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子分析视域下高校课堂教学影响力探析

2018-12-08施爱民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影响力

施爱民

摘 要: 课堂教学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最普遍、最基础的途径。从学生主导性角度切入,根据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设计问卷,对桂林几所高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提示,课堂教学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但影响课堂教学影响力的第一要素,并非人们一直强调的教师的知识素养,现代教学技能对大学生听课效果的影响程度并不如预期的那样高;调查结果还提醒人们对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认识存在偏差,应当以唤醒与激发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为目标完善课堂的“讲授法”。

关键词: 高校课堂教学 影响力 因子分析

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影响力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塑造、改变学生态度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本质上就是促进学生态度的形成——让学生在对某种知识或者观念了解的基础上,相信这种知识或者观念,并能自觉地运用这种知识或观念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课堂教学影响力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质量,影响高校教育质量。高校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和探究的热点,各高校积极进行各种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但目前,鲜有采用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分析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为此,我们采用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自制调查问卷,对桂林几所高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有针对性地提高高校课堂教学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方法

运用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们的调查问卷共筛选出22个具有一定代表性、反映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观测变量。观测变量按照李克特五级进行正向计分(很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很好=5),22个观测变量包括以下项目:教师言行、教师精神面貌、教学准备、教师衣著、教师亲和力、讲授吐词清晰度、教师知识面、教师动手能力、教师学术成就、讲授的条理性、课件制作质量、课堂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教具运用、讲授易于理解、教师按时授课、讲授感染力、课外师生交流、课外科技活动、课外社团活动、考试方式及学习指导。

针对桂林几所高校在校生调查问卷回收中,有效问卷4680份,无效问卷115份,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录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调查结果

2.1各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得分统计学描述,具体描述见表1。

2.2适宜性检验。

本调查KMO抽样适度测量值为0.984,Bartlett球形度检验卡方值=137385.201,P=0.000,可以认为相关矩阵是非单位矩阵(P<0.05),适宜采用因子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2.3因子分析。

公因子Z1在教师言行、教师精神面貌、教学准备、教师衣着及教师亲和力方面有较大载荷,它们分别反映了教师个人素质的内容,因此,将该因子称为教师素质因子;公因子Z2在教师讲授吐词清晰度、教师动手能力、讲授的条理性、课堂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及讲授易于理解方面有较大载荷,它们分别反映的是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内容,因此,将该因子称为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因子。具体调查分析结果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要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必须通过各种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影响力。

3.提升高校课堂教学影响力的路径思考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用具和教学方式共同组成的一种特殊活动,提升课堂教学影响力,就是促使参与活动的主要要素充分发挥潜能,为此,根据调查数据的提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老师必须“正道”且“有业”,这是构建课堂教学影响力的必备路径。

调查结果的公因子Z1(表3)表明,“教师按时授课”“教师言行”“教师精神面貌”“教学准备”“教师衣着”“教师亲和力”有较大载荷,这些项目反映的是教师个人品质素质的内容。这些项目在得分统计均值中(表1)都排在前十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按时授课”在得分统计均值中(表1)排在22项目中的第一名。这些调查数据提醒我们,教师课堂教学影响力的第一要素,不是传统一直认为的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是教师的个人素养。根据调查结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影响力,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不能只片面强调专业素养。

教师个人素养包括品行素养与知识素质两方面,它对课堂教学影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从理论上认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更多关注、鼓励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品行素养指一个人在后天教育与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言谈举止是品行素养的外在显现。如前所述,教学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塑造、改变学生态度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改变他人的态度,关键因素在于这个人的可信度,与个人的可信度直接有关的因素就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品行素养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影响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认可、接受程度。如果一个教师上下课随意、衣着不整、精神不振,就很容易让学生感觉这个人不可信,甚至反感,从反感、否定教师人格进而反感、否定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对教师的个人品行持否定态度之后,对教师的授课目的会产生怀疑,也会降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授受、认可程度。与此相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良好的品行素养容易引起学生的喜欢,喜欢是一种促使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

正如韩愈《师说》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之道,首先“正道”——老师一定要代表着、体现着、实践着正能量,学生对老师个人品行认同、欣赏既能迁移到对知识的接受,又在有形和无形中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其次“有业”——渊博的知识是老师的必备职业条件,“有业”才能“授业、解惑”。所以,“正道”与“有业”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个人素质,是构建课堂教学影响力的必备路径。

3.2重视基础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提升,这是构建课堂教学影响力的根本路径。

调查结果的公因子Z2(表3)表明,“讲授吐词清晰度”、“教师动手能力”、“讲授的条理性”、“课堂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及“讲授易于理解”有较大载荷,它们分别反映的是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内容,属于基础教学技能的核心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其中“课件制作质量”得分并不高,它提示我们现代技能的采用对大学生听课效果的影响程度并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高。

基础教学技能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技术与能力,是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贯通的桥梁,因此,既是教师资格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又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基础教学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板书设计技能。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课堂教学工具的基本配置是“黑板加粉笔”,为此,板书设计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要求做到字跡工整、言简意赅、层次性强,版面设计有助于知识呈现与理解。二是教学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是教学内容传送的基础载体,对教师教学影响力的作用非同小可,正如著名教育家朱光潜先生所说: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语言技能要求做到口齿清楚、语言生动、富有时代感。三是肢体语言技能,即借助面部感情、身体姿势与动作,让学生更容易更深入地理解教师表达的知识和思想。四是教学操作技能,即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道具与教学仪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高校课堂已经普遍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室替代了传统的单纯“黑板加粉笔”教室。为此,课件制作技能成为现今高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对课件制作态度应该避免极端:一是过于强调趣味性。一些教师在课件中过于使用影视图片资料,这样的课件是生动了,学生抬头率高了,但对大学课堂教学而言更重要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却被弱化了。另一个极端是忽视课件的趣味性,有些教师PPT制作成了教材的电子版,完全是教材文字的再现,课堂教授只是机械地读着课件上的文字,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技能要求大同小异,课件实质上如同黑板,只是它可以展示的知识容量更大更感观,把过去教师用语言表达的案例、资料用直观的方式(视频、图片)表现出来。课件制作要求与前面所言的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PPT应当是简洁、有条理的,有助于学生掌握与理解知识。

3.3以唤醒与激发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为目标完善“讲授法”,这是构建课堂教学影响力的核心路径。

根据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得分情况(表1),我们可以看出,反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学生参与性的项目——“讲授感染力”“课堂师生互动”均值比较低。这提示我们,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生动性”的要求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在意。

讲授法是老师以口头语言为主要载体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因为具有教学信息量大、教学进度较快等优点,一直是广受采用的教学形式。但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对课堂讲授法罗列了种种罪状,认为讲授法就是教师的“独角戏”,是知识的单向传递,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认为讲授法只适合理性传授,理性知识是学生不爱听。为了克服讲授法的“弊端”,人们把“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当成提高教师课堂影响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法宝之一。在听课检查时,经常把“课堂缺少师生互动”作为建议提出来,老师们为了迎合检查,在做课堂设计时,不管有没有必要,教学中尽量减少教师的“讲”,更多地设置“师生互动”环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过于注重课堂的生动性、活跃性,花在理性知识教学方面的时间必然减少。

教学方法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已经具备较好的理性思维能力,自控能力加强,学习目的性明确。在大学里,面对理性思维正在发展中的大学生,正确运用“讲授法”更能激发他们的成长。首先,教师应当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相比过去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变化为:1.比较强调“实用性”。当代大学生关注与他们有关的现实,对于他们认为有用的知识的学习认真且积极主动。2.维权意识比较强。大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不管是来自学校及社会、老师的各种行为,大学生都考虑到其合法性。3.民主意识比较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人民主权利,有强烈的人人平等的观念。其次,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将“平等、民主”作为讲授法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学内容上,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到所学课程对社会、对个人“有用”,以此增强学生的学生动机。在教学形式上,要以师生平等的心态实施教学,以“对话式”语言传递知识与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个人权利、民主权利”的实现。

总之,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决定因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导,为了扩大课堂教学的影响力,教师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科专业理论水平,还要重视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和教学技能,探索顺应当代大学生身心需求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Amir T.. Payandeh Najafabadi, Maryam Omidi Najafabadi. Learner satisfaction for a hybrid course in probability[J]. Journal of Emerging Trends in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0, 2(1): 30-36.

[2]Lucy Santos Green, Fethi A., Bree Dento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impact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a new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J].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12, 13(3): 189-197.

[3]申鲁军,杨磊,吴世塭,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课堂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59-60.

[4]余露山,吴江永,姚彤帏,等.全程教学质量评价和提高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63-64.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影响力
关于公布我刊2020年高影响力论文的通知
让激情更具影响力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