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设日语实践课的思考

2018-12-08孙素建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习实训

孙素建

摘 要: 日语实践课对学生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以成都为例,软件服务外包日语有着广阔需求。如何培养具有服务外包日语实践操作技能和商务流程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是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就这类实践课程从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与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日语实践 实习实训 “日语商务交往礼仪”

1.概述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企业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不仅停留在基本的外语语言基础能力和文化素养等,还要求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的技能技巧,因此实践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日语实践课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人才培养,以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要体现如下:一是通过实践性教学、实习实训等,加强学生对企业、对行业的了解,使书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完成学中做到做中学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对行业的现状、趋势及企业的用人要求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为后续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三是帮助学生增强与企业的互动,为后续的工作做好铺垫。

以笔者开设的“日语商务交往礼仪”为例,通过“商务拜访”、“商务接待”、“商务会议”三场景,在教师的指导下,學生利用网络平台收集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各自的调查报告并发表;小组合作完成商务交往场景模拟;最终形成最终报告,完成课程任务。以期达到(1)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及制作成报告的能力;(2)培养学生在商务交往礼仪方面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小组团队合作的能力;(4)锻炼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译等的基本技巧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与实践,将平时所学知识尽量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体会沟通、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实际运用跨文化沟通技巧,并感受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提高日语的综合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2.日语实践课程现状

该课程的开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

2.1实践课时少,需实践的课程多,不成正比。

实践课程不同于基础的语言课程,是将日语语言、商务礼仪、岗位技能、企业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各院校由于教学资源和课时配置所开设的实践课时相对较少且较为集中,与之不成比例的是存在多门需要实践的日语相关方面的课程,如日语口译、日语会话、电子商务、商务礼仪、国际贸易实务、旅游日语等。

2.2缺乏实践环境。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就业。一些学校本着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和实习实训高度结合的教学方式,会根据各自的教学任务安排,与企业共建联合基地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由于在实际学生管理环节中,学校优先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别是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极容易受到诱惑,因此对于学生管理来说,安全是重中之重的。因此,教师会就地取材,如校园附近的基地或者校内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是切实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之一。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回避了学生管理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有限,难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

2.3缺乏有效的管理。

目前一些教师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对于员工管理领域会有所欠缺。此外,以最新的腾讯对“00后”的大数据调查发现,“00后”与原先的学生相比,更具有独立性。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会对很多事物好奇,但是缺乏恒心。他们不拘泥于死板的管理,难以适应呆板、滞后的管理与交流方式。此外,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知识来源广泛。因此,传统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调整。

2.4学生缺乏代入感。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需要被认为是企业的职工。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没有企业员工的代入感,缺乏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深度理解和认同,难以从企业员工角度体会企业的成长和感受企业的理念。

3.日语实践课程的改进建议

3.1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

各院校的实践课程和实践课时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所安排的,应考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高效且多样的进行实践和实训。如不只拘泥于学校所开设的规定的实践课程,在平时的日语基础课程教学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留出部分时间将所讲知识让学生实际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等课堂环节的加入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力争在语言表达、职业技能实际操作等方面有所提高。

3.2建立仿真实验室。

实践实训的重点在于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真实场景在实训室中展开,使学生从课本进入仿真体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但是实验室的建立不仅仅是传统的机房,例如多媒体实验室。可以创新的设计为互动教室,例如面试大厅、会谈室、总经理办公室、报告厅等。商务谈判侧重点在于学生在商务活动现场的交际能力,可以模拟从会谈室的场地布置、会谈会议安排、会谈合同书制作等多方面设计,甚至包括客户的接送、客户会后的活动安排等。同时注重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面部表情捕捉等方面的训练。通过扮演角色,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商务活动的每个细节,并感受日本企业文化和日企员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学生实施了每个细节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不断总结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在商务活动中的实际交流与沟通能力。

3.3建立管理制度与引进具有管理经验的企业实践。

以笔者为例,有在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工作经历。该公司非常注重人员的管理,公司建立了一系列日例会、周会、月会等会议沟通制度,此外针对紧急事情还需要召开特别会议。在办公例会之外,公司针对人员的管理也有独特之处,例如针对每个部门、人员的绩效考核,员工的创新奖励等。制度是为了加强人员的管理,同时也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缺乏公司制度的约束,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外企业资源,如邀请相关公司的人事资源部门的主管担任实习实训教师,来学校做讲解。也可以鼓励在校教师积极参与校外各企业的实践,以期提高校内教师本身的企业经验。还可以考虑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实践互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制度管理理念,从而让学生更加规范更加自觉地遵守相关制度。

3.4加强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培训。

“00后”的学生偏向自由与自主,这为企业化管理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在学校培养合格的企业人变得更加困难。合格的企业员工不仅包括精湛的专业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简单讲职业道德需要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能够与同事、与领导和睦共处,完成各项任务和指标,但是日语专业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关于职业道德这方面的课程。所以关于职业道德方面模拟实践便无从下手。而且各企业单位有其内部规定的相应的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以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借助企业资源,以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企业工程师驻场等方式,完成对学生的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

4.结语

笔者以本校开设的《日语商务交往礼仪》为例对日语实践课的开设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需要语言和实际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校内开展的实践教学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日语实践课程的进一步完善需要继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吕雯.商务英语教学:语言教学和技能教学的平衡结合[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40-142.

[2]苏跃.关于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2(10):184.

[3]李侠.谈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实训教学的实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252.

[4]舒曼.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5):86-88.

[5]马文娟.浅谈会计职业道德[J].甘肃科技,2012,28(16):110-113.

猜你喜欢

实习实训
浅谈高职学生实训安全用电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实习实训探究
应用型本科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研究
浅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对就业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