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18-12-08鲁怡君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高职学生

鲁怡君

摘 要: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专心致志的劳动精神,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必备的职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是经济转型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应当从工匠精神视角考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以工匠精神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途径

2016年“两会”上李克强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精造等转型。此后,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词,许多高职院校都将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工匠精神是以精益求精、敬业专注、追求卓越、用户至上为价值内核的职业精神及品质,也是一种追求完美、制造精品、超越自我的劳动精神。中国是非常重视工匠精神的国度,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思想论述,如“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百工以巧尽械器”、“庖丁解牛”、“无他,唯手熟耳”等都是关于工匠精神的论述。在西方国家人们都非常重视工匠精神,如德国汽车、瑞士手表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1]。从物质层面上看,工匠精神体现了精密制造、优质制造、质量卓越等,体现了劳动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和产品细节的打磨,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产品往往是质量保证、品质卓越的代名词。从精神层面看,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者的主体性精神和创造性精神,是劳动者将所有精力、情感、智慧等投注到产品中的结果,它能够帮助劳动者摆脱机械性、重复性劳作的束缚,促进劳动者的精神解放和自我超越,这些对于化解机械化大生产时代的人的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可以从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特征。所谓敬业是指劳动者对从事的职业有自内而外的敬畏感,能够以尽心尽职的态度对待从事的职业,正如孔子所说的“执事敬”;精益是指劳动者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过程,将每个细节都打磨到极致;专注是指劳动者以几十年如一日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具体细节中积累优势;创新是指劳动者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不断推动技术革新、方法创新等,这也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必备的优秀品质。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等成为最宝贵的社会资源,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在西方国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资本为王的时代已经终结,知识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例,资本不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创新理念、高端人才等成了投资者关注的对象。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支持和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引导人们在创新和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理念、专业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比较落后,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技能训练、岗位实习、实践教学等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见,应当改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追求卓越、独具匠心、精益求精等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之中,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能化解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从工匠精神视角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培养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顺应知识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忽视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视不够,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或重复训练法等开展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等。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较为落后,几乎完全照搬地方性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评价等,不能凸显高职院校的实用性、实践性、应用性等,比如一些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过多,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一些高职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创业经验、实践经历等,只会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教课本上的知识,不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学,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等。有些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这种不负责的态度难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2]。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工匠精神是制造优质产品、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也是劳动者必备的职业精神和劳动精神。高职学生是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的重要主体,也是推动中国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以工匠精神对待学习和工作,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当以工匠精神为出发点开展高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模式、内容等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高职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理论家、艺术家、教育家等,而是为了培养懂技术、有责任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工匠精神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建立求真务实、注重实用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业能力等。首先,高职院校领导应当正确看待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在高职教育中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忽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领导转变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问题,将工匠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等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此外,高职教师还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多用探究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等[3]。

(二)创新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一些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等割裂开来,片面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忽视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应当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将职业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等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内容。比如可以将创业知识、创业指导等内容融入专业知识教学、课外实习实训等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教育、创业项目,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此外,还应当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模拟工作流程、创业过程等。比如可以开设“创业项目启动”课程,让学生全过程参与企业选址、企业注册、员工招聘、生产加工、内部管理、市场销售等活动,在全真的教育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精神等。

(三)建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管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敬业意识,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最终都要落脚于实践教学之上。应当建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课外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课外实习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或者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也可以在学校社团、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中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敬业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等。最后,应当通过企业实习、进修培训等提高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使教师胜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还应当强化高职教师的敬业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使教师全身心投入人才培养工作之中[4]。

工匠精神是现代劳动者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应当以工匠精神为指导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培养更多有工匠心、责任心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進.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

[2]胡春阳.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3]胡志群,任拓,李桂如.论竞争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J].教育论丛,2010(01).

[4]周建,金素.独立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高职学生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