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2018-12-08张海婷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思路互联网

张海婷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概念开始受到重视,将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许多传统行业扩宽了发展途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作为教育行业,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实践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探索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以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但是,互联网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希望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学生管理 新思路

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和互联网密切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顺利开展其他工作做好铺垫,因此互联网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转型期,互联网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如果高职院校仍使用以往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就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不可避免[1]。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使学生管理工作素材及内容更加多彩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背景下丰富的资源和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高职院校任职的管理学生工作的教师,在开展工作中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学习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内容,提高工作能力,学会掌握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及时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他们日常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将学生具体情况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二)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亲和力

互联网背景下最大的特点是信息沟通交流的互动性更强,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少的障碍,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方便的沟通渠道,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换位思考,从学生角色出发思考实际问题,通过互联网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本质上减轻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重担。

(三)提高学生管理信息传递速度

互联网背景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很强,信息的传递和接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的传递性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打破传统信息传递模式中时间及空间的各种限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时效性不断得以强化。从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及教师需要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更新观念,才能不断提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并且在沟通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平台中微信、QQ、微博等的,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和自身特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二、互联网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技术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一些学生的防范意识不强,容易上当受骗,更有些学生沉迷网络,影响学生。

(一)垃圾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

互联网技术在发展中为不良信息提供了传播途径。这些垃圾信息,弱化了某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他们强化了“地球村民”的意识,但是在增强的同时,民族认同感有待增强,进而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

(二)网络媒体影响了大学生思维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网络媒体的直接化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塑造及整体素质的提高,互联网技术在发展中扩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时了解和掌握新鲜事物具备的正面作用,但是在掌握正面丰富信息的过程中,伴随着网络上的垃圾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干扰了学生对信息筛选的难易程度,不利于大学生思维方式和整体素质的发展。一些大学生虽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却难以写出流畅的文章和漂亮的文字,并且自制力受到影响,大量上网时间占用大学生学习、阅读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影响高职院校对知识结构的合理整合,这些问题都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充分重视的。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索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这种管理理念就是把个体放在核心位置作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因此需要学校采用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上,还有学生特有的气质、性格和爱好等多方面。高职院校以往管理模式是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部分作为重点,但是往往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即在教学中注重整体发展方向,忽略对学生个体的关注。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还有对于学生职业计划的长远发展规划,这样学生更能明确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充分将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高职管理目标应该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活动,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效率[3]。

(二)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始呈现多样性发展趋向,对此高职院校需要承担起重责,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和工作者需要进行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大学生教育发展步伐,在管理工作活动开展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积极的心态和思想状态差的学生多沟通和交流,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这样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三)加强监控校园网络舆情

互联网时代下很多高职院校的网络环境相对比较开放,从侧面反映出高职院校教师和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视网络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在发挥微信、QQ、微博等用处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学生思想意识受到负面影响,防止互联网对他们思想的危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所以高职院校要提高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在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的同时加强对于学校舆情的监管,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控制。另外,在互联网平台上对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建议和回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四)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得高职院校更加开放,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意识更加活跃,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更复杂,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可行制度协调学生主体之间的各种问题,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加强意识,在国家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学生发展的规章制度,从源头规范学生个体的行为,这样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

(五)利用互联网的正面教育作用

用互联网正能量进行正面教育,抵制负能量,从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采取主体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校园网进行积极宣传,抵制校园不良文化。通络互联网普及法律教育,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正面教育,互联网正在急速地改变人类的认识层面。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要认清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努力调整教育模式,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创新改革。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和思想意识正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更应该注重互联网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并加强对学校网络的实时监管,积极主动地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不断紧跟时代发展,才能不落伍。

参考文献:

[1]郭凤平.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青年时代,2017(20):173-174.

[2]于杰.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50.

[3]高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9):115-116.

猜你喜欢

新思路互联网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