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待新京味小说(评论)

2018-12-07贺绍俊

北京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京味新体验文学院

贺绍俊

这四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的学员,也是他们经过一段学习后提交的一份满意的答卷。读了他们的作品,心中油然生出一种期待——对新京味小说的期待。

北京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都城,应该有着充分体现自己文化韵味的文学流派和文学风格。京味小说曾经红火过,领风气之先的是大作家老舍先生。老舍把笔觸伸向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甚至大杂院,关注市民阶层、三教九流、民间习俗,为京味小说开了一个好头。后来又有邓友梅、刘绍棠、王朔、叶广芩等作家以各自的风格将京味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遗憾的是,这几位作家尽管风格鲜明,成就突出,但他们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并没有形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因此京味小说没有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二十多年前,《北京文学》曾经组织过一次北京作家群的统一行动,这就是“新体验小说”的倡导和实践。编辑部邀约了十余位北京作家,提出“新体验小说”的口号,然后作家们分别参与到不同的生活圈子里去体验和实践,并以小说的方式把亲身体验写出来。这些作品陆续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北京作家难得的一次集体亮相,如果坚持下去,也许能够为京味小说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新体验小说”的实践没有坚持多久便无疾而终。现在好了。北京作协有了自己的文学院——老舍文学院,而且老舍文学院还与《北京文学》携手合作共同开办了以推荐老舍文学院学员作品为目的的专版,这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作家们写出新京味小说的“东风”了。

这样说,并非要求老舍文学院必须以培养京味小说作家为宗旨。但是,很多事情不必强求,却能水到渠成。事实上,老舍文学院和《北京文学》的存在,便为新京味小说提供了一块最适宜的沃土,北京的作家有了机会在这里集聚。这不仅是共同学习的机会,也是共同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他们各自在北京的经历和体会在这里得到了碰撞和沟通,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新京味小说也孕育成形,脱胎而出。事实上,这四篇小说已经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陈楫宝的《西单大杂院》是三个人物的特写,既是最传统的写法,也是这四篇小说中最有京味特点的一篇。作者仿佛得了老舍的真传,小说写了三个生活在北京胡同的人物,作者的写实叙述非常传神,他用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呈现了三个人物的形神。周树莲的《乡戏》在写法上与《西单大杂院》相似,也是非常传统的写法,我们或许能从中看到刘绍棠的身影。小说写的是三四十年前的乡村场景,其历史感和真实性拿捏得非常到位。这是一种语言表述的能力。追求语言的平实性和精准性,正是过去京味小说成功的重要原因,看来周树莲对此深有体会。

在传统与现代这两极间,如果说陈楫宝和周树莲的两篇小说偏向于传统,那么琅环和王琛的两篇小说则偏向于现代。两位作者似乎都对神秘性充满了兴趣,各自写了一篇具有神秘色彩的小说。琅环在《偷窥》中虚拟了一种稀奇的病症,有些人因为受到特别的刺激,会患上一种被称作“变色龙综合征”的怪病,整个人的相貌甚至性别都会发生改变。王琛小说《寂色》中的神秘性则来自复杂而变异的人伦关系。两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触摸到当代城市人的精神疾患。《偷窥》所反映的是城市人感情多变多疑状态下的精神焦虑,《寂色》揭示了城市人的精神孤独症。两篇小说的主题不仅具有现代感,而且也是直戳城市人的精神现实。当然,两篇小说也存在着同样的不足,即作者过于追求故事性,因此影响了对主题内涵的充分铺展。

读了这四篇小说,我们或许可以大致上对“新京味小说”做一些想象。首先,新京味小说应该是京味小说的延伸,它承袭了京味小说的文化之雅和市井之俗。其次,新京味小说还应该追随时代之新,融入富有现代意蕴的审美新时尚。总而言之,新京味小说既有传统之醇厚,又有现代之飘逸;它就像一颗种子藏在北京作家们的心中。如今,老舍文学院和《北京文学》为种子的发芽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我们有理由对它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 王 童

猜你喜欢

京味新体验文学院
许恬宁:My Travel Plan
践行灵溪文化,创新体验活动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ducation
《京味儿印象》
师范院校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与实践评估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民俗
风去哪儿了
也谈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缔造新空间·新服务·新体验
多媒体活动中谈孩子的自主学习