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绘画与手工的整合

2018-12-08侯平盛立娟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手工小学美术绘画

侯平 盛立娟

摘 要: 我们以儿童喜爱动手的心理特点,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形式多种多样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和效果。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比赛展览等不同渠道的美术学习,极大丰富了美术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并且拓宽了学生对美术的视野和素养,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新颖独特的艺术熏陶,使孩子们拥有了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心灵,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绘画 手工

以往很多人把“绘画”与“美术”混为一谈,特别是一些家长等感觉孩子学美术就是在学绘画,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针对这一话题众多美术教学研究者一直在不断探索各类方式方法,纠正及改变这个观点。美术,简单概述就是“美”和“术”有机结合。美是感受,术是技艺。顾名思义,美术是能让人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一门技艺,教师除了对学生绘画技艺进行教育练习外,还包括在生活应用、平面设计、手工制作中的使用,教师对一幅美术作品好坏的评价方向及向学生进行一定的审美能力、德育能力的熏陶等,拓展范围很广。可是“绘画”在小学指对学生绘画时技巧技能教学和培养,并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绘画作品,纯属美术教学的其一部分。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改革是改变课程過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更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及美术实践能力,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美术课不再是一堂简简单单的绘画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课,教师必须全方位地结合不同美术门类培养出灵活掌握并运用绘画与手工整合的人才,通过自身的美术素养展现美术的无穷感染力,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渲染学生的心灵。

“绘画与手工相结合”更接近“美术”这一范畴,是“工艺美术”的初级阶段,目的是《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通过整合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及美术实践能力,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手工在美术这个概念里,并不算一个热门。其实,手工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手工需要灵巧的双手,能慢慢地锻炼出灵巧的双手。这样在绘画中才能力度适当、收放自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及兴趣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如折纸、制作贺卡、剪纸、泥塑等。每当学生绘画后并动手制作的作品被完整展现出来时,很有成就感。

美术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将绘画和手工整合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校内的美术社团教育活动在教学中是绘画和手工的结合,更适合提高孩子的绘画动手能力。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对艺术素质的测评办法印发了相关文件,家长们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和青睐,学校各部门全面狠抓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社团活动的开展,如不重视美术教育,伤害的可能是一代代人的心灵世界,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些教育家发现7岁—14岁是提升素质和各种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不同门类的整合可以培养出更高层次的美的境界和创造性人才。通过不同美术教学活动,我们总结出绘画手工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脑洞大开的拓印画

用漂亮的颜色随意敲敲印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拓印正是将绘画涂鸦和手工相结合,简单而有趣,获得了小学阶段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喜爱。拓印画必不可少的水粉色能让我们对水粉颜色的稀薄干湿有一个认识,帮助我们绘画时知道如何调配颜色。教学中拓印画通常利用蔬菜、水果、树叶等自然肌理进行水粉拓印,不仅能认识神奇的蔬菜、水果和树叶,丰富自然科普知识,而且美术作品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习《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时,课前让孩子们在校外搜集不同树叶,课堂涂上略稠的水粉颜色,然后趁湿拓印在纸上,一片片带着自然树叶肌理纹样的叶子就组合成了一棵棵大树,当然不需要颜色也可拓印出树叶,新鲜树叶本身的汁液颜色,通过重物均匀敲打,美丽的树叶拓印就成功了,效果超级棒。同时,各类水果、蔬菜中切面图案的利用:白菜帮的玫瑰花、玉米棒的点组合等,拓印出来的画面神奇有趣,最后让孩子们在拓印图案的基础上进行添画,画上自己喜爱的图形,最后孩子们都制作出许多创意无限、造型各异的拓印作品。本课将拓印和添画的技能综合起来运用,也就是手工制作和绘画整合的创作,孩子们提供传统美术绘画工具材料和常见的生活物品,没有奇特的方法,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一些飘落的树叶、一些食物和水果、一些废旧的塑料瓶等,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善于发现和创意,手工与绘画之间完美整合、平衡,带来一节生动难忘的课堂。同时让孩子们发现美、体验美并亲手创造美,深深体会到作品来源于生活和创意,为孩子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妙趣横生的撕纸画

撕纸画是绘画、设计、手工合为一体的美术活动,既要求绘画又要求动手制作,具有很强的绘画和手工的综合性。许多孩子从婴幼儿起就喜欢随意撕纸片,但大多数家长是极其不理解并强烈制止的。殊不知,这也是孩子们的一种美术创作。其实撕纸画是一种安全、简单、自由的表现形式,操作时不需要小刀、剪刀,是在轻松愉快没有任何约束的美术活动中,通过触觉、视觉、感知和动手,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它的材料简单而平凡,利用不同纹理的彩纸、报纸、旧挂历等,鼓励孩子们在“玩”和“破坏”的过程中自由思考、自由创作,获得成功的喜悦,并潜移默化地掌握技能。如《让大家认识我》一课中,先让他们把一张张彩色纸撕成各种喜欢的造型贴在底版上,然后自己用记号笔或彩笔添加花纹,介绍自己一张张精美“明信片”的设计想法,整个作品就成功了。让人不由浮想联翩,自由地创造出充满童趣和童真的美丽画面。撕纸画教学中学生通过手撕、粘贴、添画多种能力高度整合,是手工制作与绘画整合的创作实践,并在整合中不知不觉学会组合和重生,启发孩子的无穷创意,发挥每个孩子的个性。

三、神奇的粘贴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粘贴画可以随意使用生活中各种材料,利用质感、肌理、色彩,通过组合、摆贴进行设计,创造出一幅幅充满变化和趣味的作品。它表现的内容范围很广,能发挥儿童的自由想象力,活跃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且在提高造型能力的基础上,还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把绘画和手工整合。比如,学习《植物籽粒拼图》一课时,让孩子们先在纸上画好想要制作的图案,围绕线条涂上一些白乳胶,利用各种颜色的豆子整齐摆放好了,把它们牢固地粘在画好的轮廓上,最后用彩笔或记号笔添画细节和背景,这样可以制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平面和立体粘贴画。除了豆子外,大自然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神奇美妙的材料,如树叶、棉花、彩纸、蛋壳等,所有这些材料不同的是有各自的质感和肌理,通过儿童创意,可以制作出一幅幅生动有趣又富有创意的粘贴画。本课实践进一步阐述手工與绘画结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美术活动,还可以促进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拓展范围更广。最终,学生通过“绘画与手工制作结合”的活动,从绘画与手工及游戏中激发兴趣,既有形象思维的训练,又有抽象思维的培养,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推理和创造力,“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从而提高绘画动手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四、精美的剪刻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被注入新鲜的血液,课堂形式一改过去的教师讲解范画、学生临摹的呆板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美术教师都是按照教材来教,缺乏整合理念,局限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而且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手工制作并不十分感兴趣,这一原因主要是教学活动中准备材料过于单一而不多样,手工制作作品过于呆板,只按课本上作品临摹,没有创意和拓展,并且绘画各种技能和手工设计没有任何整合,分得清清楚楚,课程之间缺乏整合性和选择性,比较单一。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国内各种传统节日都有门窗粘贴剪纸的习俗,增加节日气氛,同时深受国内外朋友喜爱。剪纸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项手工制作,不仅提高观察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增强创新意识。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融入了许多剪纸艺术元素,比如《多姿多彩的靠垫》,在剪纸中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过程中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和专注力,促进思维发展。

不管是脑洞大开的拓印画、妙趣横生的撕纸画,还是神奇的粘贴画、精美剪刻画等课程,都在长期美术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实践,美术绘画和动手制作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这一理念。它们的整合能让多种材料更好地合理使用,让美术作品更加完美,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动手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得到提高。它使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了,创造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拓宽学生对美术的视野和素养,而且让孩子们享受到新颖独特的艺术熏陶,使孩子们拥有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心灵,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以儿童油画为载体》课题小结-百度文库[EB/OL].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2012-12-24.

[2]于海丹.论创设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课程的重大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1(20).

[3]陈泠西.整合学科资源提高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3).

[4]潘尊义.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时机的把握[J].内蒙古教育,2011(12).

[5]葛玲霞.解构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师的困惑[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5).

[6]彭艺.当前少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J].艺苑,2011(4).

[7]王冰.国内外关于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续)[J].学前教育研究,1997(2).

[8]罗富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兼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价值取向[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7).

猜你喜欢

手工小学美术绘画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