仅解决公益组织的经费来源,也将慈善项目带入到乡村之中,让各个乡村能够尽早接触慈善,有助于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

(作者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徐顽强、王文彬:《乡村振兴的主体自觉培育:一个尝试性分析框架》,《改革》,2018年第8期。

②黄建红:《三维框架: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论坛》,2018年第5期。

③王春光:《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的思考》,《社会发展研究》,2018年第2期。

责编/潘丽莉 美编/李月敏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主体政府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