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用的临床观察

2018-12-10于苗苗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利格列汀二甲双胍临床效果

于苗苗

[摘要] 目的 观察利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7年1—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腰围、血清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MI、WC、HbA1c、2 hPBG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SBP、TC、TG、LDL-C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时采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将其血糖、血压、体质量指数等控制在正常水平内,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

[关键词] 利格列汀;二甲双胍;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a)-0057-02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主要因缺乏胰岛素分泌所引起的一种高血糖现象,属于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1]。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疲惫、乏力以及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据流行病研究指出,患者过于肥胖、血压过高、年龄增高、血脂异常等因素均会增加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摄取能量的增加、缺乏适当的运动,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9 000万,但只有约一半的人数在治疗后达到控制的血糖水平[3]。2017年1—12月该文采用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其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8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定为该次研究样本,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二甲双胍)、观察组(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5.26±2.41)岁;病程范围在2~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23±1.01)年。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5.11±2.24)岁;病程范围在2~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34±1.42)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注册证号BH20080142)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予以患者1 000 mg的二甲双胍口服使用,2次/d,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添加利格列汀(国药准字J20130081)进行治疗,用法用量:给予5 mg的利格列汀口服,1次/d,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期间患者可持续之前的饮食、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①样本采集:要求患者空腹于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给予75 g的50%葡萄糖注射液口服,2 h后将其静脉血进行抽取,检测患者餐后2 h血糖(2 hPBG)。

②指标检测:采用免疫酶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检测,使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其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

1.4 统计方法

数据的分析处理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較两组治疗前后的BMI、WC以及血糖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MI、WC、HbA1c、2 hPBG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对照组的各项值仍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变化

统计学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无较大差异,且与治疗后的观察组比较,在SBP、TC、TG、LDL-C水平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多是因机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出现异常升高,早前临床上常采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降糖类以及胰岛素类药物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如二甲双胍治疗过程中的药效可直接作用于患者体内糖代谢的过程,加强糖的无氧分解,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机体中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属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因存在低血糖、体重指数增加等副作用,且血糖水平控制程度不是很理想,影响治疗的效果[4]。如该文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2 hPBG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相比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格列汀是一种化合物,属于一种新型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而二肽基肽酶-4对人体肠促胰岛素激素样多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可起到良好的降解作用,具有极强的有效性、选择性。因此,给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利格列汀后,其药效可与二肽基肽酶-4可逆结合,可将其活性肠促胰岛素激素的浓度有效提升,形成一种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强患者体内胰岛素的释放,促使机体中葡萄糖水平恢复平衡状态,进而降低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5]。此外,由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具有较好的降脂、降压、保护心血管等作用,治疗过程中可将患者的SBP、TC、TG、LDL-C值有效降低,恢复正常水平,减少因高血压、高血脂等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该文研究结果所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糖、血脂、BMI、WC等指标上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预防心血管发生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赵晓伟, 田坚, 沈静雪,等. 利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用的临床观察[J]. 贵州医药, 2016, 40(1):40-42.

[2] 徐静, 郭剑.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利格列汀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74.

[3] 宋美玲.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0):124-125.

[4] 李雨鹏, 王应娜. 利格列汀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 20(6):634-639.

[5] 于会敏. 利格列汀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2):70-71.

(收稿日期:2018-05-10)

猜你喜欢

利格列汀二甲双胍临床效果
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对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格列汀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治疗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