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热点探析

2018-12-10胡俊杰

软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

胡俊杰

摘要 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选取样本,借助SATI2.0和Ucinet6.0对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目前我国智慧校园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主要集中于智慧校园建设依托技术手段及应用、智慧校园雏形及建设策略与主要特征、“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研究三大方面。根据数据分析以及相关实践,未来我国智慧校园研究将聚焦于智慧校园本质、智慧校园建设中用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以应用为先导并使师生有更多“获得感”等方面。

关键词 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互联网+

DOIDOI:10.11907/rjdk.1814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8)009021504

英文标题

Research Hotspo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telligent Campus in China

--副标题

英文作者HU Junjie

英文作者单位(Information Center,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China)

英文摘要Abstract:Taking the CNKI database as the data source for sample selection,we rely on SATI2.0 and Ucinet6.0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igh frequency keywords.By the analysis we sort 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hotspot of smart campus in China which are mainly focus on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smart campus,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 campus construction strategy and main features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wisdom campus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and the related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we believe the research on wisdom of campus will be focused on the wisdom of campus essence,construction of the wisdom of campus with system thinking in toplevel design andapplication-orientation so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more sense of gaining in the future.

英文關键词Key Words:smart campus;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educational wisdom; Internet plus

0引言

2010年,浙江大学在其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型校园”,“智慧校园”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而多年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表明,其存在许多误区。胡钦太[1]归纳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4点不足:①主要聚焦信息门户平台与部门管理系统的业务整合和数据集成;②大集中式、并发式建设牺牲了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性、复杂性和可扩展性;③整体上仍是管理思维,服务模式单一;④访问方式在时空特性上存在局限。因此,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名称上的转变是人们不断实践和反思的结果,怎样建设智慧校园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不同学者立足自身研究领域,提出了智慧校园的内涵。物联网技术应用专家突出其智能感知功能,认为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以感知或挖掘信息相关性为核心的信息化应用模式[2,3];教育信息化研究专家重点关注智慧学习环境与智慧课堂等教学方式改革,指出智慧校园是基于新型通信网络技术构建资源共享、智能灵活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信息化建设专家则侧重智慧校园的应用和服务,认为智慧校园建设不仅仅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更需突出服务[4]。

1研究思路与过程

1.1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首先在CNKI上以关键词“智慧校园”进行检索,导出研究的样本文献。然后将样本文献导入SATI3.2中作相应处理,获取想要的结果,进而生成相应矩阵,再根据需要将生成的矩阵导入Ucinet60中转换成.##h文件,利用Ucinet6.0中集成的NetDraw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绘制二维社会网络关系图谱,通过分析社会网络图谱就可以挖掘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1.2研究过程

1.2.1研究对象样本获取

在CNKI上以关键词“智慧校园”进行检索,截止到2016年4月11日,共得到文献460条,通过仔细甄别发

现,有很多论文谈论“智慧校园”相关问题,但其研究只是浅尝辄止,参考价值甚微。为此,本文样本主要为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文献以及被引率较高的文献共199篇。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2.2高频关键词提取

为了较完整地把握智慧校园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将选取的189篇文献相关数据(包括关键词、作者、年份、期刊、期次等信息)在SATI3.2中进行相关项目的数据统计,生成相应的矩阵和表格,提取高频关键词。

1.2.3共词矩阵构建

将文献文档导入SATI3.2,生成“共词矩阵”,具体如表1所示。该矩阵是无向对称的关系矩阵,行和列都表示关键词,当2个高频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时,表明两者存在某种关系。如矩阵中第4行与第5列的交集是7,说明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同一篇论文中共同出现过19次。“共词矩阵”对角线上的数值表示该关键词的词频。限于篇幅,本文仅列其中11×11的“共词矩阵”。

1.2.4相异矩阵生成

为减少统计误差,将共词矩阵转换为相似矩阵。统计相关规律,既可以直接观察文献被共引的频次,分析各对象之间的相似度,也可以将原始矩阵标准化,以减少数据处理造成的误差。进行转换的算法为Equivalence相似系数法,即:Equivalence = Mab /( Ma* Mb) 1/2,其中Mab代表a和b同时出现的次数,Ma、Mb分别代表a、b出现的次数,依据该算法便可得出相似矩阵,用1减去全部矩阵数据,获得两词间相异程度的相异矩阵(见表2)。

1.2.5聚类分析

对得到的“相异矩阵”进行相关格式转换后,将其导入Ucinet6.0软件进行凝聚子群分析,Ucinet6.0中Network下的CONCOR可以根据不同位置将行动者分成一个个不重叠的子群。借助Ucinet6.0软件进行凝聚子群分析,获得了关键词的网络子群图(见图3)。依据子群图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可以归纳总结出关于智慧校园研究的主题和类别(见表3)。

2研究热点分析

借助SATI3.2和Ucinet6.0,对样本文献进行一系列量化处理,客观归纳总结出目前国内智慧校园研究的4个热点领域。为获得更科学准确的分析结果,以上述子群图谱(见图3)形成的4个研究主题为基本范畴,以关键词为主要线索,对相关文献进行再次研读归类,从而形成了如表3所示目前我国智慧校园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

2.1智慧校园建设主要依托技术手段及应用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共识,作为教育信息化形态之一的智慧校园,其建设当然依赖于相关技术支撑。近年来,新型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井喷态势,这也给智慧校园建设带来福音,许多概念性设想会逐步成为现实。

2.1.1物联网技术

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嵌入到食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系统的整合。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校园生活和教学管理两方面:校园生活主要基于RFID技术进行食堂饭卡管理、浴室水流量管理、师生考勤等;教学管理主要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智能书车构建智能图书馆,可实现文献架位信息收藏、文献分拣、新文献上架等功能[3]。

2.1.2云计算

维基百科对云计算的定义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与其它设备[5]。目前国内基于云计算支持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主要体现在以教育资源共享为核心而形成的多层次教育云服务体系,在该教育云服务体系下的基础设施、网络教学平台、相关软件都成为其“服务”[6,7]。

2.1.3大数据

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相比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最核心特征是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可感知设备和信息系统获取海量的活动过程与状态数据,以及基于该海量数据分析而掌握事物的规律,开展智慧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校大数据组织与建模,为挖掘出大数据价值的关键所在[8]。

2.2智慧校园雏形、主要特征与建设策略

2.2.1智慧校園的雏形——数字化校园

傅首清[9]提出了智慧教育成熟度模型,将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的特征作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建设实践和经验总结基础上发展来的;胡钦太[1]在分析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必要性的基础上,引入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阐释了智慧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更高形态。

2.2.2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智慧校园

祝智庭等[10]提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2014年其更进一步提出智慧教育是指信息技术支持下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教育[11]。何克抗[12]认为,目前我国许多地区中小学校已从早期主要关注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的数字化教育建设阶段,转入以智慧教室和智慧校园建设为标志的智慧教育阶段。

2.2.3智慧校园建设策略

熊频、胡小勇[13]通过对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智慧校园建设案例的深入剖析,指出我国智慧校园背景下的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应注重对智慧学习环境规划进行顶层设计、聚焦支持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的核心要求及鼓励形成社交网络等。于长虹等[14]基于智慧校园智慧性设计的构成要素和智慧表现,通过对智慧性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进行阐述,提出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改进的智慧校园设计参考模型。

2.3“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

“互联网+”对应的英文为Internet Plus,它不是加法或加号,而是“化”,也就是说“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并不断释放出数据流动性的过程[15]。吴瑜等[15]在梳理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面临新挑战的基础上,指出“互联网+”校园将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对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落脚到教育上,就是要促进校园建设信息化水平与应用层次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演进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体现,也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智慧校园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剖析其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智慧校园建设乃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2]沈洁,黄宇星.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122125.

[3]严大虎,陈明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6):123125.

[4]宓詠.智慧校园离不开资源与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1(11):31.

[5]方达星.云计算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初探[J].价值工程,2011(19):169.

[6]蒋家傅,钟勇,王玉龙,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109114.

[7]吕倩.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J].计算机科学,2011(10):1821.

[8]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9125.

[9]傅首清.技术推动教育变革——海淀区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发展探析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1):511.

[10]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11]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5):48.

[12]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J].教育研究,2015(11):7681.

[13]熊频,胡小勇.面向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建设研究:案例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569.

[14]于长虹.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12.

[15]吴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813.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何丽)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