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绩效激励制度在国企人事管理中的运用

2018-12-08谭思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现代化岗位

文/谭思

浅谈绩效激励制度在国企人事管理中的运用

文/谭思

四川沿江攀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绩效激励制度在企业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已较为普遍,尤其是对国企人事管理优化大有助益。国企人事管理运用绩效激励制度当以标准化、精细化、量化考核为重,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体系,并借助更多先进技术为其运用提速增效。

绩效激励制度;国企;人事管理;运用

绩效激励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员工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激励体系激发员工内生动力,从而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同时为企业贡献更为卓越的人力资源价值。

1 国企人事管理中运用绩效激励制度的积极意义

1.1 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人事管理的现代化就是指超越相对主观、感性和有更多不确定性的传统模式,改为更加客观、理性和有数据支持的管理形式。而这需要管理者掌握足够充分的样本数据,即足够科学、规范的证据、依据。

运用绩效激励制度不仅可以了解员工在日常工作时间、形式、内容方面的显性情况,也能掌握员工职业精神、工作态度、能力专长等更多隐性状态。在此基础上,企业就可根据员工工作水平、优势或不足合理调配或调整其岗位或职能,从而实现人尽其责、才尽其用。这不仅能够促进员工个体在更加适宜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也能更好地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发展。

1.2 助力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和企业整体发展

作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指标性元素,绩效激励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起着最为显著的积极作用。而放眼企业管理全局,运用绩效激励更有意义之处则是其对陈旧管理意识的更新。尤其是对国企这种老牌机构、组织而言,管理思想推陈出新才是实现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国企人事管理中运用绩效激励制度能够帮助管理理念的现代化转变,进而助力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以及企业的整体发展。

2 绩效激励制度在国企人事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2.1 制定统一标准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在两千年前的话已经道出了管理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即管理的公平性。失衡的管理标准远较考核与分配在量上的缺失更易对管理结果形成负面影响。因此,要推行卓有成效的绩效激励制度,制定统一标准必不可少。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标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常见有细分考核类型与内容、采取量化考核办法等策略。即,针对不同岗位形式和内容最大程度细分,再结合历史数据总结归纳,形成可以用直接数值或者权重数值进行量化考核的标准体系。

统一的标准可以形成“阳光”下的绩效激励环境,也就是让国企人事管理运用绩效激励制度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无论是基层操作岗位还是高层管理岗位都能实现一视同仁。如此,便可最大限度避免过去人为主观考核始终存在的随意性、多变性或打人情分等现象,更能让诸如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考核行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2 完善制度供给

国企人事管理运用绩效激励制度已有一段时间,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显现出了应有的品质和成效。究其原因,既有陈旧管理思想的顽固所致,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尽完备的问题。比如一些国企人事管理运用绩效激励相当片面,仅仅将之作为薪酬考核的手段,甚至将绩效激励与薪酬考核简单等同起来。又如一些企业只在岁末年终时进行唯一一次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并不结合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长、短期考核制度。再如一些企业人事管理中的绩效激励形式主义色彩明显,耗费了不菲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数据采集、整理、汇总等过程,然而却将最终结果单纯作为一项工作成果上报了事,并不切实应用在现实管理实践当中。

针对这些缺陷,国企人事管理当竭尽所能健全绩效激励制度体系,使其贯穿于人事管理工作的前期、中期、后期所有环节。比如在初期的设计规划阶段公示统一的量化考核标准。确保所有岗位、人员充分理解和掌握绩效激励制度的目标、原则、类型、内容。又如考核进行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特点、本质等设计更有针对性的考核周期。如项目类的绩效周期应结合项目实施的期限起始和终止。但非项目类的绩效周期则可能需要超过一年的例行时限,采取两至三年甚至更长周期的考核时限等。而在一个周期的考核截止后,则需要将所得结果全面应用到包括职位调整、岗位晋升或人事变动的所有环节,从而使员工工作的成绩、效率等真正落实到客观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让员工对于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认同、心服口服。

2.3 利用先进技术

信息时代大背景中,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又一路径当属管理的信息化。国企人事管理常常会面对成千上万的庞大员工数量,以及成倍增长的各种现实问题。单纯依靠人工操作显然会疲于奔命、低质低效。因此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绩效激励制度应用的品质与成效就十分必要。

比如,构建起足够完整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平台体系,其中的人事管理绩效激励既是相对独立的模块,但也与企业经营管理整体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企业各岗位人员也将基于这个平台开展日常工作,从而使不同员工职务的起始时间、工作内容、职务效果等将被全面放置在这个管理平台内。员工工作的业绩和成效信息可以被实时传送到管理中心,并自动汇集、整理成预先设计规划好的考核文件。

有了信息化平台的辅助,人事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调取不同时间段、不同岗位人员的绩效报告,也可以按照需要选择或截取其中各有侧重的内容展开不同项目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激励活动等,如此,便更易实现绩效激励的优质与高效。

3 结束语

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老牌的支柱企业,国企经历了悠久发展历史,为社会发展贡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但也正因为漫长的发展历史制约了某些管理措施的现代化发展,比如人事管理相对陈旧,已与时代发展间产生了差距。在国企人事管理中运用绩效激励制度是结构性改革的组成之一,既有助于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又能推动管理工作向现代化发展,也是推动企业整体前进的重要力量。因此,国企人事管理运用绩效激励制度需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彻底扭转陈旧意识,采取统一标准,建立健全制度,并借助更加前沿的科学技术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这既是国企人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企业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国企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策略之一。

[1]陈度、张蕊.面向绩效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6(02):57-59

[2]颜剑英.经理行为的激励方式与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改革[J].江苏大学学报,2016(02):15-16.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现代化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落实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改革的相关思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医院人事管理效率的提升建议探寻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