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

2018-12-08林小青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构建

林小青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在社会各个行业中得到较大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各大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果高校思政工作没有有效结合互联网进行,就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中产生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皆因网络而凸显,相关工作者必须充分结合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校思政课的信息化教学,构建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基于此,本文阐述民办高校建立网络育人体系的重要性,分析民办高校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现状。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网络育人体系 构建

面对当前互联网盛行的新时代,我国民办高校相关人员应当积极转化落后教育思想,树立新的网络育人理念。充分结合当前学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缺陷与问题,紧密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学生特点出发,有效促进各地区各高校网络教育平台与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强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强大的网络文化与舆论氛围,进而切实抓住民办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民办高校建立网络育人体系的重要性

第一,高校思政教育与祖国未来具有密切的联系,应当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策指导。党的十九大为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正确的思想、道路引领。第二,习总书记指出: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一定要将教育事业放在突出位置,推进现代化教育。为了办好人民群众称赞的教育,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政策,将“立德树人”的任务有效落实,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民办高校担负培育人才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推动科教兴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政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构成,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民办高校相关人员必须确定其主体性,制定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充分结合当前时代特征,以清新的理论、全新的模式提升育人水平。因此,我国民办高校建立网络育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民办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树立新的网络育人思想。

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推动了虚拟空间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各大高校,互联网技术的盛行给传统教育工作带来了深刻变革与挑战。民办高校相关领导及广大教育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育人工作面临的考验。让实践教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网络平台上。高校应当加强对网络育人思想的认识,将学校发展目标与网络育人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网络育人组织机制、工作组。管理人员与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按照互联网技术呈现的新特点,强化学习相关理论,全面提升自身思想认识层次。给予民办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育更多优秀接班人。

(二)建立网络育人工作的组织机制、工作体系。

第一,我国民办高校是网络教学的重要阵营。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新时期,进一步推进网络育人工作进程。相关人员应当积极建立领导组织管理部门,竭力建立网络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全新机制,展开有效的思政工作领导,打开民办高校网络育人新局面。第二,网络育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合力性的工程。高校应当紧紧围绕党的统一思想,组建相应的育人领导小组。选择主抓思想政治宣传的党委书记为组长,由相关宣传部带头,积极发动校团委、网络教育机构、学生处、保卫处、每个教学部的协同参与,建立网络育人的组织机制、工作体系。同时,学校相关领导小组必须立足大局,有效制定本校网络育人工件的实施途径。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规范所有职能部与教学部展开各项工作,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形成育人合力。第三,要建立监管控制机制。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虚拟性、隐匿性特点,在网络空间包含了五花八门的思想、行为,有的负面信息给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与专业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相关负责人应当积极建立个人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如果发现某种恶意的信息传播现象,就立即介入,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严肃惩治;应当强化正确的网络宣传、教育、思想引导,提倡大学生文明上网,引导他们强化对网络文化的警觉性与对不良信息的抑制能力;还要不断坚定大学生的信念、紧紧围绕十九大中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党的发展方向一致,守住社会良知与道德,拒绝思想堕落,熟练应用网络技术。

(三)加强网络设施建设。

第一,相关工作者应当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各项基本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校园网络的影射范围与普及程度,更好地为民办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提供強大的技术支持。第二,应当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不断健全现有校园网络,致力于打造带有巨大影响力、吸引力的思政主题教育网站,还需要积极建立高校网络互动社区的建设工作,扩大网络思想教育阵营。第三,应当充分进行网络的正面宣传与教育工作。充分彰显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特点。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及时更新平台中发布的教育内容,同时,开设线上、线下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平台,掌握校园网络情况,进行有效的舆情引导与思想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学生参加校园网络文化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关注最新的新闻资讯,并积极参与社会热点讨论,与此同时,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展开思政理论的自主学习与交流。

(四)建设网络育人专业工作团队。

互联网给民办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标准。相关教师既要充分掌握相关思想政治理论,又要熟练应用网络技术。我国民办高校为了更好地促进育人工作发展,必须积极建设一支专业的工作团队。第一,从学校的政治宣传部、学生的工作部、思政理论专业的教师、网络技能教育工作人员中,选择可以担任专业网络育人工作的教育人员,进而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同时,精心挑选一批青年教师与德才兼具的大学生,共同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宣传队伍,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协同相关专业工作者有效进行网络育人。第二,加强对专业育人工作人员的素养培训。着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支思想导向正确、具有强大影响作用的网络育人师资团队。其中,培训工作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提升网络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网络开放性、虚拟化的空间中,民办高校逐渐发展成为各类文化与思想互相交流的重要场所。网络舆论的相关引导者与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坚定政治立场,这样才可以让网络教育更加充满感染力、说服性。这也是民办高校网络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实质上,无论在哪种学术中,最关键的是思想政治方向,思政方向只与教育工作者关系密切。其二,对网络教育人员展开必要的技术培训。现如今,互联网得到飞速的普及与应用,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与变化,民办高校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参加相关网络技术培训。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网络应用水平,还可以熟悉网络文化的发展动态,增加教育人员的信息量,逐渐建立高校网络育人的权威性。第三,增强教育工作人员对网络的应用技能。学校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广大教师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工作人员单纯地依托于“冲浪”的技术,已越来越不能跟上现代教育有效引导网民的职责。因此,相关人员应当不断强化网络的应用技能,可以有效通过校园网站的论坛、微博、博客、微信等互交式工具,举办各类在线的思政教育活动,加强与教师与学生的密切沟通与思想交流,侧重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进行网络育人。

(五)建立健全网络育人工作内容与方式。

互联网技术可以为高校育人工作带来全新的方式与平台。然而,在当前高校网络育人实践中,应当注意合理选用网络育人内容与方式。这是有效推进网络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网络育人应当实现“先进思想文化入心入脑”的教育目标。第一,应当充分经采集新颖、生动的内容,更好地吸引广大学生。所以,相关网络育人工作者应当深入学生群众展开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与问题,合理确定教育主题,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与宣传方式,以提升网络教育的针对性。关于网络育人内容大体分为网络政治、网络思想、网络道德、网络法纪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充分联系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与实际教育内容,包括就业、创业、心理健康、专业辅导、校园生活、法律支援等详细内容;此外,还应当对大学生展开网络素养的教育工作,这也是民办高校网络育人的重要因素。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本领,强化他们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发展的基础性技术与素养,进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让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利害关系,创造智慧人生,更好地提升自我。第二,网络育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擅长结合网络平台中发布的信息,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三观”,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育人工作者应当切实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环境,有效了解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生活、学习、娱乐、感受等,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想法。第三,通过网站、微信等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不断创新谈话与教育方式,有效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及实际困难。

面对当前网络的多元化、开放性、隐匿性、虚拟性等特點,民办高校教育形式发生了大的变革。相关工作者必须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正视网络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用辩证的视角看待与分析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问题,构建网络育人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与综合素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更新教育内容与途径,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取得良好的网络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勇,李晓光,张德江,等.基于“导训结合”的民办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教育研究与实践——以长春光华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59-160.

[2]张文斌.网络育人——着力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3):4-6.

[3]张文斌.着力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

[4]朱天玉.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3).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